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防瞌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70612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防瞌睡装置,包括微处理器、LED显示模块、按键响应模块、电脉冲发生模块、状态数据存储模块、锂电池管理模块和人体检测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瞌睡装置是根据中医学说人体的关联穴位相互映射原理,通过微处理器产生模仿人手揉捏及模仿针灸,导入微电脉冲使耳垂相应的“眼部”穴位有博动感,继而关联至双眼及周边神经兴奋令使用者暂时消除睏意约30-60分钟。仪器更通过人体检测控制电源开关,当工作时间结束将自动关机,从而延长电池续航能力。在待机状态为方便收纳耳夹采用自动收线装置,拉出耳夹线可拉长至40-50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具体是一种电子防瞌睡装置
技术介绍
针对人群:长途驾车,年龄对象为成年司机。另外熬夜加班、因工作需要长时间检测仪器而犯睏、必须保持清醒而又一时无法离开的岗位工作的人士,或其他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如30分钟)保持清醒状态提供一个有效解决的装置。但病理性犯睏者,因长时间休息不够、超限工作者,则并非本装置能解决的情况。本仪器的使用在有限的实践记录中,未发现对人体有副作用,也未发现当使用者应用其功能感到不习惯时马上除下,装置仍会对人穴位或应用部位有任何不适。故仪器使用上是安全的。长途驾车司机、熬夜疲劳人群。一般经过1-3次反复使用本产品,可以令使用者消除疲劳维持清醒30-60分钟。又是测试者跟在使用连续本仪器数次后,反映瞌睡睏感完全消失。但长期休息不够的人,是需要得到足够的休息才能符合恢复精神、体力的科学要求。本产品仅仅为临时性维持清醒,解除即时睏睡状态的使用者提供一个救济功效的产品,因此不保证长期连续使用,仍能对使用者有同样有效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防瞌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防瞌睡装置,包括微处理器、LED显示模块、按键响应模块、电脉冲发生模块、状态数据存储模块、锂电池管理模块和人体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为PIC16F616型单片机,微处理器分别连接LED显示模块、按键响应模块、电脉冲发生模块、状态数据存储模块、锂电池管理模块和人体检测模块;所述按键响应模块包括按键SW1、按键SW2和按键SW0,按键SW1的一端连接PIC16F616型单片机的引脚13,按键SW2的一端连接PIC16F616型单片机的引脚12,按键SW0的一端连接PIC16F616型单片机的引脚11,按键SW1的另一端连接按键SW2的另一端和按键SW0的另一端并接地;所述LED...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劲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舒困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