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种薯简易贮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442 阅读:4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马铃薯种薯简易贮存方法,该方法是:1)种薯的放置:将种薯置于贮存架上或贮存箱中,用厚塑料薄膜覆盖全架;将种薯薄层摆放,贮存架每层放20cm厚的种薯,贮存箱每箱放30cm厚的种薯,贮存箱摆放种薯后码放,码高5~6层;2)将种薯贮存架或种薯贮存箱,放置在有顶前廊屋子的前廊,或放置在室内窗户旁边,散射光的辐射强度为3155卡/平方厘米~3671卡/平方厘米;3)温度控制在2~25℃,在贮存期空气温度不超过2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马铃薯种薯简易贮存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解决长期以来农户将商品薯(需要暗贮藏)与种薯(散射光贮存)混贮。改变了农户现因一次芽过长过弱,在播种前需要抹掉,导致影响生产效益。使种薯发出的一次芽短而粗壮,达到理想的种薯生理年龄和发芽状态,在田间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15%以上,商品薯率增加12%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易行,特别实用于南方农户马铃薯种薯的贮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
,具体地说是马铃薯种薯简易贮存方法。技术背景在马铃薯生产中,要求种薯在播种前达到正常的生理年龄,种薯块茎处于标准的发芽 阶段,即块茎一次发生粗壮、生长势强的短芽(一般不超过3厘米),芽的颜色转为绿色 或深紫色,块茎不皱縮。种薯一次发生的芽,播种后能够在土壤中正常生长发育。但实际生产中,农民往往将上年9月收获的种薯堆储在家中,无光照或暗光照贮藏 160 180天左右,种薯从ll月开始发一次芽,到来年3月播种时,芽长可以长达10 20 厘米。而且芽呈白色细弱、豆芽菜状,严重的己经生长出须根,种薯被须根结成块状,需 要手撕才能分离。因此在种薯贮藏期间生长的芽,由于过长和幼嫩,不能在土壤中正常生 长发育,成为无效芽,在春季播种时,农民先将种薯的芽抹去再播种,利用种薯在土壤中 新发生的二次芽出苗并生产马铃薯。种薯芽的生长过快过长,大量消耗块茎的养分和水分,种薯表现出生理年龄老化,干 瘪皱縮。农民需要将一次抹芽抹掉后播种,使用该质量的种薯较正常发芽并不需要抹芽的 种薯,表现出植株生长势较弱,降低了苗期的抗逆性。田间表现出主茎细,匍匍茎多的特 点,最终形成小块茎多,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种薯简易贮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进行:1)种薯的放置:将种薯置于贮存架上或贮存箱中,用厚塑料薄膜覆盖全架;贮存架结构:长2~2.5m,宽0.8~1m,高1.2~1.5m,3~4层,每层间隔0.4~0.5m,每层用铁网做底,用铁网做围栏;贮存箱结构:采用透光塑料周转箱,箱边和底有空格;将种薯薄层摆放,贮存架每层放20cm厚的种薯,贮存箱每箱放30cm厚的种薯,贮存箱摆放种薯后码放,码高5~6层;2)散射光贮存和辐射强度:将种薯贮存架或种薯贮存箱,放置在有顶前廊屋子的前廊,或放置在室内窗户旁边,散射光的辐射强度为3155卡/平方厘米~3671卡/平方厘米;3)温度控制条件:温度控制在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种薯简易贮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进行1)种薯的放置将种薯置于贮存架上或贮存箱中,用厚塑料薄膜覆盖全架;贮存架结构长2~2.5m,宽0.8~1m,高1.2~1.5m,3~4层,每层间隔0.4~0.5m,每层用铁网做底,用铁网做围栏;贮存箱结构采用透光塑料周转箱,箱边和底有空格;将种薯薄层摆放,贮存架每层放20cm厚的种薯,贮存箱每箱放30cm厚的种薯,贮存箱摆放种薯后码放,码高5~6层;2)散射光贮存和辐射强度将种薯贮存架或种薯贮存箱,放置在有顶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茂林展康滕龙斌周晓罡丁玉梅张绍松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