一种阀体长度可调的气路单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55497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体长度可调的气路单向阀,包括阀体、阀芯、阀盖、压盖、螺帽和螺杆,阀体、阀盖、压盖和螺帽同轴设置,阀盖、压盖和螺帽设置在阀体顶部并通过螺杆一端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阀体分为上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套接在下阀体外部,连接部分设置伸缩接头;阀芯设置在上阀体中,并座放在下阀体的顶部;阀芯中心设置通孔,螺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到达下阀体的内部;螺杆的另一端设置限位端头。在工程安装时,先固定前部件和后部件的位置,之后通过调整伸缩接头的螺纹进行推进和远离,实现对气路单向阀整体长度的调整,以适应前部件和后部件的间距,从而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向阀,特别是关于一种阀体长度可调的气路单向阀
技术介绍
气路单向阀是使气体不能反向流动的方向控制阀,通常应用于不允许气流反向流 动的场合,如空压机向气罐充气时,在空压机与气罐之间设置一气路单向阀。现有的单向阀 通常由阀体、阀盖和弹簧组成,当气路单向阀工作时,依靠正向气流形成的压力克服阀盖重 力与弹簧弹力推动阀盖向外移动,使阀门打开;而当气流停止供给时,阀盖在自身重力与弹 簧弹力作用下复位,使阀门关闭。气路单向阀常与节流阀、顺序阀等组合成单向节流阀、单 项顺序阀使用。由弹簧控制阀门打开或关闭的气路单向阀,由于弹簧老化使得复位性能变差,在 气流停止供给时不能实现迅速且准确地复位,导致气体回流的故障。目前单向阀通常固定 在出气通道内,在实际工况中前后部件的连接空间不能精确适应气路单向阀的长度。且由 于阀体在制作时为一体成型,气路单向阀整体的长度是固定的,因此在安装时不能够与前 后部件方便地对接,需要为气路单向阀调整前后部件的间距,这样就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增 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固定长度的气路单向阀的不足,提供了 一种在气路中 用于连接前后部件,且可在一定范围内适应两部件之间的安装间距变化,降低工程安装难 度的阀体长度可调的气路单向阀。同时本技术还可克服单向阀门开启后复位性差的问 题,在气流压力的作用下限制阀盖上升的距离,以保证气流停止供给后在重力作用下顺利 复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阀体长度可调的气路单向阀,包括阀体、阀芯、阀盖、压盖、螺帽和螺杆,阀体、 阀盖、压盖和螺帽同轴设置,阀盖、压盖和螺帽设置在阀体顶部并通过螺杆一端依次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分为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套接在下阀体外部,连接部分设置 伸缩接头;阀芯设置在所述上阀体中,并座放在下阀体的顶部;阀芯中心设置通孔,所述螺 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到达所述下阀体的内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限位端头。所述伸缩接头为内外螺纹联结,其中内螺纹设置在所述上阀体下端内侧,外螺纹 设置在所述下阀体中部外侧。所述上阀体顶部设置向内的凸沿。所述下阀体顶部外侧设置、所述下阀体与后部件的接合处、所述压盖与所述上阀 体顶部的接缝处均设置密封圈。所述阀芯中设置气流通道,所述气路通道由通孔外壁径向伸出的等长肋片和所述 上阀体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肋片环向均勻分布。3 所述阀盖的底部设置倒角。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的一种长度可调的气路单向阀,包括阀体、阀芯、阀盖、压盖、螺帽和螺 杆,阀体、阀盖、压盖和螺帽同轴设置,阀盖、压盖和螺帽设置在阀体顶部并通过螺杆一端依 次连接,阀体分为上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套接在下阀体外部,连接部分设置伸缩接头;阀 芯设置在上阀体中,并放置在下阀体的顶部;阀芯中心设置通孔,螺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到 达下阀体的内部;螺杆的另一端设置限位端头。由于上阀体套接在下阀体外部,且在连接部 分设置伸缩接头,因此可实现阀体总长度的伸缩。