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5336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端子,其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两侧的弹性接触臂,导电端子还包括有两弹性接触臂和主体部围设成的对接腔,每一弹性接触臂设有向对接腔内凸起接触部,自接触部向上延伸形成自由端,所述接触部上设有向对接腔以外延伸且突出自由端的止挡部,防止导电端子变形。(*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尤其涉及一种母端电连接器及其导 电端子。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在电子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在电子设备中之组件与组件、组件与系统、系 统与系统之间都有运用,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之基础组 件。现有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和组装在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 包括用于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通道,该端子通道包括两侧墙,导电端子设有抵靠在侧墙的 弹性接触臂,弹性接触臂设有向内凸起的且远离侧墙的接触部,如果导电端子或对接端子 正位度不良,或是插入对接端子操作不规范,就易造成导电端子接触部碰到侧墙,可能导致 导电端子发生永久变形,进而影响导电端子的插入力。因此,鉴于前述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及 其导电端子用来解决导电端子碰撞绝缘本体后易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导电端子变形的电连接器及其导 电端子。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导电端子,其包括 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两侧的弹性接触臂,导电端子还包括有两弹性接触臂和主体部围设成 的对接腔,每一弹性接触臂设有向对接腔内凸起接触部,自接触部向上延伸形成自由端,所 述接触部上设有向对接腔以外延伸且突出自由端的止挡部。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和组装在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 绝缘本体包括端子通道,该端子通道设有两个侧墙,导电端子包括抵靠在两侧墙上的两个 弹性接触臂,弹性接触臂包括向内凸起且远离侧墙的接触部,自接触部向上倾斜延伸且靠 近侧墙的自由端,所述接触部还设有向上倾斜延伸且比自由端更靠近侧墙的止挡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导 电端子的接触部设有向上延伸形成的自由端以及向对接腔以外延伸且突出自由端的止挡 部,当插入对接端子时,如果端子正位度不佳或者是操作不规范,止挡部会先抵靠在绝缘本 体的侧墙上,可以避免导电端子直接碰撞绝缘本体,防止导电端子发生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沿A-A线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是一种母端电连接器,公端电连接器 的对接端子(图未示)插入到电连接器100的端子通道13中,该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 体1和组装在绝缘本体1的导电端子2。绝缘本体1包括与公端电连接器接触的对接面11、与对接面11相对的安装面12 以及贯穿对接面11和安装面12的端子通道13,端子通道13成矩阵排列。绝缘本体1的对 接面11向端子通道13内延伸形成四个导引面111,四个导引面围设形成一开口 112,该开 口 112的尺寸小于端子通道13的尺寸,导电端子2自安装面12插入端子通道13中,对接 端子自对接面11的开口 112插入且与导电端子2对接,导引面111有利于对接端子插入。 端子通道13成矩形,其包括沿绝缘本体1短边方向延伸形成的两个侧墙14,导电端子2抵 靠在两侧墙14上并且干涉固定在端子通道13中。导电端子2包括扁平的主体部21、自主体部21两端垂直延伸形成的弹性接触臂 22以及自主体部21向下延伸形成的焊接脚23。弹性接触臂22包括抵靠在绝缘本体1侧 墙14上的下端部221和沿下端部221向上倾斜延伸且远离侧墙14的上端部222,两弹性接 触臂22与主体部21围设成一对接腔25,用来收容对接端子的。每一弹性接触臂22上端部 222均设有向对接腔25内凸起的且远离侧墙14的接触部24,接触部24位于主体部21上 方,该接触部24继续向上倾斜延伸且靠近侧墙14的自由端26。接触部24还设有向上倾斜 延伸且比自由端26更靠近侧墙14的止挡部27,该止挡部27是向对接腔25以外延伸且自 自由端26的中间位置突出形成的,两止挡部27最末端的宽度大于两自由端26最末端的宽 度,这样对接端子插入对接腔25时,如果端子正位度不佳或操作不规范,止挡部最先抵接 于绝缘本体1的侧墙14上,避免了导电端子2因自由端26碰撞侧墙14而发生变形。导电 端子2的焊接脚23垂直安装面12,弹性接触臂22的下端部221设有向下倾斜延伸的干涉 部223,导电端子2通过干涉部223固定在端子通道13中。组装上述结构,导电端子2自安装面12插入端子通道13中,导电端子2通过干涉 部223与端子通道13干涉配合,弹性接触臂22的下端部221抵靠在端子通道13的侧墙14 上,上端部222悬挂在端子通道13中。本技术通过在接触部24上设有突出自由端26 的止挡部27,避免导电端子2变形,而且防止了导电端子2变形后插入力增大的影响。权利要求一种导电端子,其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两侧的弹性接触臂,两弹性接触臂和主体部围设形成有对接腔,而每一弹性接触臂设有朝着对接腔凸起的接触部,该接触部向上延伸形成有自由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上延伸设有远离对接腔且突出于自由端的止挡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臂沿主体部的两端垂直 延伸形成,接触部位于主体部的上方,主体部向下延伸形成焊接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止挡部最末端之间的距离大于 两自由端最末端之间的距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臂设有向下倾斜延伸的 干涉部。5.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和组装在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端子 通道,该端子通道设有两个侧墙,导电端子包括分别抵靠在两侧墙上的两个弹性接触臂,该 弹性接触臂包括向内凸起且远离相邻侧墙的接触部及自接触部向上倾斜延伸且靠近相邻 侧墙的自由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还设有向上倾斜延伸且比自由端更靠近相邻侧墙 的止挡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位于自由端的中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主体部,两弹性接 触臂自主体部的两端垂直延伸形成,接触部位于主体部的上方,主体部向下延伸形成焊接 脚。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对接面和与对接面 相对的安装面,导电端子的焊接脚垂直安装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端子,其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两侧的弹性接触臂,导电端子还包括有两弹性接触臂和主体部围设成的对接腔,每一弹性接触臂设有向对接腔内凸起接触部,自接触部向上延伸形成自由端,所述接触部上设有向对接腔以外延伸且突出自由端的止挡部,防止导电端子变形。文档编号H01R13/115GK201741877SQ20102016867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陈德金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端子,其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两侧的弹性接触臂,两弹性接触臂和主体部围设形成有对接腔,而每一弹性接触臂设有朝着对接腔凸起的接触部,该接触部向上延伸形成有自由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上延伸设有远离对接腔且突出于自由端的止挡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