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肺定喘中药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89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肺定喘中药及其制备工艺。目前市售中药制剂存在着只能针对缓解者,而不针对发作期的缺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清肺定喘中药,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计的组分:黄芩1份-30份、葶苈子1份-30份、桔梗1份-60份、牵牛子1份-20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平喘、止咳作用明显,疗效显著,成本低,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口感良好,适应症广泛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清肺定喘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证范畴,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呼吸系统疾患,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发病特点,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逐年上升之中,全世界大约有一亿人患此病,各国患病率为1%~13%不等,我国的患病率为1%~4%,英、美、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的患病率相对较高,且有上升趋势;我国五大城市参加“ISSAC”国际哮喘联合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亦发现青少年哮喘呈明显上升(接近5%)的趋势。不久前,美国国家卫生院及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召集了17个国家23名专家,起草了《哮喘防治的全球战略》,可见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中医药治疗哮喘有着几千年的经验,但目前市售中药制剂中,针对缓解者尚有,而针对发作期者却没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克服现有中药适宜于缓解期,而不能针对发作期的不足。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清肺定喘中药,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计的组分黄 芩1份-30份 葶苈子1份-30份桔梗1份-60份牵牛子1份-20份上述中药配方的优选配比是黄 芩5份-20份 葶苈子10份-20份 桔梗30份-50份牵牛子5份-15份上述中药配方还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计的组分陈皮1份-30份上述的优选配比是陈皮10份-20份上述中药配方还可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西洋参1份-20份上述的优选配比是西洋参8份-15份上述中药配方的优选方案是黄 芩15g 葶苈子20g 桔 梗45g牵牛子18g 陈皮15g 西洋参10g一种上述清肺定喘中药的制备工艺,它包括以下原料制备步骤A、将黄芩粗粉加水煎煮三次,滤过,合并滤液,调PH值,保温,静置,滤过,沉淀用水洗至近中性,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B、陈皮提取挥发油,药渣与葶苈子、牵牛子、西洋参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一定浓度;C、桔梗加水煎煮三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加乙醇适量,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至一定浓度。上述工艺还包括将原料制备为液体制剂步骤取黄芩提取物细粉及上述两种溶液配液。上述工艺还包括将原料制备为固体制剂步骤,将上述两种溶液干燥,粉碎成细粉与黄芩提取物细粉共同加赋形剂适量混合均匀。上述的制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所述胶囊的制备工艺是,在三种细粉的混合物中加赋形剂适量,然后加润湿剂制粒,低温烘干,整粒,喷加挥发油,装入胶囊,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平喘、止咳作用明显,疗效显著对组胺+乙酰胆碱(Ach)所引起的豚鼠“哮喘”能明显延长其潜伏期(P<0.01),尤其是大剂量组,其潜伏期是对照组的2.5倍,能显著扩张离体豚鼠支气管平滑肌,增大肺的灌流量,显著的对抗Ach和抗组胺的收缩作用(P<0.01)。在止咳实验中,本专利技术的各剂量组均能非常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P<0.01)。