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酯类纯化过程中的气体净化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3214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酯类纯化过程中的气体净化回收装置,该气体净化装置由塔身(1)、进气管(2)、出气管(3)和出酯管(4)组成,其特征在于:进气管(2)和出气管(3)设置在塔身(1)顶部;在塔身(1)内部设置有水冷凝盘管(5)和物理拦截层(6),物理拦截层(6)位于水冷凝盘管(5)上方,积酯区(7)位于水冷凝盘管(5)下方,排空区(8)位于物理拦截层(6)上方;在积酯区(7)底部安装有出酯管(4),并在出酯管(4)上设置阀门(9)。具有气体净化率高,设备投资小、耗能低,操作容易,维护简单的含酯类物质气体净化回收装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含酯类物质的分离,具体涉及一种酯类物质与空气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多数酯类物质蒸发纯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中夹带有以蒸汽或者小液滴形式存在的酯类物质,考虑环保以及回收成本等因素,需要一种气体净化回收率高,设备投资小、耗能低,操作容易维护简单的含酯气体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气体净化率高,设备投资小、耗能低,操作容易维护简单的含酯类物质气体净化回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该气体净化装置由塔身、进气管、出气管和出酯管组成,其特征在于: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在塔身顶部;在塔身内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水冷凝盘管区和物理拦截层,并将塔身内部分割成积酯区和排空区;在积酯区底部安装有出酯管,并在出酯管上设置控制阀门。 在塔身侧面的积酯区位置设置液面观测口,便于观测积酯区的酯类物质容量,从而通过排酯控制阀排出酯类物质。 出酯管的控制阀可以设置为自动阀门,利用积酯槽内酯类物质形成的压强控制阀门,当达到一定压强,阀门自动打开排除酯类物质。 在出气口都装有控制阀,通过控制阀调节进气流量和出气流量间接达到调整塔内气压,将塔身内部压力控制在最有利于气体中酯类物质回收的稳定状态。 为了使气体更好地进入到物理拦截层和水冷凝盘管区域,可以将进气管伸入到物理拦截层1/3~1/2处。 所述圆环状冷凝盘管流通的冷凝介质为生产用水,水温保持为15℃~25℃,水在冷凝盘管中循环流动,保证冷凝盘管的温度恒定。 气体通过进气管道进入到塔体内部,利用气体本身的物理惯性,向塔身底部运动,到达物理拦截层进行第一次物理拦截后,气体运动到冷凝盘管中进行冷凝,部分气体被冷凝形成液滴流到塔体底部,少量未被冷凝的气体根据热气上升原理逆流而上,再次通过冷凝盘管进行二次冷凝,部分液滴随气体上升到达物理拦截层后,在物理拦截层中经过物质之间的物理碰撞拦截形成大液滴后流到底部。经过两次双重冷凝拦截以后,最终通过到达出气口,气体中含有的大部分的酯类物质被回收,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效果。 有益效果: A、气体通过进气管到达物理拦截层进行第一次物理拦截后,气体被冲击到冷凝盘管中进行冷凝,部分气体被冷凝形成液滴流到回收槽,少量未被冷凝的气体根据热气上升原理逆流而上,再次通过冷凝盘管进行二次冷凝,部分液滴随气体上升到达物理拦截层后,再物理拦截层经过物理碰撞拦截形成大液滴后流到积酯区内。经过两次双重冷凝拦截以后到达出气管,最终通过出气管道排出,能够简便而高效回收气体中的油酯。 B、由于冷凝盘管内流动的水的温度为室温,水在冷凝盘管中循环流动,自然冷却,-->不需要额外增加制冷装置,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耗能较低。 C、本技术气体净化回收装置回收得到的酯类物质纯度很高,可直接作为成品使用,不再需要进行除杂工艺和设备,有效地减少酯类物质损失,同时也降低了回收成本。 D、在出气管上设有压力阀,当塔内气压值波动超过规定范围时,通过气压控制压力阀的开合,有效调节进气流量和出气流量,使塔身内部压力控制在最有利于气体中酯类物质回收的稳定状态。 经过本技术气体净化回收装置净化后的气体完全达到气体排放标准,并且气体除酯率最高可达94%。既有效地减少直接排放气体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环境达到环保生产,又降低了产品损耗,节约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本技术设备本身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维护容易。 说明书附图 图1是实施例1所述酯类纯化过程中的气体净化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所述酯类纯化过程中的气体净化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所述酯类纯化过程中的气体净化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所述酯类纯化过程中的气体净化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5所述酯类纯化过程中的气体净化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6所述酯类纯化过程中的气体净化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将本技术的装置用于净化含有三醋酸甘油酯的气体。