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量两切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474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流量两切换阀,该种大流量两切换阀将切换水口时使用的容积腔设置在阀杆上,在切换阀的直径相同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扩大切换阀的过水面积,用以使切换阀在一定的水压下达到最大流量的出水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切换阀,特别地涉及一种大流量两切换阀
技术介绍
现有
中,两功能或多功能淋浴器等设备常常有很多水路,这些水路需要 借助一个或多个切换阀联接,并通过切换阀进行水路切换,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然而,习 用的切换阀产品多在切换阀的动片和静片之间完成水路切换,即切换阀的过水面积仅存在 于动片和静片之间,存在过水面积小、结构单一、噪声大、流量小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流量两切换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 题。该大流量两切换阀将切换水口时使用的容积腔设置在阀杆上,在切换阀的直径相同的 情况下,尽可能地扩大切换阀的过水面积,用以使切换阀在一定的水压下达到最大流量的 出水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大流量两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带有一容置腔的中空阀体,该中空阀体上部的内侧形成一限位部;—旋杆,该旋杆可旋转地设置在中空阀体中,其中部形成一用以与所述限位部配 设的止位台,其上部则向上伸出于所述的中空阀体,其下端则形成一容积腔;一动片,该动片固定在所述旋杆的下方,并设有一过水通道,该过水通道的上端口 具有一对应于所述容积腔的形状,并间隔密封圈连通所述容积腔;一定片,它设置在所述动片的下方,并与所述动片端面密封,其上设置有一第一进 水口、一第一出水口和一第二出水口 ;所述过水通道的下端口具有一用以同时对应第一进水口和至少一个定片出水口 的形状;一扣盖,它间隔密封圈固定设置在所述定片的下方,并固定连接容置腔的下端,其 上设置有一第二进水口、第三出水口和一第四出水口 ;该第二进水口、第三出水口和第四出 水口分别对应于所述定片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定片、动片、以及旋杆的下部均位于所述中空阀体的容置腔中。使用时,转动旋杆,由旋杆带动动片相对于定片作周向旋转,从而实现出水功能的 切换。在动片的过水通道同时对应于定片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则被动 片上的实心区域覆盖时,从第二进水口流入的水流依次流过第一进水口、过水通道和容积 腔,并从容积腔、过水通道流入与之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此时第三出水口出 水;继续旋转旋杆,在动片的过水通道同时对应于定片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出 水口则被动片上的实心区域覆盖时,同样地,从第二进水口流入的水流依次流过第一进水 口、过水通道和容积腔,并从容积腔、过水通道流入与之连通的第二出水口和第四出水口,此时,第四出水口出水;继续旋转旋杆,在动片的过水通道同时对应于定片的第一进水口 和两个出水口时,同样地,从第二进水口流入的水流依次流过第一进水口、过水通道和容积 腔,并从容积腔、过水通道流入与之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进而流入第三出水口 和第四出水口,此时,第三出水口和第四出水口同时出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动片上设置的过水通道可以是圆形通孔、三角形通孔、方形通 孔、扇形通孔或其他任意形状的通孔,当然也可以是上宽下窄、或上窄下宽的斜向孔,或者 是上下端口各自形成一特殊形状的异形孔。本技术中,所述动片为圆形,所述过水通道 的下端口轮廓为一心形,其上端口为椭圆形。另外,所述定片上设置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可以是圆形通孔、 三角形通孔、方形通孔、扇形通孔或其他任意形状的通孔。本技术中,所述定片为圆形, 所述第一进水孔为位于一半圆上的长圆形进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为位于另 一半圆上的扇形出水孔,其圆心角为75°C 105°C,用以保证进水及出水面积。此外,所述旋杆下端形成的容积腔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方形、扇形或其他任意形 状,本技术中,所述容积腔为椭圆形,用以配合动片的上端口形状。在推荐的实施例中,该过水通道在靠近上端的位置形成对称分布的、并覆盖过水 通道上端口 1/3 3/4引水面积的扇形引水斜块。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扇形引水斜块呈两侧低、中间高的屋脊形,用以有效地降 低切换阀的噪声。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中空阀体内在邻接限位部的位置设置一卡块,所述旋杆 外侧则在止位台的位置形成一与之配设的、用以限定旋杆的旋转角度的缺口。