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治疗食管癌的药物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2077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辅助治疗食管癌的药物及其加工方法。原料及重量比为:北沙参40-50,丹参40-50,黄芪40-60,太子参40-50,黄药子10-20,鸡血藤45-60,白花蛇舌草35-45,石斛15-25,广豆根15-25,旋复花15-25,代赭石12-23,制半夏12-23,桃仁12-23,当归6-20,云苓10-30,补骨脂15-30,露蜂房5-20。在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过程中配合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有助于骨髓功能恢复,防治放射性食管炎,减慢癌转移,从而改善患者带瘤生存质量,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它还具有作用全面、疗效可靠、价格低廉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
技术介绍
食管癌是发生的食管粘腊的恶性肿瘤,以吞咽困难为特点,属于中医“噎膈”的范畴。其病因比较复杂,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亚硝胺类化合物、霉菌有致癌作用,热食、强刺激食物及食物粗糙过硬和进食过快等长期物理性刺激可引起食管上皮损伤、炎症和增生,诱发癌变。另外与长期烟酒刺激、微量元素匮乏、遗传因素及居处环境变有一定关系。本病以鳞癌为最多见,多见于上、中段癌,腺癌次之,多见于下段,未分化癌少见。食管癌可壁内扩散和直接浸润临近器官,而转移以淋巴转移最常见且较早,上段癌可达锁骨上及颈部淋巴结,中、下段常转移至食管旁、肺门、贲门旁淋巴结。血行转移见于晚期,常见于肝肺转移。对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食管癌患者,采用西医放化疗法近期疗效尚可,但同进也带来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放射性食管炎等诸多毒副反应,而且远期疗效也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能够在放化疗的同时配合服用、从而增强疗效的治疗食管癌的药物。本专利技术它的原料及重量比为北沙参40-50,丹参40-50,黄芪40-60,太子参40-50,黄药子10-20,鸡血藤45-60,白花蛇舌草35-45,石斛15-25,广豆根15-25,旋复花15-25,代赭石12-23,制半夏12-23,桃仁12-23,当归6-20,云苓10-30,补骨脂15-30,露蜂房5-20。在本专利技术中,北沙参、石斛养阴生津润燥;旋复花既能配合广豆根化痰利咽,又能协同代赭石、制半夏降逆和胃、启膈止呃;丹参、桃仁活血化瘀、行滞止痛;当归、鸡血藤活血补血,黄药子既能化痰软坚,又协同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露蜂房专治癌肿,黄芪、太子参、云苓益气健脾,补骨脂补肾壮骨。上述各成份协同作用,使本专利技术补气、生血效果最佳,在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过程中配合使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有助于骨髓功能恢复,防治放射性食管炎,减慢癌转移,从而改善患者带瘤生存质量,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它还具有作用全面、疗效可靠、价格低廉的优点。临床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有效率为100%。本专利技术中各原料较好配比(重量份)为北沙参42-48,丹参42-48,黄芪45-55,太子参42-48,黄药子12-18,鸡血藤48-55,白花蛇舌草37-42,石斛16-21,广豆根16-21,旋复花16-21,代赭石15-23,制半夏15-23,桃仁15-23,当归8-18,云苓20-28,补骨脂18-28,露蜂房5-12。若要达到更佳效果,则其配比(重量份)可为北沙参45-48,丹参45-48,黄芪48-52,太子参45-48,黄药子13-17,鸡血藤50-55,白花蛇舌草40-42,石斛18-20,广豆根18-20,旋复花18-21,代赭石18-20,制半夏19-22,桃仁19-22,当归10-15,云苓20-25,补骨脂20-25,露蜂房8-10。本专利技术为内服药物,它可制成汤剂、丸剂、散剂等口服剂型,若制为汤剂,其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丹参、制半夏、补骨脂、黄药子均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0.5-1.5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2)将乙醇提取后的药渣与其它成份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放冷;(3)合并(1)所得的提取液及(2)所得的煎液;(4)将药液原汁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到50-75%,放沉15-36小时,过滤后将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制得药液原汁。在上述由步骤(2)中得到的煎液最好在过滤、浓缩后与步骤(1)所得的提取液合并。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原料成份及其重量份分别为北沙参40,丹参46,黄芪42,太子参41,黄药子15,鸡血藤44,白花蛇舌草36,石斛16,广豆根18,旋复花7,代赭石16,制半夏15,桃仁14,当归12,云苓18,补骨脂24,露蜂房16。