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0131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孔密封圈,属于缆线接头盒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设置在基体上的多个缆线孔,缆线孔中部设置有与基体连为一体的薄片密封层,该密封层在使用时可以被缆线捅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缆线孔中部设置薄片密封层,可以预先多设置缆线孔作为备用,在增加缆线时无需更换密封圈,解决了现有密封圈存在的通用性差的缺陷,节约了材料。(*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缆线接头盒密封装置,尤其与一种多孔密封圈有关。
技术介绍
本专利申请人设计的缆线接头盒采用软质密封圈密封结构对缆线进出接头盒的 通道进行密封,缆线盒的缆线通道内设置柱状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多个缆线通孔,使用时缆 线穿过通孔,挤压密封圈填充缆线通道,达到缆线与通道之间间隙的紧密密封。这样的密封 结构密封效果非常好,并且已申请了多项专利,但是这样的密封结构密封圈需要根据进出 缆线的数量设定缆线通孔数量,而在通讯缆线分支接头使用时经常会根据用户数量的增加 而增加进出缆线接头盒的缆线,当需要增加进出缆线的数量时,就必须更换密封圈,使得密 封圈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缆线接头盒密封圈通用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 通用性好的密封圈。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孔密封圈,包括设置在基体上的多个缆线孔,其特征是所述的缆线孔中部 设置有与所述的基体连为一体的薄片密封层,该密封层在使用时可以被缆线捅破。本技术使用时,缆线捅破密封层穿过缆线孔,没有穿装缆线的缆线孔由密封 层阻隔,仍然处于密封状态;当需要增加进出缆线接头盒的缆线时,只要将缆线穿入空余的 缆线孔,捅破密封层就行。使用本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缆线孔中部设置薄片密封层,可以 预先多设置缆线孔作为备用,在增加缆线时无需更换密封圈,使密封圈能通用,节约了材 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基体1,基体1上设置有多个缆线孔2,缆线孔 2中部设置有与基体1连为一体的薄片密封层3,密封层3在使用时可以被缆线捅破。本技术使用时,缆线捅破密封层3穿过缆线孔2,没有穿装缆线的缆线孔由密 封层阻隔,仍然处于密封状态;当需要增加进出缆线接头盒的缆线时,只要将缆线穿入空余 的缆线孔,捅破密封层3就行。权利要求1. 一种多孔密封圈,包括设置在基体(1)上的多个缆线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缆 线孔(2)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的基体(1)连为一体的薄片密封层(3)。专利摘要一种多孔密封圈,属于缆线接头盒密封装置。本技术包括设置在基体上的多个缆线孔,缆线孔中部设置有与基体连为一体的薄片密封层,该密封层在使用时可以被缆线捅破。本技术通过缆线孔中部设置薄片密封层,可以预先多设置缆线孔作为备用,在增加缆线时无需更换密封圈,解决了现有密封圈存在的通用性差的缺陷,节约了材料。文档编号F16L5/02GK201787212SQ201020140208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专利技术者徐庆 申请人:浙江超前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密封圈,包括设置在基体(1)上的多个缆线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缆线孔(2)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的基体(1)连为一体的薄片密封层(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超前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