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炎性疾病的体外循环血液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3034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治疗炎性疾病的体外循环血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装置通过管路液密性地按顺序连接而成: 从炎性疾病患者采取血液的装置;及 在采取的血液中混合抗凝剂的装置,所说的抗凝剂可以抑制采取的血液中的选自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Ⅳ因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血小板因子的浓度的上升; 以20~200毫升/分的流速输送与抗凝剂混合后的血液的装置; 具有血液入口和血液出口的血液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血液后使血液中的上述的至少一种血小板因子的浓度上升的血小板活化装置; 将血液返送给患者的装置; 当使用上述体外循环血液处理系统进行体外血液循环时,在上述血液处理装置的血液出口的外侧测定被处理血液,可以提供满足下列条件(1)和(2)中至少1个条件的被处理血液: (1)血液中的β-血小板球蛋白浓度为1,000~20,000纳克/毫升; (2)血液中的血小板第Ⅳ因子浓度为500~10,000纳克/毫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治疗炎性疾病的体外循环血液处理系统。更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被处理血液中的血小板在特定的范围内活化的炎性疾病治疗用体外循环血液处理系统。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血液处理系统,与现有的体外循环疗法(血浆提取疗法或使用白细胞捕集过滤器的方法等)相比,可以获得更高的治疗炎性疾病的效果。现有技术炎性疾病是指在患处发生白细胞浸润的疾病,或是指因白细胞释放的活性氧或各种细胞分裂素类引起的炎症比较显著的疾病。溃疡性大肠炎、局限性回肠炎(Crohn氏病)是侵害消化道的慢性炎性疾病。溃疡性大肠炎是目前原因尚不清楚的疾病,但一般认为是与抗大肠抗体、自身免疫性T细胞等有关。作为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内科及外科的治疗方法。内科疗法一般是根据症状的程度或溃疡的发生部位来分别适当给以下列药物,如柳氮磺胺吡啶(日本绿十字公司出品)、波尼松龙(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制)、硫唑嘌呤(日本住友-Wellcome公司产品)、曲尼司特(日本KISSEI药品工业公司产品)等。溃疡性大肠炎大多可通过内科疗法进行有效治疗,但在使用药物的情况下有伴发副作用的危险。外科手术一般是通过手术切除患部,但对于局限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口光代竹中良则
申请(专利权)人:旭医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