本实施例在进行加工时,首先将丹参、制半夏、补骨脂、黄药子按其重量份数均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0.5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并将乙醇提取后的药渣与其它成份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放冷;合并所得的提取液及的煎液后得到药液原汁;将药液原汁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到60%,放沉18小时,过滤后将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制得药液原汁。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原料成份及其重量份分别为北沙参41,丹参49,黄芪46太子参44,黄药子10,鸡血藤60,白花蛇舌草41,石斛18,广豆根20,旋复花22,代赭石19,制半夏13,桃仁17,当归8,云苓24,补骨脂17,露蜂房10。本实施例在进行加工时,首先将丹参、制半夏、补骨脂、黄药子按其重量份数均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提取液;并将乙醇提取后的药渣与其它成份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放冷;合并所得的提取液及的煎液后得到药液原汁;将药液原汁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到55%,放沉15小时,过滤后将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制得药液原汁。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原料成份及其重量份分别为北沙参42,丹参42,黄芪40,太子参42,黄药子18,鸡血藤52,白花蛇舌草38,石斛25,广豆根16,旋复花18,代赭石12,制半夏17,桃仁20,当归11,云苓20,补骨脂25,露蜂房6。本实施例在进行加工时,首先将丹参、制半夏、补骨脂、黄药子按其重量份数均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50分钟,合并两次提取液;并将乙醇提取后的药渣与其它成份加水煎煮两次,每次75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放冷;合并所得的提取液及的煎液后得到药液原汁;将药液原汁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到65%,放沉20小时,过滤后将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制得药液原汁。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的原料成份及其重量份分别为北沙参43,丹参47,黄芪58,太子参48,黄药子14,鸡血藤46,白花蛇舌草43,石斛23,广豆根23,旋复花16,代赭石17,制半夏22,桃仁15,当归9,云苓26,补骨脂15,露蜂房5。本实施例在进行加工时,首先将丹参、制半夏、补骨脂、黄药子按其重量份数均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并将乙醇提取后的药渣与其它成份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放冷;合并所得的提取液及的煎液后得到药液原汁;将药液原汁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到70%,放沉22小时,过滤后将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制得药液原汁。实施例五本实施例的原料成份及其重量份分别为北沙参44,丹参43,黄芪52,太子参46,黄药子11,鸡血藤58,白花蛇舌草35,石斛17,广豆根21,旋复花24,代赭石14,制半夏16,桃仁19,当归14,云苓12,补骨脂20,露蜂房20。本实施例在进行加工时,首先将丹参、制半夏、补骨脂、黄药子均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70分钟,合并两次提取液;将乙醇提取后的药渣与其它成份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放冷;然后合并提取液及煎液;再将药液原汁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到75%,放沉24小时,过滤后将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制得药液原汁。实施例六本实施例的原料成份及其重量份分别为北沙参45,丹参50,黄芪44,太子参40,黄药子17,鸡血藤40,白花蛇舌草42,石斛22,广豆根19,旋复花20,代赭石20,制半夏23,桃仁18,当归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助治疗食管癌的药物,其特征是:它的原料及重量份为:北沙参40-50,丹参40-50,黄芪40-60,太子参40-50,黄药子10-20,鸡血藤45-60,白花蛇舌草35-45,石斛15-25,广豆根15-25,旋复花15-25,代赭石12-23,制半夏12-23,桃仁12-23,当归6-20,云苓10-30,补骨脂15-30,露蜂房5-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泉杜文建刘立中刘金凤刘静张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