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武进专利>正文

治疗多种血液病的中草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9350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各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性全血细胞减少、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病的中草药物。它的配方为:煎剂原料药:当归12~18g、黄芪12~18g、芍药12~18g、山药9~15g、黄精14~26g、甘草7~13g、白术12~18g、忍冬藤14~26g、大青根14~26g、龙芽草24~36g、胡颓跟24~36g、荔枝草12~18g、蒲公英12~18g;散剂原料药:日本水杨梅0.7~1.3g、石蟾除0.2~0.4g、三七0.1~0.3g、黄瓜根0.3~0.7g、喜树叶1.2~1.8g、三叶青0.3~0.7g;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合理,具有扶正祛邪、益阴阳、生气血的功效,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减轻骨髓微循环损伤,抑制病理细胞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疗效稳定等特点。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疗效的总有效率在98%左右,治愈率在90%以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各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性全血细胞减少、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病的中草药物。
技术介绍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危害人民健康,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大部分白血病人一般是采用西医化疗。此疗法虽能杀死大量增生的幼稚细胞,但缺乏必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化疗用药杀死增生幼稚细胞的同时,也会杀灭不少正常细胞和白细胞,使病人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可能造成病人早期感染而引起其他并发症,而化疗失败主要是化疗期内因感染和出血引起早期死亡,或白血病细胞耐药而无效果。中医中药能弥补西医化疗不分敌我一味杀的不足,又能解决对化疗药耐药性的问题。经查阅,中国专利文献CN92103647.7公开了“一种治疗白血病中药的配制方法”,它以中医中药来代替化疗,既避免了由于化疗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以及西药的毒副作用,又能固本培元,调理气血,缓解病情,延长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但该组合物主要适应白血病,兼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辅助疗效,未见还能治疗其它血液病的报道,且对白血病的疗效还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应多种血液病,疗效更好的中草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配方为煎剂原料药当归12~18g、黄芪12~18g、芍药12~18g、山药9~15g、黄精14~26g、甘草7~13g、白术12~18g、忍冬藤14~26g、大青根14~26g、龙芽草24~36g、胡颓跟24~36g、荔枝草12~18g、蒲公英12~18g;散剂原料药日本水杨梅0.7~1.3g、石蟾蜍0.2~0.4g、三七0.1~0.3g、黄瓜根0.3~0.7g、喜树叶1.2~1.8g、三叶青0.3~0.7g;以上煎剂配方中还可以加入桂枝4~8g、苍术4~8g、丹参9~15g、虎杖7~13g进行调和。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上煎剂中还可以加入鱼腥草12~18g、铁包金12~18g、连翘9~15g、天葵子9~15g。本专利技术配方中的煎剂可以常规煎服,也可以制成冲剂、水剂等各种剂型服用,为了避免煎煮过程中部分组分因用量小而导致有效组分的流失,并准确的控制剂量,配方中的散剂一般在饭后一小时以常规散剂或胶囊形式单服,每天二到三次;汤剂在饭前饭后服用均可,剂量为每天两到三次。使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期间,要注意生活规律,保持精神舒畅,可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但勿过于操心劳累,并远离房事,防止感冒;贫血者不宜多输血,严重贫血者,可输少量鲜血以应急,但输血间隔期应延长,以免患者对输血产生依赖性。服药期间基本保持素食。可以吃蔬菜(包括萝卜、大蒜、香菇等),忌食酒、鸡、鸡蛋、海鲜、油炸、腌制、发霉食物、猪头肉、猪血、高蛋白一类(甲鱼、黄鳝、泥鳅、虾、鳗),可适当食用鸭、鸭蛋、猪肉、新鲜的淡水鱼(草鱼、鲫鱼等)。专利技术人认为,血液科各型病症,其病根源在肾、病变在肝脾、临床表现在血液与肺,且白血病有一个共性就是临床表现为肾阴亏、相火旺、蕴毒深、伤阴耗血、冲、任、督三脉失调。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清热解毒,再配以饮食、体育锻炼等辅助疗法。