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乙酰-D-氨基葡萄糖在制备防治晕动病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63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N-乙酰-D-氨基葡萄糖在制备防治晕动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以N-乙酰-D-氨基葡萄糖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制剂可用于预防或治疗晕动病,有效率可达90%以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N-乙酰-D-氨基葡萄糖在制备防治晕动病(motionsickness)的药物中的应用。晕动病是晕车、晕船、晕机和由摇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各种因素所致疾病的统称。本病常在乘车、航海、飞行和其他运行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发生。先感上腹不适,继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后有眩晕、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呕吐。可有血压下降、呼吸深而慢、眼球震颤。严重的呕吐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一般在停止运行或减速后数十分钟和几小时内消失或减轻,亦有持续数天后才逐渐恢复,并伴有精神萎靡、四肢无力。重复运行或加速运动后,症状又可出现。此病主要与影响前庭功能有关。前庭器的内耳膜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细胞主要感受上下和左右的直线运动,三个半规管的壶腹嵴毛细胞主要感受旋转运动。每个毛细胞有许多静纤毛和一根动纤毛,它们又被糖蛋白、粘多糖组成的胶质膜所覆盖。胶质膜(壶腹帽、位砂膜)与纤毛相互作用,构成位觉感受器。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发生或停止时,内淋巴的位移导致胶质膜位移,对纤毛施加刺激,毛细胞产生的兴奋通过前庭神经传入脑,产生位觉。正常人毛细胞的纤毛摆动是混沌节律,因此,很容易与外界运动引起的无规律刺激相耦合并适应。而晕动病患者毛细胞的纤毛摆动是准周期的,难以与外界运动引起的无规律刺激相耦合,导致毛细胞持续兴奋,依次由前庭神经传到前庭神经核,再传到小脑和下丘脑,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前庭受刺激后影响网状结构,引起血压下降和呕吐;前庭神经核通过内侧纵束纤维至眼肌运动核引起眼球震颤;小脑和下丘脑受神经冲动后引起全身肌肉张力的改变。小脑受刺激也可能是本病的又一机制。目前对晕动病的防治尚无较好的办法,主要用抗组胺类和颠茄类药,或采用止吐药(如胃复安)、镇静药(如苯巴比妥)。这些药的副作用大,并且给旅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预防或治疗晕动病的方法和药物。本专利技术人现令人惊异地发现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其药物可接受的盐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晕动病。由于N-乙酰-D-氨基葡萄糖没有毒副作用且疗效独特,不影响旅游和生活,因而可长期、广泛地使用。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防或治疗晕动病的方法,包括给予需要的患者预防或治疗有效量的N-乙酰-D-氨基葡萄糖或其药物可接受的盐。本专利技术涉及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其药物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防治晕动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人在进行“生物波”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建立了细菌波动生长模型。经过研究认识到这种波动有其内在的调节机制某些化学物质参与生物波动过程的调节,把病态的周期性慢波转变成正常的生理性混沌快波,这类物质称为促波因子。经分离提纯和鉴定,确定有一种因子为N-乙酰-D-氨基葡萄糖,其促波作用与其对细胞的润滑和保护作用有关。人体的许多生化和生理过程需要促波因子的参与,当体内这种促波因子缺乏时则会导致异常状况。N-乙酰-D-氨基葡萄糖,分子式C8H15NO6,结构表示如下 N-乙酰-D-氨基葡萄糖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或可以按已知方法制得。例如,专利申请WO97/31121公开了一种从壳多糖酶法制备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JP63273493公开了一种将壳多糖部分酸水解为N-乙酰-壳寡糖,然后用酶处理得到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方法。