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峰专利>正文

挥发驻车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1569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挥发驻车加热器,包括驱动供油、热交换、燃烧室和控制装置,加热器锅头的助燃风出口与气密桶相连通,位于锅头上的电机两端分别装有风扇及输油泵,与输油泵相连的电磁阀接有进出油管,输油管与挥发室及燃烧室连通;点火塞装入挥发网内并置于设有进风口的挥发室中,挥发室连通燃烧室且与导风板配合装入气密桶内;带挡火墙的续燃室与气密桶连接,该连接体与加热器锅头连接置入热交换桶中,热交换桶与水室外桶配合连接在加热器锅头上形成密封水室;驱动供油装置采用T型安装结构,驱动供油装置与燃烧和热交换装置垂直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燃油,点火加热时间短,导风效果好、燃烧更充分;减少了设备占用空间,通用性强,适于各种车型发动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车用液体式加热设备,特别是一种挥发驻车加热器。 
技术介绍
燃油加热器作为一种独立的供热装置,已被广泛的用于汽车、船舶等各种运载机械在低温环境下取暖、化霜、冷起动等。随着燃油的日益紧缺和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不少汽车改用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更好的挥发性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目前几种车用加热器存在的缺点是:1、燃油供给技术:国产汽车加热器的供油泵、助燃风扇和燃油雾化器由统一马达驱动。这种结构在通过改变电机转速调节加热器的供热量时,严重影响燃油雾化器的工作性能,导致长时间在低挡工作时产生积碳,从而影响加热器的正常运转;2、点火系统:国产汽车加热器的点火塞暴露在明处,点火塞为金属材料制成,所以通常温度不能达到足够高的温度(1000℃),其抗腐蚀能力不够强,不能将电阻丝完全暴露在混合气中,又因电阻丝占用整体空间较大,升温速度慢,燃油蒸发燃烧时需吸收大量的热气,从而导致点火效果不良,所以不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并且有严重的滴油现象;3、热交换系统:国内加热器的燃烧室、续燃室与导热片在结构上大多采用了一些较简单的耐高温抗腐蚀措施,燃烧温度通常在800℃左右;4、总体结构:国产汽车加热器的在结构上采用了一字型的装配结构,其电机驱动部分、燃烧系统、热交换系统都是安装在一个中心线上,助燃风直接进入燃烧室,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易于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车用燃油加热器的结构及性能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节油且点火和加热时间短,燃烧更加充分,体积小又容易控制,适合多种车型发动机的挥发驻车加热器。 本技术是把发动机的冷却液引致加热器的热交换桶(水室)内,进行循环对发动机机体加热,起到发动机的低温启动作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挥 发驻车加热器,包括电机、输油泵驱动供油装置、热交换装置、燃烧室和控制装置,位于加热器锅头一侧的助燃风出口与气密桶相连通,另一侧设有废气出口;位于加热器锅头上的电机两端分别装有风扇及输油泵,与输油泵相连的电磁阀接有进出油管,输油泵上的输油管与挥发室及燃烧室连通;其特征是:点火塞装入挥发网内并置于设有进风口的挥发室中,挥发室连通燃烧室且与导风板相配合装入气密桶内;设有挡火墙的续燃室与气密桶相连接,该连接体与加热器锅头连接并置入热交换桶内,热交换桶与水室外桶相配合连接在加热器锅头上形成密封水室;所述驱动供油装置采用T型安装结构,即风扇、电机、输油泵驱动供油系统呈T型安装,驱动供油装置与燃烧装置和热交换装置垂直装配,使驱动电机轴的轴向与热交换桶的径向切线相平行。 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火焰传感器、过热传感器和水温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置于废气出口内,过热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水室外套上,再与点火塞、电机、电磁-->阀通过接线端子与控制器相连接装于护罩壳体内。位于加热器一端的风扇外部装有护罩上盖,另一端与风扇相对在护罩下盖设有入风口,护罩上盖与下盖相配合固定在加热器锅头的安装槽内。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1、本专利技术供油泵与助燃风扇由统一马达驱动,而燃油雾化则由另一机构完成,避免了影响燃油雾化器的工作性能,以及长时间在低挡工作时产生的积碳,从而使加热器正常运转; 2、在总体结构设计上,改变了国产汽车加热器在结构上采用了一字型的装配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T字型的装配结构,巧妙的改变了助燃风进入燃烧室的角度,更合理的使助燃风进入燃烧室与燃油挥发气体形成混合燃烧,提高燃烧温度;驱动供油部分与燃烧系统和热交换系统的垂直装配,其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安装方便; 3、由于点火系统中的点火塞采用了耐高温、耐腐蚀的全陶瓷的点火塞,其升温速度快,表面温度高达1300℃,并在外面放置了耐高温的燃油挥发网,使其全部暴露在挥发室中,且预热空间小,当燃油进入灼热的挥发室中,迅速挥发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并被点火塞点燃,在极短的时间内火焰波及整个燃烧室,完成点火过程,点火和加热时间较短,没有滴油现象;热交换系统中的燃烧室结构紧凑并采用了耐高温、耐腐蚀、热导性能高的新型合金铝材料, 提高了燃烧的温度(约在900℃左右); 4、本技术节省燃油,点火和加热时间较短,设计结构科学控制方便;可使排污大幅降低,经济性可提高15%以上,通用性强,适于各种车型发动机。