瞌睡防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75693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瞌睡防止器,包括一主体、一信号产生单元与一能量产生装置。其中,主体被配戴于使用者身上;信号产生单元设置于主体且具有一感应器,该感应器用以监测使用者的肢体状态或生理变化,并据以产生一控制信号;能量产生装置与信号产生单元电性连接,且具有一能量输出端,该能量输出端贴近或贴靠使用者的皮肤,该感应器产生的控制信号启动该能量产生装置,能量经由能量输出端而传递至使用者,据以达成提振精神的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人体精神提振装置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瞌睡防止器
技术介绍
许多意外的发生(如车祸),皆肇因于人体精神不济时仍为勉强振作下的结果,为 防范或降低意外的发生,许多用以提振人体精神的方法或装置被提出或应用。如中国台湾 专利公告号第M349528号「瞌睡感测装置」、第M338411号「防瞌睡装置」、第M252092号「瞌 睡提醒器」、第545664号「瞌睡警醒器」或第352848号「瞌睡提醒装置」等,皆旨在于利用 一感应器侦测人体的肢体状态(如身体或头部倾斜)或生理变化,据以进一步产生一控制 信号来启动蜂鸣器产生声响来达成提醒使用者的目的,此以蜂鸣器作为提醒装置的方式虽 能唤醒使用者,却反而容易于蜂鸣器突然发出高频声响之际,霎时对使用者造成惊吓;又有 以产生亮光的方式来达成提醒使用者的目的,但是亮光必须是在使用者视线范围内方能发 挥其功效,因此,用以产生亮光的灯具多是设置在靠近使用者眼部部位,同样地,突然产生 的闪光亦有对使用者造成惊吓之虞,尤其是发生在夜间使用时,高亮度的光极可能造成反 效果。上述不管是以产生高频声响的蜂鸣器或是产生闪光的灯具来作为使用者精神提 醒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瞌睡防止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主体,该主体配戴于使用者身上;  一信号产生单元,设置于该主体,该信号产生单元具有一感应器,该感应器用以监测使用者的肢体状态或生理变化,并据以产生一控制信号;以及  一能量产生装置,与该信号产生单元电性连接,且具有至少一能量输出端,该能量输出端贴近或贴靠使用者的皮肤,该感应器产生的控制信号启动该能量产生装置,能量经由能量输出端而传递至使用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煌
申请(专利权)人:祐奇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