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奉国专利>正文

双氧煤转气涡流式燃烧无烟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3311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氧煤转气涡流式燃烧无烟锅炉,它涉及一种煤转气燃烧锅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燃煤锅炉存在的燃烧不充分、烟尘污染环境和热交换率低的问题。上进氧管与炉体连通,炉体上开有下进氧口,第一隔板竖直安装在换热室的进口端,换热室的中部竖直安装有第二隔板,L形隔板位于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第三隔板位于第一隔板与L形隔板之间,第四隔板位于第二隔板与换热室出口端侧壁之间,第五隔板水平设置在换热室内,第六隔板的一端与第四隔板固定连接,第一隔板与L形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热管排,第二隔板与第四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换热管排和第三换热管排,第三隔板与第四隔板之间设有第四换热管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燃烧充分、环保和热交换率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 用新型涉及一种煤转气燃烧锅炉,具体涉及一种双氧煤转气涡流式燃烧无烟锅炉,属于燃烧锅炉

技术介绍
传统的锅炉燃料以煤炭为主,为满足环保的要求,近年来采用燃油或燃气锅炉。燃油或燃气锅炉虽然烟尘达到了环保排放标准,但是其运行费用昂贵,用户难以承受。现有的燃煤锅炉的形式较多,但由于煤的直接燃烧,燃烧不充分,烟尘排放无法达到环保要求,污染了环境,而且热交换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燃煤锅炉存在的燃烧不充分、烟尘污染环境和热交换率低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双氧煤转气涡流式燃烧无烟锅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双氧煤转气涡流式燃烧无烟锅炉包括炉体、热量输出管道、预热器、换热室、引风管、上进氧管和水冷炉排,所述双氧煤转气涡流式燃烧无烟锅炉还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L形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第五隔板、第六隔板、第一换热管排、第二换热管排、第三换热管排和第四换热管排;所述上进氧管与炉体的上部连通,炉体的下部由上至下依次开有进煤口、出渣口和下进氧口,水冷炉排水平安装在炉体的内壁上,且水冷炉排位于出渣口和下进氧口之间, 所述预热器通过热量输出管道与炉体连通,预热器的下部开有第一出灰口,所述预热器的出口端与换热室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一隔板竖直安装在换热室的进口端,第一隔板的上端与换热室的顶板固定连接,第一隔板的下端悬置在换热室内,所述换热室的中部竖直安装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上端与换热室的顶板固定连接,L形隔板设置在换热室内,L形隔板位于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L形隔板的上端与换热室的顶板固定连接,L形隔板的下端与第二隔板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三隔板竖直安装在换热室内,第三隔板位于第一隔板与L形隔板之间,第三隔板的下端与换热室的底板固定连接,第三隔板的上端悬置在换热室内,且第一隔板的下端低于第三隔板的上端,所述第四隔板竖直设置在换热室内,第四隔板位于第二隔板与换热室出口端侧壁之间,第四隔板的上端与换热室的顶板固定连接,第四隔板的下端与换热室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隔板水平设置在换热室内,第五隔板的一端与第三隔板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五隔板的另一端与第四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下端与第五隔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六隔板水平设置,第六隔板的一端与第四隔板固定连接,第六隔板的安装高度与第五隔板的安装高度持平,所述第一隔板与L形隔板之间水平设置有第一换热管排,第二隔板与第四隔板之间由上至下水平设置有第二换热管排和第三换热管排,第二换热管排的安装位置与L形隔板相对应,所述第三隔板与第四隔板之间水平设置有第四换热管排,第四换热管排位于第五隔板的下方,所述换热室上开有第二出灰口,第二出灰口的开设位置位于第四隔板、第六隔板及换热室出口外壁三者围成的区域内,且第二出灰口位于第六隔板的上方,引风管连通在换热室的出口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的双氧煤转气涡流式燃烧无烟锅炉由上进氧管和下进氧口进行供氧,形成涡流式燃烧,由于氧气充足,炉内的煤得到充分的燃烧,燃烧产生的烟与氧气融合为可燃气体继续燃烧,随着炉内温度的升高,炉内温度可达到1600°C,由引风管5排出的气体温度达到70°C,提高了热交换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双氧煤转气涡流式燃烧无烟锅炉的主视图(图中箭头表示气体走向),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双氧煤转气涡流式燃烧无烟锅炉包括炉体1、热量输出管道2、预热器3、换热室4、引风管5、上进氧管6和水冷炉排10,所述双氧煤转气涡流式燃烧无烟锅炉还包括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3、L形隔板14、第三隔板15、第四隔板16、第五隔板17、第六隔板18、第一换热管排19、第二换热管排20、第三换热管排21和第四换热管排22 ;所述上进氧管6与炉体1的上部连通,炉体1的下部由上至下依次开有进煤口 7、 出渣口 8和下进氧口 9,水冷炉排10水平安装在炉体1的内壁上,且水冷炉排10位于出渣口 8和下进氧口 9之间,所述预热器3通过热量输出管道2与炉体1连通,预热器3的下部开有第一出灰口 11,所述预热器3的出口端与换热室4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一隔板12竖直安装在换热室4的进口端,第一隔板12的上端与换热室4的顶板固定连接,第一隔板12 的下端悬置在换热室4内,所述换热室4的中部竖直安装有第二隔板13,第二隔板13的上端与换热室4的顶板固定连接,L形隔板14设置在换热室4内,L形隔板14位于第一隔板 