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管驱动系统及可分离式灯管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1958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管驱动系统及可分离式灯管,其灯管驱动系统,包含有灯具座与第一灯管;灯具座具有交流电源供应单元,用以外接电源并提供第一交流电源;以及第一灯管,可分离式与交流电源供应单元连接,其中第一灯管内包含有第一转换单元,用以将第一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第一灯管内还包含有第一发光负载于其中并由直流电源驱动发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灯管驱动系统及可分离式灯管
技术介绍
照明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照明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也跟着日新月异。举例来说,如何提高照明设备的照明效率、减少照明设备的消耗功率、降低照明设备制造成本、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照明设备的污染都是目前照明技术的设计趋势与研发重点之一。近年来环保意识抬头,因此节能技术蓬勃发展,其中一种管中管节能灯的照明技术也受到研发人员的重视。管中管节能灯将电子镇流器直接设计安装在灯管两端,并与灯管连成一体,因此,无需作任何改动即可直接取代其他灯管,具安装方便的优点。另外,管中管节能灯的结构是于灯管(例如荧光灯管)外加套一层玻璃管,因此具有恒温、安全、防潮与防爆等作用,故不受任何外部气候影响,可使荧光灯管更稳定更长寿,也可提升照明效率。但是在目前管中管节能灯的电源驱动电路中,常见的设计将电源驱动电路内置于荧光灯管的一端,以形成灯管,因此电源驱动电路于工作时所产生的高温不易排除,容易导致电源驱动电路损坏或缩短荧光灯管寿命。另外,管中管节能灯中的电子镇流器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光负载类型而变更调整。 举例来说,若是使用直流电源的灯管(例如发光二极管),则需设置相对应的直流电源驱动模块于灯管的一端,以驱动灯管发亮,若是使用交流电源的灯管(例如冷阴极管),则需设置相对应的交流电源驱动模块于灯管的一端,以驱动灯管发亮,换言之,当前述的电源驱动模块损坏时,则需要更换整组灯管。另外,若是使用者想要将照明系统从原本使用交流电源的灯管更换为使用直流电源的灯管时,同样需要更换整组灯管,如此,除了不符经济效益外,也不符合的目前的设计趋势。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具有使用弹性的电源驱动电路设计,成为研究人员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灯管驱动统及可分离式灯管,将部分的电源驱动模块设置于不同类型的灯管中,藉以以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进而提升照明设备的维修、更换便利性与使用弹性。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灯管驱动系统,其中,包含一灯具座,具有一交流电源供应单元,用以外接一电源并提供一第一交流电源;以及一第一灯管,可分离式与该交流电源供应单元连接,该第一灯管内包含有一第一转换单元,用以将该第一交流电源转换为一直流电源,该第一灯管还包含有一第一发光负载并由该直流电源驱动发亮。本技术所述的灯管驱动系统,其中,包含有一第二灯管,可分离式与该交流电源供应单元连接,该第二灯管内包含有一第二转换单元,用以接收该第一交流电源并转换为一第二交流电源,该第二灯管还包含有一第二发光负载并由该第二交流电源驱动发亮。本技术所述的灯管驱动系统,其中,该交流电源供应单元包含有一电磁干扰滤除电路,用以过滤或降低该电源的电磁干扰无用信息;一整流电路,与该电磁干扰滤除电路连接,用以转换该电源为一第一直流电源;一功率校正电路,与该整流电路连接,用以校正该第一直流电源的功率因素;以及一开关电路,与该功率校正电路连接,用以改变该第一直流电源的频率。本技术所述的灯管驱动系统,其中,该功率校正电路包含有一第一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一第一电感,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电感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一电容的该第一端连接;一第一晶体管开关,具有一源极、一栅极与一漏极,该第一晶体管开关的该漏极与该第一电感的该第二端连接,该第一晶体管开关的该源极与该第一电容的该第二端连接;一第一脉冲宽度调制器,用以产生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至该第一晶体管开关的该栅极;以及一第一二极管,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二极管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一晶体管开关的该漏极连接。本技术所述的灯管驱动系统,其中,该开关电路包含有一第二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二电容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一二极管的该第二端连接;一第一开关,具有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第三端,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电容的该第一端连接;一第二开关,具有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第三端,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端连接,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三端与该第二电容的该第二端连接;—第二脉冲宽度调制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二脉冲宽度调制器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端连接,该第二脉冲宽度调制器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二端连接;以及一第三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三电容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端连接。本技术所述的灯管驱动系统,其中,该第一转换单元包含有一变压器,具有一一次侧接点与一二次侧接点,该一次侧接点分别与该开关电路的该第三电容的该第二端以及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三端连接;一整流器,具有一输入端与一输出端,该整流器的该输入端与该变压器的该二次侧接点连接;以及一电流抑制电路,与该整流器的该输出端连接。本技术所述的灯管驱动系统,其中,该第二转换单元包含有一变压器,具有一一次侧接点与一二次侧接点,该一次侧接点分别与该开关电路的该第三电容的该第二端以及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三端连接;以及一电流抑制电路,与该变压器的该二次侧接点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分离式灯管,安装于一灯具座,该灯具座具有一交流电源供应单元,用以外接一电源并提供一第一交流电源,其中,该可分离式灯管包含有一第一转换单元与一第一发光负载,该第一转换单元可分离式与该灯具座连接,该第一转换单元用以将该第一交流电源转换为一直流电源,该第一发光负载由该直流电源驱动发亮。本技术所述的可分离式灯管,其中,还包含有一第二转换单元与一第二发光负载,该第二转换单元可分离式与该灯具座连接,该第二转换单元用以将该第一交流电源转换为一第二交流电源,该第二发光负载由该第二交流电源驱动发亮。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灯管驱动系统及可分离式灯管,特别将转换单元与其对应的交流性发光负载或直流性发光负载共同设置为一模块部件,并将前述的模块部件与具有交流电源供应单元的灯具座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更换方便的照明设备。由于可依使用需求直接更换不同的模块部件,因此,提升照明设备的维修、更换便利性与使用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灯具座10交流电源供应单元12电磁干扰滤除电路14整流电路16 功率校正电路161第一脉波宽度调变器18 开关电路181第二脉波宽度调变器2 第一灯管20 第一转换单元202变压器204整流器206 电流抑制电路22 第一发光负载3 第二灯管30 第二转换单元302 变压器304 电流抑制电路32 第二发光负载电容电容电容二极管电感接点接点电晶体开关开关开关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所示,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本技术的灯管驱动系统包含有灯具座1与第一灯管2。其中灯具座1与第一灯管2可通过快速接头、 金属端子与/或电性导线等其他电性连接手段相互连接或分离。因此,当灯具座1或第一灯管2损坏时,可以直接更换灯具座1或第一灯管2其中之一,而不用更换整组灯管驱动系统,由此提升照明设备的维修、更换便利性与使用弹性。灯具座1上具有交流电源供应单元10。灯具座1提供有一容置空间以安装交流电源供应单元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管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灯具座,具有一交流电源供应单元,用以外接一电源并提供一第一交流电源;以及一第一灯管,可分离式与该交流电源供应单元连接,该第一灯管内包含有一第一转换单元,用以将该第一交流电源转换为一直流电源,该第一灯管还包含有一第一发光负载并由该直流电源驱动发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明余宜璋
申请(专利权)人:铼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