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反射灯光的照明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615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反射灯光的照明灯具,包含一灯具壳体、至少一反射罩条体、至少一组的夹扣件及至少一发光元件。灯具壳体形成有容置空间,反射罩条体形成有一具有出光口的反射容室。夹扣件分别设于灯具壳体,每一组的夹扣件具有的尺寸宽度短于沿反射罩条体长边方向具有的尺寸长度。每一组的夹扣件夹扣对应的反射罩条体,且每一夹扣件形成有两扣持部,以扣持于反射罩条体部分的两端缘部,使反射罩条体固定于该灯具壳体内。发光元件对应容置于反射罩条体的反射容室。由上可知,具有改善遮挡光线的问题,提升光线的反射面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特别涉及一种设有反光罩条体以反射汇集灯光 的照明灯具。
技术介绍
照明灯具的发光源主要为发出照明光线而照亮相关场所。但是发光源发出的照 明光线是朝向多方向射出,因此,一般会在发光源的上方邻近发光源处设有反射罩体, 以使发光源的照明光线尽量向下反射,从而使得照明区能更加明亮,继而达到节能省碳 的效果。然而,现有的照明灯具的反射罩体因结构设计不够完善,以致反射光线汇集照 明亮度与照射面积的效果不佳。如图1所示,现有的照明灯具的反射罩体10主要由一呈 长型的外框架11与一装设于外框架11内经弯折后类呈U型状的反射片12所组成。外框 架11的两端缘向内延伸形成长条形的挡部111,借此挡扣住反射片12的两端缘,使得反 射片12弯折装设于外框架11内。但发光源13的部分光线却会被挡部111所遮挡住,造 成反射光线的反射面积降低,使照明亮度与照射面积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反射灯光的照明灯具,其能改善遮挡光线 的问题,提升光线的反射面积,继而使照明亮度提升与加大照射面积。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其能减少夹扣件的材料的使用量及重量,有利于降 低使用材料的成本。并且在结构设计上,具有提升组装的便利性,以缩短组装时间,有 利于降低组装工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反射灯光的照明灯具,包含一灯具 壳体、至少一反射罩条体、至少一组的夹扣件及至少一发光元件。上述的灯具壳体形成有容置空间,反射罩条体容设于灯具壳体的容置空间内, 且凹设形成有一具有出光口的反射容室。夹扣件分别固定设于灯具壳体且位于容置空间 内,每一组的夹扣件具有的尺寸宽度短于沿反射罩条体长边方向具有的尺寸长度。每一 组的夹扣件夹扣于对应的反射罩条体,且每一夹扣件形成有相对的两扣持部,两扣持部 扣持于反射罩条体部分的两端缘部,使反射罩条体固定于该灯具壳体内。发光元件设于 灯具壳体的容置空间中,且对应容置于反射罩条体的反射容室。较佳地,则是在灯具壳体的容置空间中设有多个所述的反射罩条体,每一反射 罩条体的反射容室内对应容置有一发光元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灯具壳体内设有多组的夹 扣件以夹扣固定住反射罩条体,且尺寸短于反射罩条体的尺寸,以大幅改善降低固定住 反射罩条体的构件遮挡住光线的问题,提升发光元件光线的反射面积,继而使照明亮度 提升与加大照射面积。其次,因夹扣件的整体尺寸大幅缩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及重量,有利于降低使用材料的成本,以使制造商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又,凭借夹扣件的结构设计,在组装过程中使得反射罩条体能易于固定于灯具壳体,以提升组装的便利 性,从而缩短组装时间,有利于降低组装工时。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 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示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不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照明灯具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照明灯具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A部分详图。