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槽外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08143 阅读:17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槽外角结构,包括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两部分,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相互连接并形成一最大角度为90°的夹角,所述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的端头在夹角的内侧都带有一个安装线槽的扣位,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这两部分连接后,至少一部分能绕连接处转动,使夹角随着转动而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线槽外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VC线槽外角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PVC线槽外角结构,如附图3所示,它的外观是外弧内槽,槽内角a为90° 的直角,槽的两端各有一个安装线槽的扣位8和9 ;产品为一个实心、整体。因是整体且 90°直角的产品,产品开发模具时,只能一端水平,另一端竖直。因产品内槽两端都有尺寸 公差的控制,所以产品的脱模斜度值小,产品脱模不畅,因此现实生产中的模具使用寿命较 短;因产品只能应用于90°直角墙面,所以产品应用面单一,适用性不广。故而,现有的线 槽外角产品不但在实际应用中适用面不广、比较落后,而且因模具的使用寿命较短,生产成 本高;另外,因产品是实心型,因此用料成本也较高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中产品的内角角度在90° 直角的基础上,可根据应用地方不一样,在0° -25°的范围内变换,并且开发的模具更简 单、合理,使用寿命更长的外角结构。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线槽外角结构,包括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两部分,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 外角相互连接并形成一最大角度为90°的夹角,所述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的端头在夹 角的内侧都带有一个安装线槽的扣位,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这两部分连接后,至少一 部分能绕连接处转动,使夹角随着转动而变化。所述夹角的变化范围为75°至90°,即在0° -25°的范围内变换。所述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所述内配段外角由内主体板和内侧板组成,所述内侧板设置在内主体板的两侧, 并与内主体板垂直。所述外配段外角由外主体板和外侧板组成,所述外侧板设置在外主体板的两侧, 并与外主体板垂直。所述内主体板和外主体板各一端对接,并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所述内侧板与外 侧板在靠近对接端处能部分重叠,且内侧板的重叠部分处于内测。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的重叠部分厚度比不重叠部分薄,且重叠之后的整体部分比不重叠部分厚。所述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设有限制转动范围的限位凸块。所述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采用PVC材料制备。与现有的PVC线槽外角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独特外观,本专利技术具有铰链连接、定位和旋转的限位凸台,外观独特;2、产品的应用面更广,适用性更强,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线槽外角产品的内角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地方,在一定的范围内变换,不像现实的那样只适用于直角墙角。所以本专利技术与现 有线槽外角相比,产品的应用面更广,适用性更强。可一种产品,多个地方用;3、产品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线槽外角设有内、外配段外角的内角可变动的部分,产品 壁厚都合理的减“薄”,但在两者重叠后,壁厚又偏“厚”,使产品整个重量减轻,成本降低。 如39X19的外角,现实的产品重量为14. 5g/只,本专利技术专利的外角产品重量为14. Ig/ 只;4、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现实的产品在开发模具时,只能一端水平,另一端竖直。 因产品内槽两端都有尺寸公差的控制,所以产品的脱模斜度值小,产品脱模不畅,模具不久 就要维修,因此现实生产中的模具使用寿命较短;而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产品,把其分为内外两大 段和两个铰轴件。开发模具时,内外两大配合段都可水平放置,并和两个铰轴件共模。模具 脱模斜度可设合理化。所以生产时产品脱模顺畅,生产效率高、模具使用寿命长、产品成本 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槽外角组合安装后-25°内角变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b) 为主视图,图1(c)为立体图,图1(a)为A-A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槽外角组合安装后0°内角变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b)为 主视图,图2(c)为立体图,图2(a)为A-A剖视图;图3为现实的线槽外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b)为主视图,图3(c)为立体图, 图3 (a)为A-A剖视图。图4为外角和条料线槽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b)为局部放大图,图4(a) 为A-A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和图2所示,包括内配段外角1、外配段外角2和左 右铰轴件4,内配段外角1和外配段外角4的端头在夹角的内侧都带有一个安装线槽的扣 位11或21,所述的内、外配段外角在左右铰轴件4的作用下,在90°直角的基础上,可自由 变化,所述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设有限制转动范围的限位凸块3,使内角的变化范围在 0° -25°之内。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结构如附图4所示,在墙壁的转角处,先把左右布置好的条料线 槽7固定,再把起转换和连接作用的线槽外角6与固定的左右条料线槽7配套——条料线 槽7的外围表面与线槽外角6的内表面配套,而其端头面与外角起限位作用的扣位11配套 后,安装即可完成。权利要求1.一种线槽外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两部分,这两部分相 互连接并形成一最大角度为90°的夹角,所述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的端头在夹角的内 侧都带有一个安装线槽的扣位,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这两部分连接后,至少一部分能 绕连接处转动,使夹角随着转动而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槽外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的变化范围为75°至 9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槽外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 角的连接方式为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槽外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配段外角由内主体板和内 侧板组成,所述内侧板设置在内主体板的两侧,并与内主体板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槽外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配段外角由外主体板和外 侧板组成,所述外侧板设置在外主体板的两侧,并与外主体板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槽外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主体板和外主体板各一端 对接,并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所述内侧板与外侧板在靠近对接端处能部分重叠,且内侧板 的重叠部分处于内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槽外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的重叠部分 厚度比不重叠部分薄,且重叠之后的整体部分比不重叠部分厚。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槽外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 角设有限制转动范围的限位凸块。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槽外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 角采用PVC材料制备。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槽外角结构,包括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两部分,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相互连接并形成一最大角度为90°的夹角,所述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的端头在夹角的内侧都带有一个安装线槽的扣位,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这两部分连接后,至少一部分能绕连接处转动,使夹角随着转动而变化。文档编号H02G3/04GK102148483SQ20101019308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肖福全 申请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槽外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两部分,这两部分相互连接并形成一最大角度为90°的夹角,所述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的端头在夹角的内侧都带有一个安装线槽的扣位,内配段外角和外配段外角这两部分连接后,至少一部分能绕连接处转动,使夹角随着转动而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3月09日 14:03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个内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度,外角越多,越接近圆。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