专利技术人认为白血病与古代痨瘵、虚痨类似,但用药不能单纯采用古方,必须创新。本专利技术采取辨证施治与整体状态调节相结合的的方法,标本兼治,从气血、脏腑、阴阳等多方面调治,养阴潜阳、解蕴毒、泻相火、调理冲、任、督、益肾补髓、培补本源,以祛瘀、清血、扶正、解毒一系列药物组合,有效地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增长,逐渐使之转化分解,同时杀死部分白血病细胞,从而提高造血损伤的干细胞(CFU-S)、粒系祖细胞(CFU-G)及红系祖细胞(CFU-E)的数量,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毒素排出体外。上述配方中诸药的合理配伍,具有改善造血微环境和调节免疫作用,能清除髓海瘀阻而有利于血细胞的再生,可有效地使造血功能、生血功能恢复正常,增加机体抗病能力,控制白细胞的无限增加或减少,清除造血障碍,在提高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的生理免疫和调节功能的基础上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这点。本专利技术配方合理,能相应地降低治疗成本,同时它具有扶正祛邪、益阴阳、生气血的功效,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减轻骨髓微循环损伤,清除造血障碍,促进正常血细胞发育,抑制病理细胞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疗效稳定等特点。临床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疗效的总有效率在98%左右,治愈率在90%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煎剂原料药当归15g、黄芪15g、芍药15g、山药12g、黄精20g、甘草10g、白术15g、忍冬藤20g、大青根20g、龙芽草30g、胡颓跟30g、荔枝草15g、蒲公英15g;散剂原料药日本水杨梅1g、石蟾蜍0.3g三七0.2g、黄瓜根0.5g、喜树叶1.5g、三叶青0.5g。实施例2,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煎剂原料药当归12g、黄芪18g、芍药12g、山药9g、黄精26g、甘草13g、白术12g、忍冬藤26g、大青根14g、龙芽草24g、胡颓跟34g、荔枝草12g、蒲公英18g;散剂原料药日本水杨梅0.7g、石蟾蜍0.4g三七0.3g、黄瓜根0.7g、喜树叶1.8g、三叶青0.3g。实施例3,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煎剂原料药当归18g、黄芪12g、芍药18g、山药15g、黄精14g、甘草7g、白术18g、忍冬藤14g、大青根26g、龙芽草36g、胡颓跟26g、荔枝草18g、蒲公英12g;散剂原料药日本水杨梅1.3g、石蟾蜍0.2g三七0.1g、黄瓜根0.3g、喜树叶1.2g、三叶青0.7g。实施例4,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煎剂原料药当归15g、黄芪15g、芍药15g、山药12g、黄精20g、甘草10g、白术15g、忍冬藤20g、大青根20g、龙芽草30g、胡颓跟30g、荔枝草15g、蒲公英15g、桂枝6g、苍术6g、丹参12g、虎杖10g;散剂原料药日本水杨梅1g、石蟾蜍0.3g、三七0.2g、黄瓜根0.5g、喜树叶1.5g、三叶青0.5g实施例5,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煎剂原料药当归12g、黄芪18g、芍药12g、山药9g、黄精26g、甘草13g、白术12g、忍冬藤26g、大青根14g、龙芽草24g、胡颓跟34g、荔枝草12g、蒲公英18g、桂枝4g、苍术8g、丹参9g、虎杖13g;散剂原料药日本水杨梅0.7g、石蟾蜍0.4g三七0.3g、黄瓜根0.7g、喜树叶1.8g、三叶青0.3g。实施例6,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煎剂原料药当归18g、黄芪12g、芍药18g、山药15g、黄精14g、甘草7g、白术18g、忍冬藤14g、大青根26g、龙芽草36g、胡颓跟26g、荔枝草18g、蒲公英12g、桂枝8g、苍术4g、丹参15g、虎杖7g;散剂原料药日本水杨梅1.3g、石蟾蜍0.2g三七0.1g、黄瓜根0.3g、喜树叶1.2g、三叶青0.7g。按上述配方和剂量分别配制成煎剂和散剂,临床记录表明,本专利技术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表1、12例白血病患者治疗记录 表2、1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1例骨髓增生性全细胞减少病治疗记录 3、8例血小板减少病治疗记录 本专利技术总疗效的总有效率在98%左右,治愈率在90%以上。上述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多种血液病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原料药制成: 煎剂原料药:当归12~18g 黄芪12~18g 芍药12~18g 山药9~15g 黄精14~26g 甘草7~13g 白术12~18g 忍冬藤14~26g 大青根14~26g 龙芽草24~36g 胡颓跟24~36g 荔枝草12~18g 蒲公英12~18g; 散剂原料药:日本水杨梅0.7~1.3g 石蟾蜍0.2~0.4g 三七0.1~0.3g 黄瓜根0.3~0.7g 喜树叶1.2~1.8g 三叶青0.3~0.7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武进柴瑞芬
申请(专利权)人:郭武进柴瑞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