如图1所示,该气体净化装置由塔身(1)、进气管(2)、出气管(3)和出酯管(4)组成,其特征在于:进气管(2)和出气管(3)设置在塔身(1)顶部;在塔身(1)内部设置有水冷凝盘管(5)和物理拦截层(6),物理拦截层(6)位于水冷凝盘管(5)上方,积酯区(7)位于水冷凝盘管(5)下方,排空区(8)位于物理拦截层(6)上方;在积酯区(7)底部安装有出酯管(4),并在出酯管(4)上设置阀门(9)。 气体通过进气管道(2)进入塔体后,利用气体惯性,气体进入物理拦截层(6),气体中存在的部分液滴被拦截流到塔体底部积酯区域,气体向下到达冷凝盘管(5)区域后,气体温度得到降低,部分以蒸汽形式存在的酯类物质被冷凝成液滴后流到塔体底部,继续冷凝后,气体再次到达物理拦截层(6),气体内的物质经过多次碰撞后形成大液滴流到塔体底部积酯区(7),气体最终从塔顶的出气管(3)直接排放。经过一定时间净化回收后,将打开阀门(9)排放出酯类物质。其中物理拦截层的材料是陶瓷波纹填料。 气体第一次通过陶瓷波纹物理拦截层和圆环状冷凝盘管构成的回收装置;再逆流而上第二次通过陶瓷波纹填料层和圆环状冷凝盘管构成的回收装置;经过两次双重冷凝净化后,最终实现酯类物质与气体的分离,酯类物质得到回收,气体得到净化后直接排放,经过本技术气体净化回收装置净化后的气体完全达到气体排放标准,并且气体除酯率达89%。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将本技术的装置用于净化含乙酸乙酯的气体。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本实施例的回收装置的物理拦截层是鲍尔环填料、阀门(9)是自动控制阀门。 气体第一次通过鲍尔环填料层和圆环状冷凝盘管构成的回收装置;再逆流而上第二次通过鲍尔环填料层和圆环状冷凝盘管构成的回收装置;经过两次双重冷凝净化后,最终实现酯类物质与气体的分离,酯类物质得到回收,气体得到净化后直接排放,经过本技术气体净化回收装置净化后的气体完全达到气体排放标准,且气体除酯率达90%。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将本技术的装置用于净化含三油酸甘油酯的气体。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本实施例的回收装置的物理拦截层是金属波纹板、塔身侧面的积酯区(7)位置设置液面观测口(10)。 气体第一次经过金属波纹板和圆环状冷凝盘管构成的回收装置;再逆流而上第二次金属波纹板和圆环状冷凝盘管构成的回收装置;经过两次双重冷凝净化后,最终实现酯类物质与 气体的分离,酯类物质得到回收,气体得到净化后直接排放,经过本技术气体净化回收装置净化后的气体完全达到气体排放标准,且气体除酯率达89%。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将本技术的装置用于净化含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的气体。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本实施例的回收装置的物理拦截层是鲍尔环填料层、塔身侧面的积酯区(7)位置设置液面观测口(10)、出气管(3)设置压力阀(11)。 出气管(3)上设置压力阀(11)能够调节进气流量和出气流量,间接达到调整塔内气压,将塔身内部压力控制在最有利于气体中酯类物质回收的稳定状态,气体第一次通过鲍尔环填料层和圆环状冷凝盘管构成的回收装置;再逆流而上第二次通过鲍尔环填料层和圆环状冷凝盘管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酯类纯化过程中的气体净化回收装置,由塔身(1)、进气管(2)、出气管(3)和出酯管(4)组成,其特征在于:进气管(2)和出气管(3)设置在塔身(1)顶部;在塔身(1)内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水冷凝盘管(5)和物理拦截层(6),并将塔身内部分割成积酯区(7)和排空区(8);在积酯区(7)底部安装有出酯管(4),并在出酯管(4)上设置控制阀门(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酯类纯化过程中的气体净化回收装置,由塔身(1)、进气管(2)、出气管(3)和出酯管(4)组成,其特征在于:进气管(2)和出气管(3)设置在塔身(1)顶部;在塔身(1)内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水冷凝盘管(5)和物理拦截层(6),并将塔身内部分割成积酯区(7)和排空区(8);在积酯区(7)底部安装有出酯管(4),并在出酯管(4)上设置控制阀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酯类纯化过程中的气体净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阀门(9)是自动控制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酯类纯化过程中的气体净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塔身侧面的积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海明杜云忠赖正波陈艳琼潘光亮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玉溪市溶剂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