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催熟激素缓释微球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2125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鱼类催熟激素缓释微球注射剂,其特征是:微球中含有激素与缓释剂,激素与缓释剂的质量比等于、小于0.01%。由于缓释剂微球已经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可以达到激素在鱼体内缓慢释放的效果。优化方案是将激素粉状微球放入棉籽油中混匀,制成悬浮液。本注射剂的制备方法是:先将缓释剂以蒸馏水溶化,按激素与缓释剂的质量比为小于0.01%的比例加入鱼类催熟激素,将含鱼类催熟激素的缓释剂制成W/O型乳状液,加入化学交联剂固化。由于棉籽油也有缓释作用,这样,激素从明胶微球释放,才从棉籽油释放到鱼体内,进入鱼体内循环,双重的缓释作用延续更好地延续了激素释放时间,从而加强了激素对鱼体的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类催熟激素缓释微球注射剂,以及这种注射剂的制备方法。激素缓释技术有胆固醇埋植法、W/O/W复乳法制备激素缓释剂,对鳗鲡进行催熟和催产,获得成功。国外学者使用胆固醇埋植、合成聚合物微球注射、EVAc埋植进行海洋鱼类的繁殖。埋植法操作时需要特定的埋植器,由于植入物为固体,药物装载量固定,而鱼大小不定,故剂量控制较难。合成聚合物物理性质稳定,近来使用很多,尤其是聚乳酸类聚合物,由于其生物体内的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国内外均研究较多。但此类合成聚合物聚合过程精细复杂,国内价格比较昂贵,如PLGA近年来在医学上广泛应用,但PLGA价格昂贵,且难以获得。国外sigma-aldrich公司、伯明翰公司等有售,价格十分昂贵。国内仅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几家单位合成,难以推广普及。许多现代医学、药学方面的缓释技术没有向鱼类人工繁殖中转化。为此,国内鱼类人工繁殖市场急需一种长效、方便、制作价格低廉的激素缓释技术。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方案是鱼类催熟激素缓释微球注射剂,其特征是微球中含有激素与缓释剂,激素与缓释剂的质量比等于、小于0.01%。由于缓释剂微球已经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可以达到激素在鱼体内缓慢释放的效果。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注射剂中除微球外,还含有植物油,例如棉籽油、食用色拉油、花生油(椰子油也可以使用,但椰子油在低温时凝固,注射时容易堵塞针孔,且鱼注射后容易发生死亡)。即将激素粉状微球放入植物油中混匀,制成悬浮液。即在使用时,将微球加入适量植物油中,用注射器反复抽射混匀,根据鱼体重量及注射剂量进行注射,从胸鳍基部注入腹腔。这里所说的“鱼类催熟|激素”包括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水溶性多肽与蛋白类。所说的“缓释剂”主要包括两大类(1)天然聚合物,如明胶、葡聚糖、白蛋白、甲壳素等。(2)合成聚合物,如聚乳酸、聚丙交酯、聚乳酸-羟乙酸(PLGA)、聚丙交酯乙交酯(PLCG)、聚己内酯、聚羟丁酸等。鱼类催熟激素缓释微球注射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先将缓释剂以蒸馏水溶化,按激素与缓释剂的质量比为小于0.01%的比例加入鱼类催熟激素,将含鱼类催熟激素的缓释剂制成W/O型乳状液,加入化学交联剂固化。这里所说的“化学交联剂”是指醛类与异丙醇。醛类如戊二醛,还可以用甲醛,但要调pH值到8.5,而LHRHa在碱性条件下容易降解。所用的乳化剂包括span-80、Tween-80等。对以上步骤,推荐以下具体优化方案先将明胶放入蒸馏水,开水水浴,使明胶完全溶化,降温至50℃左右,按激素与明胶的质量比为小于0.01%的比例将激素加入,混匀,取液体石蜡,加入span-80,水浴至60℃,均匀搅拌,将激素明胶乳化液加入搅拌状态的液体石蜡中,搅拌数分钟,然后迅速降温至5℃以下,加入戊二醛,继续搅拌,然后加入异丙醇,继续搅拌,将液体倒入抽滤漏斗,抽滤,先后用丙酮和无水乙醇洗涤,即可得粉状微球。所需设备烧杯,水浴锅,搅拌器,抽滤机,抽滤瓶及其配套漏斗,滤纸。所需药品与试剂药物明胶,蒸馏水,液体石蜡,冰块,戊二醛,异丙醇,丙酮,无水乙醇。所制微球放入4℃冰箱保存,3月内使用。在注射时再用棉籽油混匀,由于棉籽油也有缓释作用,这样,激素从明胶微球释放,才从棉籽油释放到鱼体内,进入鱼体内循环,双重的缓释作用延续更好地延续了激素释放时间,从而加强了激素对鱼体的作用。药物明胶价格低廉,容易获得,且明胶微球制作工艺简单,具体使用时只需普通注射器即可进行。激素自明胶微球、棉籽油释放到鱼体内后,由于释放缓慢,释放量少,进入体内血液循环,可持续刺激鱼脑垂体合成和释放GtH,又不易使鱼体产生抗体。GtH正反馈于性腺,从而促进性腺发育和成熟。