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育健壮水稻机插秧苗的浸种剂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995 阅读:3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项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培育健壮水稻机插秧苗的浸种剂及其生产工艺。机插秧育苗需密播,短秧龄,早稻育秧气温低需覆盖尼龙,中稻或单季稻育苗则气温甚高,因而常诱发秧苗恶苗病与徒长,轻者机插伤苗、败苗、缺株(穴),重者迟熟,影响后茬生育安全。针对此生产问题,发明专利技术可湿性粉剂“秧帮106”(ClO↓[2].PP↓[333]复配),其主要功效是防除恶苗病与培育壮秧。本发明专利技术经筛选后确定配方中取ClO↓[2]100~200mg/L主效防恶苗病,配方中另取PP↓[333]100mg/L主效培育壮秧兼有防病效果。经自试与两年两地农民实用都证明100∶100(mg/L,a.i)复配的“秧帮106”是有效的。也证明生产工艺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产品是一种农药,一种复配的具有杀菌与调节生长两种功能的可湿性粉剂,取名‘秧帮106’,用于水稻机插秧苗浸种,使水稻秧苗健康无病,并调控芽后秧苗生长,成苗时秧苗矮壮,叶挺干粗短,叶片厚绿,根多根白,无恶苗病株,伤秧率低。插秧后,败苗少,秧苗早发。
技术介绍
随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南方稻区稻作劳动投入渐少,轻型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已成为我国稻作栽培技术的前沿课题之一。尤其育秧移栽技术的改革成为稻作革新的重点,其技术形式主要有直播、机插及抛秧等,其中机插秧与抛秧对秧苗素质要求甚高。要求做到播种均匀,每平方厘米成苗2~3株,秧龄15~20天,叶龄3~4叶,秧高10~15厘米,根系盘结牢固,盘根土厚度2~3厘米,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似地毯。但早稻育秧期低温需尼龙覆盖,单晚或连晚育秧则遇气温高,常引发恶苗病与徒长。恶苗病部分在苗床可见,大部分在大田表现,轻则苗带病5~10%,重则可达30~50%。去除病株费工,不除病株减产更多,甚者翻耕后重播重插。因秧苗徒长,瘦弱,轻则机插伤苗,败苗缺株则直接引起减产,重则齐穗期延迟,影响后茬生育安全。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两个技术难点,配制一种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育健壮水稻机插秧苗的浸种药剂,其工艺可行。其特征在于,该药剂为20%二氧化氯.多效唑复配可湿性粉剂,它的有效成分为100∶100,其他为辅料。其特色还在于适用机插秧育苗浸种,防除恶苗病并培育矮壮秧。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培育健壮水稻机插秧苗的浸种药剂,其工艺可行。其特征在于,该药剂为20%二氧化氯·多效唑复配可湿性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熹陶龙兴谈惠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