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3968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设有极棒,所述插座本体上还设有凹腔,所述凹腔与插孔相通,所述凹腔内分别穿设有第一极片、第二极片,所述第二极片设置在第一极片与插孔之间,所述第二极片的顶端与第一极片的中部接触,所述第一极片的前部为钩形,所述第一极片钩形的底部设在插孔内,所述第一极片前部与凹腔顶部之间设有弹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将插座的极片减少为三个,节约了材料,采用金属制造的极片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延长了插座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插座
技术介绍
在童车或者小家电等带有充电电池的产品上,为了保证充电安全,在充电时电池 要与内部的电机等用电器断开连接,否者容易造成用电器烧毁等安全隐患。现有的充电插 座在插座本体的插孔内设有一个极棒,插孔上面设有极片,插孔的下面设有绝缘的顶片,插 孔下部的插座本体内还设有两个极片,两个极片分别接到内部电机的一个电极和充电电池 的一个电极,当有插头插入插座进行充电时,插头插入后会使绝缘顶片向下运动,使下面两 个极片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两个极片分开不产生接触,就将内部电机与充电电池断开 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插头上要有四个电极,而且绝缘的顶片一般使用塑料制造,易磨损, 使得整个插座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插座,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充电插座电极多、 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充电插座, 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设有极棒,所述插座本体上还设有凹腔, 所述凹腔与插孔相通,所述凹腔内分别穿设有第一极片、第二极片,所述第二极片设置在第 一极片与插孔之间,所述第二极片的顶端与第一极片的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插座,包括插座本体(1),所述本体(1)上设有插孔(2),所述插孔(2)内设有极棒(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1)上还设有凹腔(4),所述凹腔(4)与插孔(2)相通,所述凹腔(4)内分别穿设有第一极片(5)、第二极片(6),所述第二极片(6)设置在第一极片(5)与插孔(2)之间,所述第二极片(6)的顶端与第一极片(5)的中部接触,所述第一极片(5)的前部(51)为钩形,所述第一极片(5)钩形的底部设在插孔(2)内,所述第一极片(5)的前部(51)与凹腔(4)顶部之间设有弹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绍玉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新仓镇汪氏电子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