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门子公司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及其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6514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插座的插套,包括一个弹性本体。弹性本体具有一个中心弹片区和一个设在该中心弹片区外围的外侧弹片区,中心弹片区和外侧弹片区通过一个接合区彼此相连。中心弹片区具有一个第一分离端部,外侧弹片区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分离端部相对应的第二分离端部,第一和第二分离端部位于远离所述接合区的一端。中心弹片区和外侧弹片区中的至少一个可经至少一次弯折分离而在其间形成一个插口,插口顶部由所述第一分离端部和所述第二分离端部形成,插口底部位于接合区与插口顶部之间,插口底部开口比插口顶部开口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上述插套的插座。这种插套节省材料、结构简单、弹性变形好、不易变形和插头插入时不易出现偏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设计成 一体的插套,本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该插套的插座。
技术介绍
开关插座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电器附件。常见的插座包括二极插座、三极插座、 二三极联体插座和四极插座。它主要由塑料外壳和设置在塑料外壳内的插套组成,其核心 的零件就是位于外壳内的插套。传统的插套技术是由一长条金属片折弯而成紧口“U’形使 用。图IA展示了一种传统插套,图IB是图IA所示插套的料带12的展开图。利用料 带12弯折成紧口的“U”型,插套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导电性,但插套“U”型的两侧要通过一 段料带部分12a连接。图2A展示了另一种类型的传统插套,图2B是图2A所示插套的料带14的展开图。 它由料带14弯折而成,使插套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导电性,但插套“U”型的两侧也要通过一 段料带部分14a连接。图3是图IA所示的插套12在二三联体插座上的应用,它制造成本高、结构复杂、 安装麻烦,且二插与三插之间需要通过铆接工艺连接,降低了导电性能,甚至存在由于虚铆 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材料、成型率高、弹性变形好并且接触面积比 较大的插套,且可用于二极、三极、二三联体或四极插座。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这种插套的插座,该插座节省材料、工 艺简单、安装可靠。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包括一个弹性本体。弹性本体具有一个 中心弹片区和一个设在该中心弹片区外围的外侧弹片区,中心弹片区和外侧弹片区通过一 个接合区彼此相连。中心弹片区具有一个第一分离端部,外侧弹片区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 分离端部相对应的第二分离端部,第一和第二分离端部位于远离所述接合区的一端。中心 弹片区和外侧弹片区中的至少一个可经至少一次弯折分离而在其间形成一个插口,插口顶 部由所述第一分离端部和所述第二分离端部形成,插口底部位于接合区与插口顶部之间, 插口底部开口比插口顶部开口小。在用于插座的插套的再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外侧弹片区的第二分离端部上 还延伸设有一个加强件。在用于插座的插套的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中心弹片区呈“凸”字形,中心 弹片在所述接合区的宽度大于其在第一分离端部的宽度。在用于插座的插套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中心弹片区的弯折形状与外侧弹片区的弯折形状成面对称。本技术还提供了 一种包括上述插套的插座。根据本技术,此插套一体化设计,在一个弹性本体的中间部位设置一个可以 撕裂分离的中心弹片区,在使中心弹片区和外侧弹片区分离后,通过弯折形成一个渐开的 插口,供插销插入。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插套无需再通过一段用于连接的多余料带部分, 节省了材料。另外,中心弹片区与外侧弹片区的变形力臂较长,其弹性变形能力也较强。这 种插套可以让插销与插套充分接触并且对插销的表面电气镀层的损害也减小,不易产生有 害物质电弧,进而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插套及其插座还使用了呈“凸”字形的中心弹片区,中心弹片在接合 区的宽度大于其在第一分离端部的宽度,在保证插套与插销充分接触时提供足够的强度。 中心弹片区的弯折形状与外侧弹片区的弯折形状可以成面对称,进一步增大插销插入时与 插套的接触面积,还使插套易于制造和安装。进一步地说,在本技术提供的插套及其插座中,外侧弹片区的第二分离端部 上还延伸设有一个加强件,确保外侧弹片区同步变形,即使在插销插偏和插弯的情况下也 能有效导入插销接触,解决了单边接触和强度不高的问题,安全性提高。