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定片周缘形成对称分布的凹槽,所述扣盖周缘则向上形 成与之对应的凸耳,所述定片通过该凹槽与凸耳的配合固定设置在所述扣盖的上方。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中空阀体在靠近下端的位置形成对称分布的卡槽,所述 扣盖周缘则向上形成与之对应的卡扣,所述扣盖经由经卡槽和卡扣的配合扣合于所述中空 阀体的下端。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旋杆周缘向下形成对称分布的凸耳,所述动片的上端周 缘则形成与之对应的凹槽,所述动片经由该凹槽与凸耳的配合固定设置在所述旋杆的下 方。本技术中提及的各部件的“上”、“下”关系以切换阀正向放置时的状态为准, 即以旋杆所处位置为上方,扣盖所处位置为下方。当切换阀处于其他状态时,其位置相应改变。除非特别指明,这里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 领域一般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同样,所有在此提及的出版物、专利申请、专利 及其他参考资料均可以引入本技术作为参考。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占.^ \\\ ·1)本技术将切换水口时使用的容积腔设置在阀杆上,在切换阀的直径相同的 情况下,尽可能地扩大切换阀的过水面积,用以使切换阀在一定的水压下达到最大流量的 出水目的;42)另外,本技术的过水通道的下端口轮廓为一心形,其上端口为椭圆形,且过 水通道的椭圆形上端口连通旋杆上设置的椭圆形容积腔,进而形成最大的出水面积,并且 降低动片的材料成本;3)动片上设置的扇形引水斜块可将水方便地引向出水口,有效降低切换阀的噪 声;4)本技术提供的切换阀只需通过调整动片的位置,使其上的过水通道同时与 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一出水口和/或第二出水口对应,即可令与该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 口对应的第三出水口和第四出水口出水,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切换阀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切换阀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定片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动片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动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旋杆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现结合附图说明较佳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揭示的大流量两切换阀如图1至图6中所示,包括一扣盖1、一圆形定 片2、一圆形动片3、一中空阀体4和一旋杆5。中空阀体4设置一容置腔41,该中空阀体4上部的内侧形成一限位部42,并在邻 接限位部42的位置设置一卡块43。旋杆5以可旋转地方式设置于中空阀体4中,其上部向 上伸出该中空阀体4的上端口,其中部形成一用以与限位部42配设的止位台54,旋杆5外 侧则在止位台54的位置形成一对应于卡块43的、用以限定旋杆5旋转角度的缺口 51。旋杆5的下端形成一椭圆形容积腔52。旋杆5周缘向下形成对称分布的凸耳53,动片3的上端周缘则形成与之对应的凹 槽32,动片3经由该凹槽32与凸耳53的配合固定设置在旋杆5的下方。动片3上设有一 过水通道31,该过水通道31的上端口呈对应于容积腔52的椭圆形状,并间隔密封圈连通容 积腔52 ;该过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流量两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带有一容置腔的中空阀体,该中空阀体上部的内侧形成一限位部;一旋杆,该旋杆可旋转地设置在中空阀体中,其中部形成一用以与所述限位部配设的止位台,其上部则向上伸出于所述的中空阀体,其下端则形成一容积腔;一动片,该动片固定在所述旋杆的下方,并设有一过水通道,该过水通道的上端口具有一对应于所述容积腔的形状,并间隔密封圈连通所述容积腔;一定片,它设置在所述动片的下方,并与所述动片端面密封,其上设置有一第一进水口、一第一出水口和一第二出水口;所述过水通道的下端口具有一用以同时对应第一进水口和至少一个定片出水口的形状;一扣盖,它间隔密封圈固定设置在所述定片的下方,并固定连接容置腔的下端,其上设置有一第二进水口、第三出水口和一第四出水口;该第二进水口、第三出水口和第四出水口分别对应于所述定片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定片、动片、以及旋杆的下部均位于所述中空阀体的容置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远方王振广谭仲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易洁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