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竹重组材生产设备。技术背景目前竹重竹材工艺流程为,竹片切削成定规格长方形状后进行碾压、干燥、浸胶、 二次干燥、模压机上多层次铺料、压制成型、截边后形成竹重组材。碾压时将竹片放在碾压 机辊子上碾压成松散而交错相连、纵向保持原有纤维排列方向的竹纤维束条,经浸胶二次 干燥的竹纤维束在模具上进行铺装,竹纤维束条的两端经整平后进行压制。压制时使用模具由上模板、下模板组成,上模板呈板块状,下模板结构由底板、底 板纵向左右两侧边上表面固定的左、右边长方体状边框、两个边框内侧设置均布排列的若 干个转动护板组成;转动护板呈与边框等高度的长方体板状,一端为平面状,另一端为半圆 柱状,半圆柱端上开设有台阶孔,一个沉头螺栓穿过台阶孔,再穿过边框对应位置设置的通 孔后用螺母紧固,所述的紧固应满足以下条件转动护板外侧面与边框内侧面呈可转动摩 擦贴合;转动护板平置时,各转动护板头尾端略有间隙。作业过程为压制前将各个转动护板向上旋转呈斜立状,而后竹纤维束条平铺在下 模板上,该竹纤维束条长度略大于上下模板纵向长度,边侧竹纤维束条被转动护板限位,竹 纤维束条平铺多层后,其高度低于转动 ...
【技术保护点】
竹重组材生产模具,由上模板、下模板组成,上模板呈板块状,下模板结构由底板(4)、底板(4)纵向左右两侧边上表面固定的左、右边长方体状边框(3)、两个边框(3)内侧设置均布排列的若干个转动护板(1)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转动护板(1)纵向平端一侧下方开设有长方体状下缺口,设置有转动子护板(2),所述转动子护板(2)厚度及宽度与转动护板(1)下缺口空腔厚度及宽度相等,其纵向长度略小于下缺口空腔长度,纵截面形状与转动护板(1)相似,转动子护板(2)半圆柱端上开设有台阶孔,一个沉头螺栓穿过台阶孔,再穿过边框(3)对应位置设置的通孔后用螺母紧固,所述的紧固应满足以下条件:转动子护板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杰,叶绍臻,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永林竹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