在工程安装时,先固定前部件和后部件的 位置,之后通过调整伸缩接头的螺纹进行推进和远离,实现对气路单向阀整体长度的调整, 以适应前部件和后部件的间距,从而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由于在上阀体、下阀体之间,压盖与上阀体之间,下阀体与后部件之间均设置密封 圈,防止气体在气路单向阀中的泄露,提高了气路单向阀的可靠性,使之更适用于各种工况 下的气路单向止回的应用。由于阀盖、压盖和螺帽在螺杆的作用下保持与阀体同轴,因此阀盖能够在气路断 开时准确地落入上阀体顶部中;又由于阀盖底部设置倒角,在阀盖与上阀体顶部密封的同 时,还能够保证阀盖顺利落回上阀体顶部,不致卡壳。由于设置具有通孔的阀芯对螺杆进行限位,使阀盖、压盖和螺帽的轴线与整个气 路单向阀的轴线保持一致,还使螺杆在正向气流的作用下在一定范围内运动,不致脱离阀 芯的限制。由于阀芯的通孔外壁径向伸出关于阀芯中心对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肋片,在 具有上述限位功能的同时,与现有技术中在圆柱形阀芯中设置气孔的结构相比,最大限度 地保证气路保持畅通,保证了气路单向阀的传输效率,节约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气路单向阀半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上阀体半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阀芯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阀盖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如下1-下阀体;11-伸缩接头;12-上密封圈;13-下密封圈;14-后部件连接螺纹; 2-上阀体;21-凸沿;22-前部件连接螺纹;3-阀芯;4-阀盖;41-阀盖内螺纹;42-倒角; 5-压盖;51-压盖密封圈;6-螺帽;61-螺帽内螺纹;7-螺杆;71-限位端头;72-螺杆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气路单向阀主要包括下阀体1、上阀体2、阀芯3、阀盖 4、压盖5、螺帽6和螺杆7。其中,上阀体2套接在下阀体1外部,上阀体2和下阀体1通过 伸缩接头11连接,实现总体长度的伸缩。伸缩接头11为内外螺纹联结的方式,包括由设置 在下阀体1中部外侧的外螺纹和设置在上阀体2底部内侧的内螺纹组成的螺纹副。为了使下阀体1和上阀体2更好地密封,在靠近下阀体1顶部的外侧设置上密封圈12 ;为了使下 阀体1与后部件的接合处实现密封,在下阀体1的底部内边沿设置下密封圈13。下阀体2 底部外表面设置后部件连接螺纹14,用于实现气路单向阀与后部件的连接;上阀体2顶部 外表面设置前部件连接螺纹22,用于实现气路单向阀与前部件的连接。如图2所示,上阀体2顶部设置向内的凸沿21,阀芯3在上阀体2内,置于下阀体 1的顶部,凸沿21用于对阀芯3进行限位,使之不能脱出上阀体2之外。阀芯3与凸沿21 之间需有一定裕度,以便配合阀盖4的大小。如图3所示,阀芯3的中心为一通孔,用于穿过螺杆7。通孔的外壁径向伸出关于 阀芯3中心环向均勻分布、等长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肋片,肋片的外切圆的长度大于下阀 体1的内径,小于上阀体2的内径,使得阀芯3可在上阀体2内部上下移动,但又不会掉入 下阀体1中。本实施例中阀芯3肋片的数目优选3个,肋片之间的夹角为120°,阀芯3的 横截面类似于奔驰标志的形状。以上设置的镂空结构可使气流最大限度地通过单向阀的内 部。阀盖4、压盖5和螺帽6同轴设置,压盖5固定在阀盖4顶部与螺帽6底部之间, 阀盖4和螺帽6中心设置通孔,通孔内分别设置阀盖内螺纹41和螺帽内螺纹。螺杆7 —端 设置限位端头71,另一端设置螺杆外螺纹72,限位端头71位于阀芯3的下方,限位端头71 的外径小于阀芯3通孔的内径。阀盖内螺纹41和螺帽内螺纹61均与螺杆外螺纹72相匹 配,螺杆7的中部穿过阀芯3的通孔,螺杆另一端通过螺杆外螺纹72依次联结阀盖4和螺 帽6。如图4所示,阀盖4顶部至少设置两级台阶面,阀盖4的最大外半径小于上阀体2 凸沿21的内径,同时阀盖4的底部设置倒角42,以保证阀盖4能够自由出入上阀体2的顶 部。压盖5为倒扣的碗形,压盖5的碗底中央有一通孔,阀盖4顶部第一级台阶面的侧壁穿 过压盖5的通孔,且阀盖4与压盖5的接触面能够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不漏气。压盖5的碗 边内径大于上阀体2凸沿21的内径,当气流停止供给后,压盖5的碗边置于上阀体2的顶 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机机电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