12与第二隔板13之间,L形隔板14的上端与换热室4的顶板固定连接,L形隔板14的下端与第二隔板13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三隔板15竖直安装在换热室4内,第三隔板15位于第一隔板12与L形隔板14之间,第三隔板15的下端与换热室4的底板固定连接,第三隔板15的上端悬置在换热室4内,且第一隔板12的下端低于第三隔板15的上端,所述第四隔板16竖直设置在换热室4内,第四隔板16位于第二隔板13与换热室4出口端侧壁之间,第四隔板16的上端与换热室4的顶板固定连接,第四隔板16的下端与换热室4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隔板17水平设置在换热室4内,第五隔板17的一端与第三隔板15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五隔板17的另一端与第四隔板1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13的下端与第五隔板17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六隔板18水平设置,第六隔板18的一端与第四隔板 16固定连接,第六隔板18的安装高度与第五隔板17的安装高度持平,所述第一隔板12与 L形隔板14之间水平设置有第一换热管排19,第二隔板13与第四隔板16之间由上至下水平设置有第二换热管排20和第三换热管排21,第二换热管排20的安装位置与L形隔板14 相对应,所述第三隔板15与第四隔板16之间水平设置有第四换热管排22,第四换热管排 22位于第五隔板17的下方,所述换热室4上开有第二出灰口 23,第二出灰口 23的开设位置位于第四隔板16、第六隔板18及换热室4出口外壁三者围成的区域内,且第二出灰口 23 位于第六隔板18的上方,引风管5连通在换热室4的出口端。具体实施方式二 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炉体1的上部为拱形。 如此设置,没有死角,气流能够更好的运行。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 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量输出管道2的安装位置与出渣口 8的开设位置持平。如此设置,红火层高于或等于热量输出管道上边缘,这时加煤燃烧,燃烧更充分,更好的达到了无烟效果。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双氧煤转气涡流式燃烧无烟锅炉还包括阀门24,所述阀门24安装在上进氧管6上。如此设置,控制进氧量。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的阀门24为现有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双氧煤转气涡流式燃烧无烟锅炉还包括气体稳压器25,所述气体稳压器25安装在上进氧管6的进口端。如此设置,实现稳压。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的气体稳压器25为现有构件。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双氧煤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氧煤转气涡流式燃烧无烟锅炉,它包括炉体(1)、热量输出管道(2)、预热器(3)、换热室(4)、引风管(5)、上进氧管(6)和水冷炉排(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煤转气涡流式燃烧无烟锅炉还包括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3)、L形隔板(14)、第三隔板(15)、第四隔板(16)、第五隔板(17)、第六隔板(18)、第一换热管排(19)、第二换热管排(20)、第三换热管排(21)和第四换热管排(22);所述上进氧管(6)与炉体(1)的上部连通,炉体(1)的下部由上至下依次开有进煤口(7)、出渣口(8)和下进氧口(9),水冷炉排(10)水平安装在炉体(1)的内壁上,且水冷炉排(10)位于出渣口(8)和下进氧口(9)之间,所述预热器(3)通过热量输出管道(2)与炉体(1)连通,预热器(3)的下部开有第一出灰口(11),所述预热器(3)的出口端与换热室(4)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一隔板(12)竖直安装在换热室(4)的进口端,第一隔板(12)的上端与换热室(4)的顶板固定连接,第一隔板(12)的下端悬置在换热室(4)内,所述换热室(4)的中部竖直安装有第二隔板(13),第二隔板(13)的上端与换热室(4)的顶板固定连接,L形隔板(14)设置在换热室(4)内,L形隔板(14)位于第一隔板(12)与第二隔板(13)之间,L形隔板(14)的上端与换热室(4)的顶板固定连接,L形隔板(14)的下端与第二隔板(13)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三隔板(15)竖直安装在换热室(4)内,第三隔板(15)位于第一隔板(12)与L形隔板(14)之间,第三隔板(15)的下端与换热室(4)的底板固定连接,第三隔板(15)的上端悬置在换热室(4)内,且第一隔板(12)的下端低于第三隔板(15)的上端,所述第四隔板(16)竖直设置在换热室(4)内,第四隔板(16)位于第二隔板(13)与换热室(4)出口端侧壁之间,第四隔板(16)的上端与换热室(4)的顶板固定连接,第四隔板(16)的下端与换热室(4)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隔板(17)水平设置在换热室(4)内,第五隔板(17)的一端与第三隔板(15)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五隔板(17)的另一端与第四隔板(1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13)的下端与第五隔板(17)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六隔板(18)水平设置,第六隔板(18)的一端与第四隔板(16)固定连接,第六隔板(18)的安装高度与第五隔板(17)的安装高度持平,所述第一隔板(12)与L形隔板(14)之间水平设置有第一换热管排(19),第二隔板(13)与第四隔板(16)之间由上至下设置有水平第二换热管排(20)和第三换热管排(21),第二换热管排(20)的安装位置与L形隔板(14)相对应,所述第三隔板(15)与第四隔板(16)之间水平设置有第四换热管排(22),第四换热管排(22)位于第五隔板(17)的下方,所述换热室(4)上开有第二出灰口(23),第二出灰口(23)的开设位置位于第四隔板(16)、第六隔板(18)及换热室(4)出口外壁三者围成的区域内,且第二出灰口(23)位于第六隔板(18)的上方,引风管(5)连通在换热室(4)的出口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奉国
申请(专利权)人:刘奉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