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修复地下水高氯酸盐污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41180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修复地下水高氯酸盐污染的方法,步骤是:1)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Fe0粒子,即在氩气保护下用KHB4溶液还原FeSO4·7H2O溶液制取纳米Fe0粒子,反应结束后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纳米Fe0溶液,再用磁选法选出纳米Fe0粒子;2)将所制纳米Fe0粒子加入脱氧后的反应液中混合;3)加入含有高氯酸盐的地下水,密封进行振荡反应以去除高氯酸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化学与生物结合技术,提供了原位修复水体中持久性污染物—高氯酸盐的方法,该方法修复地下水高氯酸盐污染的效率高、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修复地下水高氯酸盐污染的新途径,为高效去除持久性污染物并达到无害化目的提供了典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保领域的水污染处理技术,特别是。
技术介绍
地下水中的高氯酸盐主要来源于大量的人类活动,例如火箭助推剂生产、军火生产,焰火制造、瓷器加工、汽车气袋、农业化肥制造等。目前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高氯酸盐的污染密切相关,如甲状腺癌、脑癌等,因此,开展地下水中高氯酸盐修复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外用于高氯酸盐修复的技术主要有生物降解法、离子交换、反渗透和化学还原等,其中离子交换和反渗透等物理化学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难以达到真正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只是一定程度上,对污染物进行了简单的相转移或浓缩;化学还原法,主要通过投加试剂与污染物发生反应,尽管可以达到完全去除污染物的目的,但是易造成二次污染且成本较高。大量研究表明,生物法可以很好地用于地下水高氯酸盐的修复,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异养微生物易造成有机质残留,引起地下水含水层堵塞;而自养微生物通常采用H2作为电子供体,但是由于H2易燃易爆的特性也使得操作过程中难度增大,成本提高。由此可见,上述多种修复技术,如果单独使用处理地下水中高氯酸盐,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复地下水高氯酸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FeSO4·7H2O溶于PEG-4000为分散剂的乙醇-水体系中,通入氩气除氧,然后加入浓度为0.2~0.4mmol/L的KBH4水溶液,边滴加边搅拌,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反应30min,制得黑色的纳米Fe0溶液,用磁选法选出纳米Fe0粒子,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制得纳米Fe0粒子;2)在高氯酸盐降解菌菌液和培养液中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制得反应液,高氯酸盐降解菌为β变形菌纲(Thauera Phenylacetica),高氯酸盐降解菌菌液OD600为0.0016~0.0036;3)将纳米Fe0粒子加入上述反应液中,纳米Fe0粒子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铁龙张娜夏宏彩李宁金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