实施例1,先将1g明胶以10mL蒸馏水,开水水浴,使明胶完全溶化,待其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按激素与明胶的质量比为小于0.01%的比例将激素加入,混匀,取100mL液体石蜡,加入1mL的span-80,水浴至60℃,均匀搅拌,搅拌速度为700r/min,将激素明胶溶液加入搅拌状态的液体石蜡中,搅拌10-15分钟,然后迅速转入冰浴状态,继续搅拌,直到液体温度降至5℃以下,将搅拌速度调至500r/min左右,加入20mL戊二醛,继续搅拌60min,然后加入100mL异丙醇,继续搅拌10min,将液体倒入抽滤漏斗,抽滤,丙酮洗涤三次,无水乙醇洗涤一次,即可得粉状微球。所制微球放入4℃冰箱保存,3月内使用。在注射时再用棉籽油混匀。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缓释剂采用葡聚糖。化学交联剂采用甲醛与异丙醇,并调pH值到8.5。同时以色拉油代替棉籽油。乳化剂采用Tween-80。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缓释剂采用白蛋白。以花生油代替棉籽油。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缓释剂采用甲壳素。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缓释剂采用聚乳酸。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缓释剂采用聚丙交酯。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缓释剂采用聚乳酸-羟乙酸(PLGA)。实施例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缓释剂采用聚丙交酯乙交酯(PLCG)。实施例9,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缓释剂采用聚己内酯。实施例1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缓释剂采用聚羟丁酸。权利要求1.一种鱼类催熟激素缓释微球注射剂,其特征是微球中含有激素与缓释剂,激素与缓释剂的质量比等于、小于0.0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催熟激素的粉状微球注射剂,其特征是注射剂中除微球外,还含有植物油。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鱼类催熟激素的粉状微球注射剂,其特征是缓释剂是指明胶、葡聚糖、白蛋白、甲壳素、聚乳酸、聚丙交酯、聚乳酸-羟乙酸、聚丙交酯乙交酯、聚已内酯、聚羟丁酸中的一种或几种。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催熟激素的粉状微球注射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先将缓释剂以蒸馏水溶化,按激素与缓释剂的质量比为小于0.01%的比例加入鱼类催熟激素,将含鱼类催熟激素的缓释剂制成W/O型乳状液,加入化学交联剂固化。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类催熟激素的粉状微球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先将明胶放入蒸馏水,开水水浴,使明胶完全溶化,降温至50℃左右,按激素与明胶的质量比为小于0.01%的比例将激素加入,混匀,取液体石蜡,加入span-80,水浴至60℃,均匀搅拌,将激素明胶乳化液加入搅拌状态的液体石蜡中,搅拌数分钟,然后迅速降温至5℃以下,加入戊二醛,继续搅拌,然后加入异丙醇,继续搅拌,将液体倒入抽滤漏斗,抽滤,先后用丙酮和无水乙醇洗涤,即可得粉状微球。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鱼类催熟激素的粉状微球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增加有以下步骤激素粉状微球放入植物油中混匀,制成悬浮液。全文摘要鱼类催熟激素缓释微球注射剂,其特征是微球中含有激素与缓释剂,激素与缓释剂的质量比等于、小于0.01%。由于缓释剂微球已经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可以达到激素在鱼体内缓慢释放的效果。优化方案是将激素粉状微球放入棉籽油中混匀,制成悬浮液。本注射剂的制备方法是先将缓释剂以蒸馏水溶化,按激素与缓释剂的质量比为小于0.01%的比例加入鱼类催熟激素,将含鱼类催熟激素的缓释剂制成W/O型乳状液,加入化学交联剂固化。由于棉籽油也有缓释作用,这样,激素从明胶微球释放,才从棉籽油释放到鱼体内,进入鱼体内循环,双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类催熟激素缓释微球注射剂,其特征是:微球中含有激素与缓释剂,激素与缓释剂的质量比等于、小于0.0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元渝顾志峰王凤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