图4为本技术照明灯具的夹扣件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照明灯具第一实施例的光线反射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照明灯具第一实施例的反射罩条体与夹扣件的局部立体组合 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反射罩条体与夹扣件之间一种组装方式的局部 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线反射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反射罩条体与夹扣件之间另一种组装方式的局 部立体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反射罩体11外框架111挡部12反射片13发光源2灯具壳体21容置空间3反射罩条体301、302 端缘部31反射容室311出光口32外架框321凹设容部33反射片3’反射罩条体301'、302'端缘部31,反射容室 311,出光口32,反射片4夹扣件41扣持部42基部43弹性臂5发光元件W 宽度L 长度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2至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反射灯光的照明灯具,其包含有一 灯具壳体2、至少一反射罩条体3、至少一组的夹扣件4及至少一发光元件5。灯具壳体2凹设形成有一容置空间21,在本技术中,灯具壳体2为一四方矩 形体,并可装置于天花板下方的轻钢架中,但不以此为限,也可将灯具壳体2的外型作 不同的变化设计,例如设计为吸顶灯的外壳或广告招牌的壳体,或台灯的灯壳。反射罩条体3成一长条形状,其凹设形成有一具有出光口 311的反射容室31。在 本技术中,则以设有多个反射罩条体3、多个夹扣件4及多个发光元件5为例。另,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反射罩条体3可具有一外架框32与一具有挠性的反射片33,外架 框32凹设形成有凹设容部321 (如图5),反射片33可经弯曲的容设于外架框32的凹设容 部321内,而弯曲贴靠于形成凹设容部321的壁面,这样构成所述的具有出光口 311的反 射容室31。每一组的夹扣件4所具有的尺寸宽度W短过于沿所述反射罩条体3长边方向所 具有的尺寸长度L,每一夹扣件4形成有相对的两扣持部41。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夹扣 件4还具有一基部42,两相对自基部42延伸的弹性臂43,所述扣持部41是各自弹性臂 43自由端相向延伸形成(如图4所示)。每一组的夹扣件4分别固定设于灯具壳体2且位于容置空间21内,可为独立构 件而组装于灯具壳体2内,也可与灯具壳体2为一体构成的构件,即由灯具壳体一体延伸 形成夹扣件,而由形成容置空间的壁面延伸形成弹性臂与扣持部即可。反射罩条体3组装容设于灯具壳体2的容置空间21中,用夹扣件4夹扣对应反 射罩条体3。更详细的说,通过每一组夹扣件4的扣持部41对应扣持于反射罩条体3部 分的两端缘部301、302,使得反射罩条体3能易于组装固定于灯具壳体2的容置空间21 中。在本实施例中,可先将反射罩条体3的外架框32组装卡扣于夹扣件4中,组装时将 使弹性臂43弹性外张,当组装至定位,弹性臂43即会回弹,使扣持部41扣持于外架框 32部分的两端缘部将其固定。之后再将反射片33安装于外架框32内,扣持部41即会扣 持于反射片33部分的两端缘部将其固定。每一组的夹扣件4数量可依设计需求而设,每 一组可设有一个或多个,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较佳地,每一组系设有两个间隔设 置的夹扣件4以夹扣相对应的反射罩条体3。发光元件5则分别设于灯具壳体2的容置空间21中,且对应容置于反射罩条体 3的反室容室31内。发光元件5可为日光灯管、发光二极管灯管或冷阴极荧光灯管等。 较佳地,则在灯具壳体2的容置空间21内设有多个反射罩条体3,每一反射罩条体3皆由 一组的夹扣件4夹扣住,及每一反射罩条体3的反射容室31内皆对应有一发光元件5。由上述说明,请参阅图5及图2,发光元件5所释发出的光线可经由形成反室容 室31的反射壁面反射或折射而汇集自出光口 311射出。在本技术中,经由夹扣件4 的扣持部41夹扣住反射罩条体3,且整体尺寸短于反射罩条体3,如此能利用固定住反射 罩条体3的构件大幅降低遮挡光线的问题,以提升发光元件5光线的反射面积,继而使照 明亮度与照射面积能进一步提升,以达到较佳的照明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夹扣件4的扣持部41仅扣持住部分反射片33的端缘部而未限制住全部的端缘,因此,如图6所示,反射片33其余部分的端缘部可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反射灯光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灯具壳体,其形成有容置空间;至少一反射罩条体,容设于该灯具壳体的容置空间内,且分别凹设形成有一具有出光口的反射容室;至少一组的夹扣件,分别固定设于该灯具壳体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每一组的夹扣件具有的尺寸宽度短于沿该反射罩条体长边方向具有的尺寸长度,每一组的夹扣件夹扣于对应的反射罩条体,且每一夹扣件形成有相对的两扣持部,该两扣持部扣持于该反射罩条体部分的两端缘部,使该反射罩条体固定于该灯具壳体内;及至少一发光元件,设于该灯具壳体的容置空间中,且对应容置于该反射罩条体的反射容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候智陈华明余宜璋温茂松
申请(专利权)人:铼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