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乙示专利>正文

搅拌机回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9644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机回转装置,所述回转装置设置在搅拌机的U型支架(1)和滚筒(2)间,包括回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与滚筒固定,所述回转轴与U型支架(1)间设置向心推力球轴承(4)。该装置既能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又解决了轴承盘回转装置存在的惯性质量问题,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搅拌机回转装置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向心推力球轴 承的搅拌机回转装置。
技术介绍
小型搅拌机目前应用较多,主要起粉碎混勻的作用,如在建筑行业上,水泥混凝土 搅拌机的用途就是机械化的拌制水泥混凝土。根据作业方式分有循环作业式和连续作业式 两种类型的搅拌机。循环作业式的供料、搅拌、卸料三道工序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周期进行 的,即按份拌制。由于拌制的各种物料都经过准确的称量,故搅拌质量好。目前大多采用此 种类型的作业方式。连续作业式的上述三道工序是在一个较长的筒体内连续进行的。虽然 其生产率较循环作业式的高,但由于各料的配合比、搅拌时间难以控制,故搅拌质量差。目 前使用较少。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小型搅拌机包括滚筒2和支撑滚筒的U形支架1,所述滚 筒2与U型支架1间设置轴承盘回转装置;所述轴承盘回转装置包括紧固在U形支架上的 一根悬臂回转轴3和与滚筒2筒底用螺栓紧固的轴承盘,所述轴承盘通过两个向心球轴承 11与悬臂回转轴3串联联接起来的,形成轴承盘回转装置这种结构。然而,该回转装置存在 以下几个缺点1、回转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且所用向心球轴承不能承受大轴向载荷,而且 轴承无法润滑。2、为了使轴承盘承受一定的载荷,所述轴承盘所用材料价格高、废品率高、 生产成本高。3、滚筒筒底经两次拉伸壁厚变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负载后的大扭矩使与轴 承盘连接的滚筒筒底螺孔承受很大剪切力,导致螺孔间材料的贯穿裂纹。这是一个长期未 能解决的惯性质量问题。本专利技术即由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搅拌机回转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轴承盘回 转装置结构不合理、不能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生产成本高以及滚筒筒底容易产生剪切裂 纹等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搅拌机回转装置,所述回转装置设置在搅拌机的U型支架和滚筒间,包括回 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与滚筒固定,所述回转轴与U型支架间设置向心推力球轴承。优选的,所述向心推力球轴承包括空套在回转轴上的中间隔套,所述中间隔套两 端设置轴承内环。所述中间隔套与轴承内环决定了向心推力球轴承的轴向尺寸。优选的,所述中间隔套外侧设碗座,所述碗座两端设置外碗,所述碗座支撑并隔离 两外碗,所述碗座与外碗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轴承内环与外碗间设置球形滚珠组,所述球形滚珠组分别与轴承内 环、外碗零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回转轴为阶梯轴,所述向心推力球轴承的轴承内环与回转轴过渡配合;所述向心推力球轴承通过锁紧螺栓与回转轴紧固。优选的,所述滚筒与回转轴间设置与回转轴焊接成一体的大、小补板,所述大、小 补板又与滚筒焊接成一体。优选的,所述向心推力球轴承与回转轴间设置用于锥齿轮副啮合位置调整的调整 垫片。优选的,所述碗座外侧设置固定在向心推力球轴承上的防护罩。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的向心推力球轴承外碗、滚珠、轴承内环三者表面都经过热处 理,以此提高其表面硬度,以抗磨损;而碗座不需要高的硬度。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回转装置采用一种新型向心、推力球轴承,其轴向间隙取决于中间 隔套长度。这种轴承既不同于传统的轮轴回转结构,又有别于一般的向心推力球轴承。该 轴承设置在支撑滚筒的U形支架上,使通过小、大补板与滚筒强化联接的滚筒回转轴直接 植根于U形支架上。另外在向心推力球轴承与回转轴间设置调整垫片,可以根据轴承与轴 的轴向相对位置进行锥齿轮副啮合位置调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技术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回转装置采用向心推力球轴承,该向心推力球轴承能同时承 受大径向载荷和大轴向载荷,可应用于小型搅拌机的长期使用。2、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采用由于滚筒回转轴直接植根于支撑滚筒的U形支架上, 回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本回转装置替代轴承盘回转装置后,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轴承 盘回转装置存在的惯性质量问题。3、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中采用向心推力球轴承,轴承润滑简便。在实际使用过程 中证实,本装置的使用简化了生产工序,节约了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和制造费用,从而降低 了产品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小型搅拌机回转装置的合理结构设计,得到一种新型向 心推力球轴承的搅拌机回转装置。利用本技术的回转装置代替目前的轴承盘回转装 置,既能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又解决了轴承盘回转装置存在的惯性质量问题,它的使用对提 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现有技术中搅拌机轴承盘回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搅拌机回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其中1为U型支架;2为滚筒;3为回转轴;4为向心推力球轴承;5为锁紧螺栓;6 为大补板;7为小补板;8为调整垫片;9为防护罩;41为中间隔套;42为轴承内环;43为碗座;44为球形滚珠组;45为外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 本专利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4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实施例如图2 3所示,该搅拌机回转装置,所述回转装置设置在搅拌机的U型支 架1和滚筒2间,包括回转轴3,所述回转轴3与滚筒2固定,并植根于与U型支架1中,所 述U型支架1与回转轴3设置向心推力球轴承4。所述向心推力球轴承4包括空套在回转 轴3上的中间隔套41,所述中间隔套41两端设置轴承内环42,所述轴承内环与中间隔套决 定了轴承的轴向尺寸。中间隔套外侧设碗座43,所述碗座两端设置外碗45,所述碗座43支撑并隔离两 外碗45,所述碗座43与外碗45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内环42与外碗45间设置球形滚珠组 44,所述球形滚珠组44分别与轴承内环42、外碗45零间隙配合。所述回转轴3为阶梯轴, 所述向心推力球轴承4的轴承内环42与回转轴3配合;所述向心推力球轴承通过锁紧螺栓 5与回转轴3紧固。锁紧螺栓5的螺纹旋向与回转装置转向有关。所述滚筒与回转轴3间设置与回转轴3焊接成一体的大、小补板6、7,所述大、小补 板6、7与滚筒2焊接成一体。所述向心推力球轴承4与回转轴3间设置用于锥齿轮副啮合 位置调整的调整垫片8。所述碗座43外侧设置固定在向心推力球轴承4上的防护罩9。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 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 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搅拌机回转装置,所述回转装置设置在搅拌机的U型支架(1)和滚筒(2)间,包括回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3)与滚筒(2)固定,所述回转轴(3)与U型支架(1)间设置向心推力球轴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机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心推力球轴承(4)包括 空套在回转轴(3)上的中间隔套(41),所述中间隔套(41)两端设置轴承内环(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机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套外侧设碗座 (43),所述碗座两端设置外碗(45),所述碗座(43)支撑并隔离两外碗(45),所述碗座(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搅拌机回转装置,所述回转装置设置在搅拌机的U型支架(1)和滚筒(2)间,包括回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3)与滚筒(2)固定,所述回转轴(3)与U型支架(1)间设置向心推力球轴承(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乙示
申请(专利权)人:冯乙示李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