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蒿抗病毒胶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9420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药物金蒿抗病毒胶囊,它由重量比为1∶1的贯叶金丝桃与一枝蒿全草的提取物组成,即先按重量比1∶1称取贯叶金丝桃和一枝蒿全草,粉碎成粗粉,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2、温度为60℃的清膏,喷雾干燥为浸膏粉,再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30℃~60℃的石油醚脱脂,减压回收醋酸乙酯得油状物,再加到硅胶柱中,用3∶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脂为洗脱剂洗脱,减压浓缩、真空干燥为浸膏粉,整理后装入胶囊即可,成品为棕黄色粉末,每粒胶囊含160mg,主治呼吸道病毒感染,成人每次口服1粒,每日3次,以10~15日为一个疗程。(*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配置品,特别是属于一种由中草药提取物配制的复方抗病毒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抗病毒药,作用于病毒的不同复制周期,抑制病毒的复制或阻止病毒作用细胞受体,或通过机体免疫系统消灭病毒,但都有选择性不高,抗病毒范围不广及易产生耐药性的缺点。目前公认的广谱效果较好的抗病毒药有干扰素(interferone)、利巴韦林(ribaririne)、拉米夫啶(lamivudine),干扰素对乙肝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均有一定疗效,用药后可阻止疾病的发展,停药后易复发。且有发烧、头痛等副作用,价钱也非常昂贵。利巴韦林和拉米夫啶在治疗过程中,病毒易产生耐药性,目前这几种药抗病毒的疗效也都不太理想。国内对苦味叶下珠、苣荬菜、香薷、野菊花、金银花、柴胡、陈皮、贯叶金丝桃、一枝蒿等中药、植物药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证实,它们具有作用强、持久、不易耐药(多靶点)等特点。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为新疆维吾尔药,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我国分布于华东、西南及西北地区,其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为苯并二蒽酮类(金丝桃素、伪金丝桃素)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金蒿抗病毒胶囊,其特征在于由重量比为1∶1的贯叶金丝桃与一枝蒿全草的提取物组成,即先按重量比1∶1称取贯叶金丝桃和一枝蒿全草,粉碎成粗粉,过10目筛,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2,温度为60℃的清膏,喷雾干燥为浸膏粉,置索氏提取器中,加30~60℃的石油醚脱脂至无色,弃取醚液,残渣加醋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醋酸乙酯液,减压回收醋酸乙酯得油状物,再加到硅胶柱中,用石油醚∶乙酸乙脂为3∶1的洗脱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金蒿有效部位浸膏粉,整理后装入胶囊即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发邢建国冯孝章吉腾飞崔晓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