附图说明图IA是一种传统的插套的结构示意图IB是图IA所示插套的料带的展开示意图2A是另一种传统的插套的结构示意图2B是图2A所示插套的料带的展开示意图3显示了图IA所示的插套在二三联体插座上应用;图4A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的料带的展开示意图4B是用图4A所示料带形成的插套的立体示意图4C是沿图4B所示C向的示意图5是用于插座的插套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6A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插套用于二三联极插座时的展开示意图6B是图6A所示插套的立体示意图7是本技术的插座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示意图。标号说明30 中心弹片区 40外侧弹片区 50接合区 42 第二分离端部 44加强件10连接区域62 插口底部64插口顶部12a料带部分14料带20弹性本体 32第一分离端部60插口 12料带14a料带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 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功能相同但结构相似的部 分。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而非限定它们的绝对位置。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 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图4A和图4B展示了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它包括一个例如为片状 的弹性本体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弹性本体20可由如铜等导电材料制成。如图4A 所示,弹性本体20具有一个中心弹片区30和一个设在中心弹片区30外围的外侧弹片区 40,中心弹片区30与外侧弹片区40通过接合区50彼此相连。在制造过程中,中心弹片区 30可以通过在弹性本体20中央冲压而成。如图4B所示为了形成本技术提供的插套,可通过撕裂技术沿接合区50将中 心弹片区30与外侧弹片区40分离开。参见沿图4B中C向的示意图图4C,中心弹片区30 具有第一分离端部32,外侧弹片区40具有一个第二分离端部42。这两个分离端部32和42 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分离端部32位于中心弹片区30远离接合区50的一端,第二分离端部 42位于外侧弹片区40远离接合区50的一端(参见图4B)。中心弹片区30和外侧弹片区 40与接合区50分离后,可以使中心弹片区30和/或外侧弹片区40经过至少一次弯折而在 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如图4C中虚线所示的插口 60,图4B和4C中示意性地展示了中心弹片区 30和外侧弹片区40都经过弯折的情形。插口 60的插口底部62开口比其插口顶部64开口 小,在图4C中示意性地展示为一个从插口底部62向插口顶部64渐开的形状。如图4C所示,插口底部60的插口顶部64是由第一分离端部32与第二分离端部 42之间的间隙而形成的,插口底部62则位于插口顶部64与接口区50之间,通过对应地弯 折中心弹片区30与外侧弹片区40而成。虽然图中所示实施例中,插套经过两次弯折,但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中心弹性区30和外侧弹片区40的弯折次数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 要求而有所不同。虽然为了增大插销(未图示)插入时与插套的接触面积,并使插套易于制造和安 装,中心弹片区30与外侧弹片区40弯折形状可以设置成如图4C所示的对称状,但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中心弹片区30与外侧弹片区40弯折形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设计 要求而所有不同,如它们也可以是不完全对称的。虽然在图4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中心弹片区30呈“凸”字形,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理解,中心弹片区30也可以设计成其他适于插套工作要求的形状,如矩形等。参见图4B 和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包括一个弹性本体,其特征在于:  该弹性本体具有一个中心弹片区和一个设在该中心弹片区外围的外侧弹片区,  所述中心弹片区和所述外侧弹片区通过一个接合区彼此相连,  所述中心弹片区具有一个第一分离端部,所述外侧弹片区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分离端部相对应的第二分离端部,所述第一分离端部和第二分离端部位于远离所述接合区的一端,  所述中心弹片区和所述外侧弹片区中的至少一个可经至少一次弯折而在其间形成一个插口,所述插口顶部由所述第一分离端部和所述第二分离端部形成,所述插口底部位于所述接合区与所述插口顶部之间,所述插口底部开口比所述插口顶部开口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辉赵卓君孙全周袁仕强陈淳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