在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药物可接受的盐中,可提及与药物可接受的酸形成的那些,例如与无机酸形成的那些,如盐酸盐、氢溴酸盐、硼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硫酸氢盐和磷酸氢盐,以及与有机酸形成的那些,如柠檬酸盐、苯甲酸盐、抗坏血酸盐、甲基硫酸盐、萘-2-磺酸盐、苦味酸盐、富马酸盐、马来酸盐、丙二酸盐、草酸盐、琥珀酸盐、乙酸盐、酒石酸盐、甲磺酸盐、甲苯磺酸盐、羟乙磺酸盐、α-酮戊二酸盐、α-甘油磷酸盐和葡萄糖-1-磷酸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该化合物陆续被用于治疗牙周炎(WO9102530A1)、微生物感染(WO9718790A3)、炎性肠病(WO9953929A1)、角膜疾病(JP10287570A2)、前列腺肥大(US05116615)、下消化道粘膜器质性病变(WO93/14765)等疾病以及美容(JP59013708A2)、洗发制剂(JP2011505A2)、组织生长调节剂(WO/8702244)等。目前尚无在制备治疗晕动病药物方面的应用。本申请人现发现N-乙酰-D-氨基葡萄糖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晕动病,由于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毒副作用很小,因而用其防治晕动病可以避免现有晕动病药物的不利副作用,并可以根据需要以小剂量长期治疗或以大剂量进行临时的短期防治。为了用于晕动病的防治,可以单独使用N-乙酰-D-氨基葡萄糖或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和载体结合制成药物制剂使用。这种制剂可以是任何便于给药的常规形式,优选为液态或固态的口服制剂。可以采用常规的方法制备药学上适宜制剂形式的药物组合物,例如混合、粒化、成片、糖包衣和膜包衣等方法。口服用的液态形式的制剂可以以无菌水或无菌盐水为载体,还可以以酒精饮料如酒类为载体。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N-乙酰-D-氨基葡萄糖在酒精饮料中的浓度为0.1-4%(重量)。固体口服制剂,例如片剂或胶囊,除N-乙酰-D-氨基葡萄糖外,还可包括稀释剂,如乳糖、葡萄糖、纤维素、淀粉;润滑剂,如硅、滑石、硬脂酸镁或钙和或聚乙二醇;粘接剂,如淀粉、阿拉伯树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解聚剂,如淀粉、藻酸、藻酸盐、淀粉甘醇酸钠;起泡混合物;着色剂;甜味剂;润滑剂,如卵磷脂、多乙氧脂醚等。优选地,所述药物以每日口服1000-10000mg 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剂量从乘坐车、船、飞机前2-3天起至旅途结束给予需要的患者,用于晕动病的短期预防或治疗。同样优选地,所述药物以每日口服200-2000mg 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剂量给予需要的患者,用于晕动病的长期预防或治疗。更优选地,以酒精饮料为载体的药物以每日口服200-1000mg 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剂量从乘坐车、船、飞机前2-3天起至旅途结束给予需要的患者。虽无意拘于任何理论,但申请人认为,晕动病实质上是一种振荡失耦合疾病。N-乙酰-D-氨基葡萄糖作为一种生物波调控因子,对生物波动具有广泛调节作用。它可能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发挥防治晕动病的作用(1)调节内耳毛细胞纤毛的节律性波动。毛细胞纤毛群体的摆动具有节律性,是可以调节的。而N-乙酰-D-氨基葡萄糖可以将患者毛细胞纤毛摆动的准周期波动调整为混沌波动,使其易于与外界的非节律运动相耦合,从而提高患者对外界运动的适应力。(2)调节壶腹帽和位砂膜的粘度。壶腹帽和位砂膜均是糖蛋白为主构成的胶质膜,它们传递外界的运动而对毛细胞纤毛产生作用。N-乙酰-D-氨基葡萄糖是形成糖蛋白的基本前体物质,它可促进毛细胞分泌糖蛋白,从而增加胶质膜的粘度。粘度增加可加强胶质膜与纤毛之间的耦合,有利于纤毛摆动与外界运动的耦合。(3)调节植物神经、前庭神经的兴奋性。N-乙酰-D-氨基葡萄糖能调节神经细胞及其网络的波动,将毛细胞传到前庭神经、小脑、下丘脑、植物神经的持续性单一波动调整为分形的混沌波动,使植物神经、迷走神经的活动受到扰动后仍能趋于吸引点(稳态),从而缓解或消除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眩晕、血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其药物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晕动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启旺刘俊康袁泽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苏州市巴微医药开发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