2、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组方药物原料资源丰富,工艺简单易行,因此降低了成本,为患者长期服用创造了条件; 3、无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进行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未见明显毒性和副作用,未测出半数致死量,因而长期服用无毒副反应;4、服用方便,口感良好本专利技术制剂合理,口感良好,患者易于接受;5、适应症广泛不仅有祛痰和抗炎作用,并能明显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论述。本专利技术清肺泻热,化痰平喘。用于支气管哮喘热阻肺证,症见咳喘胸闷,喉中痰鸣,痰黄稠厚,咯出不利,身热汗出,口渴喜饮,便秘溲赤等。实施例1黄芩2g 葶苈子20g 桔梗5g 牵牛子20g实施例2黄芩10g 葶苈子20g 桔梗50g 牵牛子15g所说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是它包括以下步骤(一)原料制备A、将黄芩粗粉加水煎煮三次,滤过,合并滤液,调PH值,保温,静置,滤过,沉淀用水洗至近中性,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B、葶苈子、牵牛子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至一定浓度;C、桔梗加水煎煮三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加乙醇适量,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至一定浓度。(二)将原料制备为液体制剂,取黄芩提取物细粉及上述两种溶液配液。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其中的黄芩,味苦,性寒,归肺、大肠等经,功善清肺泻热,善治肺热咳喘,如《滇南本草》说其可“上行泻肺火,……所谓实火可泻,黄芩是也”。张洁古则说其可“利胸中气,消膈上痰”、《别录》载其能“疗痰热”、《纲目》谓其能治“火咳”、《本草正》说其“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说明黄芩不但有清泻肺热之功,而且还具消痰热,利胸气,定喘嗽之效,如《丹溪心法》即说其可“泻肺火,消膈上热痰”。黄芩在本方中即发挥清肺泻热,化痰平喘之功,针对哮病痰热阻肺证之病机关键而设,故用为君药。桔梗,味苦、辛,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之功效,如《本草汇言》说其是“主利肺气,通咽喉,宽中理气,开郁行痰之要药也”,《药性论》亦谓其能“……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本草衍义》载其可“治肺热气奔促嗽逆”。在本方中,桔梗既可发表散邪,宣发肺气,又可宽胞利膈,开郁行痰,利咽定嗽,增强君药宣肺消痰利气之功,用为臣药;葶苈子,性寒,《开宝本草》记载其能“疗肺痈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心印绀珠经》中说其可“定肺气之喘促,疗积饮之痰厥”、《药性论》说其“能利小便,抽肺气上喘息急,止嗽”,可见其有泻肺降气,祛痰平喘,泻热逐邪之功,善治痰涎壅肺,肺失肃降而上气喘息,不得平卧,咳嗽痰多,哮鸣喘息等证,葶苈子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力胜,在方中以增强君药泻肺清热,祛痰平喘之力。葶苈子和桔梗一升一降,相反相成,共助君药调畅气机,使肺宣降有常,呼吸有序,热清痰祛,喘鸣停息。二者在方中共为臣药。牵牛子,苦降泄下,能祛痰逐饮,痰饮去则肺气得以宣降,咳喘可平,在方中佐葶苈子,助其化痰泻肺,止咳平喘之功,牵牛子还能利水通便,祛痰逐饮,善治痰壅喘咳,大便秘结等证在方中又有泻大肠以治肺之妙,用以佐药。以上四味配伍可使肺清热泻,痰化喘平,故用于支气管哮喘痰热阻肺证,症见咳喘胸闷,喉中痰鸣,痰黄稠厚,咳出不利,身热汗出,口渴喜饮,便秘溲赤等。实施例3黄芩10g 葶苈子20g 桔梗50g 牵牛子15g陈皮10g在本方案中加以陈皮,因其可归脾、胃、肺经,《珍珠囊》说其可“利肺气”,《本草从新》谓其能“燥湿消痰”,《医林纂药·药性》说其能“泻肺气,降逆气”、“主于顺气,消痰,去郁”、《药性论》亦说其能“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配合处方中葶苈子,以加强化痰除湿,宽胸除痞之效,可见陈皮既可理肺气之壅滞,又长于调中开胃,促脾胃运化,燥湿化痰,在方中针对痰热阻肺所出现的肺气阻滞,咳嗽痰多等而设,且陈皮性温,在方中可反佐君臣药寒凉之性,故方中用之效果更加。所说的实施例3的制备工艺是它包括以下步骤(一)原料制备A、将黄芩粗粉加水煎煮三次,滤过,合并滤液,调PH值,保温,静置,滤过,沉淀用水洗至近中性,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B、陈皮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和药液另器保存,药渣与葶苈子、牵牛子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一定浓度;C、桔梗加水煎煮三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加乙醇适量,静置,滤取上清液,减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肺定喘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计的组分,黄芩1份-30份  葶苈子1份-30份  桔梗1份-60份  牵牛子1份-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天健医药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