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结构剖示图。 图中:1放气阀、2进水口、3过热传感器、4热交换桶、5水室外桶、6续燃室、7挡火墙、8水温传感器、9气密桶、10出水口、11燃烧室、12挥发室、13点火塞、14挥发网、15挥发室进风口、16助燃风出口、17加热器锅头、18风扇、19护罩上盖、20电机、21控制器、22输油管、23出油管、24接线端子、25输油泵、26进油管、27入风口、28电磁阀、29火焰传感器、30护罩下盖、31废气出口、32密封圈、33导风板、34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加热器锅头17的一端设有助燃风出口16,另一端设有废气出口31;助燃风出口16与气密桶9相连通,电机20安装在加热器锅头17上,助燃风扇18安装在电机轴上,电机轴的另一端与输油泵25相连接,使电机20、输油泵25与助燃风扇18连接固定;连接输油泵25的电磁阀28连接装有进油管26、出油管23,进油管26与出油管23之间连接输油管22,输油泵25连接的输油管22与挥发室12及燃烧室11连通,将燃油与助燃风输送到挥发室12,经挥发点燃并波及整个燃烧室11进行燃烧。 本技术对风扇18、电机20、输油泵25驱动供油系统采用T字型装配结构,改变了助燃风进入燃烧室的角度,以提高燃烧效率;为缩小组装设备的体积,驱动供油装置与燃烧装置和热交换装置垂直装配,使驱动电机20轴的轴向与热交换桶4的径向切线相平行。--> 位于加热器一端的风扇外部装有护罩上盖19,入风口27设在护罩下盖30上,起到进风作用;护罩上盖19与护罩下盖30相配合固定在加热器锅头17的安装槽内,起到对电机20、助燃风扇18、输油泵25、输油管22、出油管23、电磁阀28、进油管26、控制器21、接线端子24的保护作用。 点火塞13装入挥发网14内并置于挥发室12中与燃烧室11相连通,点火塞为耐1000℃以上(点火塞表面温度高达1300℃)高温的全陶瓷材质制作,燃烧室采用耐900℃以上高温、 耐腐蚀、热导性能高的新型合金铝材质。当燃油进入灼热的挥发室内,迅速挥发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并被点火塞点燃,在极短的时间内火焰波及整个燃烧室,从而完成点火过程。 挥发室12设有进风口15,是将助燃风引至挥发室12形成燃油混合气进行点火挥发,挥发室12再与导风板33相配合套入气密桶9内;紧靠气体密封桶连接有续燃室6,挡火墙7焊接在续燃室6内并与气密桶9焊接固定,该气体密封桶连接体一端与加热器锅头17配合连接,同时置入热交换桶4内,使燃油与助燃风在燃烧室11中混合并点燃燃烧,把燃烧的热量传递给热交换桶4,并把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废气出口31排出;热交换桶4、密封圈32与水室外桶5相配合连接在加热器锅头17上,形成一密封水室,并通过水室外桶5上的进水口2、出水口10把热交换桶4内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水室的防冻液输送给发动机,为发动机预热;放气阀1、排污口34分别连接在水室外桶5上,使水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挥发驻车加热器,包括电机、输油泵驱动供油装置、热交换装置、燃烧室和控制装置,位于加热器锅头一侧的助燃风出口与气密桶相连通,另一侧设有废气出口;位于加热器锅头上的电机两端分别装有风扇及输油泵,与输油泵相连的电磁阀接有进出油管,输油泵上的输油管与挥发室及燃烧室连通;其特征是:点火塞装入挥发网内并置于设有进风口的挥发室中,挥发室连通燃烧室且与导风板相配合装入气密桶内;设有挡火墙的续燃室与气密桶相连接,该连接体与加热器锅头连接并置入热交换桶内,热交换桶与水室外桶相配合连接在加热器锅头上形成密封水室;所述驱动供油装置采用T型安装结构,驱动供油装置与燃烧装置和热交换装置垂直装配,使驱动电机轴的轴向与热交换桶的径向切线相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挥发驻车加热器,包括电机、输油泵驱动供油装置、热交换装置、燃烧室和控制装置,位于加热器锅头一侧的助燃风出口与气密桶相连通,另一侧设有废气出口;位于加热器锅头上的电机两端分别装有风扇及输油泵,与输油泵相连的电磁阀接有进出油管,输油泵上的输油管与挥发室及燃烧室连通;其特征是:点火塞装入挥发网内并置于设有进风口的挥发室中,挥发室连通燃烧室且与导风板相配合装入气密桶内;设有挡火墙的续燃室与气密桶相连接,该连接体与加热器锅头连接并置入热交换桶内,热交换桶与水室外桶相配合连接在加热器锅头上形成密封水室;所述驱动供油装置采用T型安装结构,驱动供油装置与燃烧装置和热交换装置垂直装配,使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敦水
申请(专利权)人:高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