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芋甙在制备预防、治疗肾功能不全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795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如式(Ⅰ)所示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肾功能不全的药物中的应用。    ***  (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茵芋甙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肾功能不全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慢性肾脏疾病(包括各类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性肾损害等)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慢性的难治性疾病。慢性肾衰竭(CRF)的自然人群年发病率为98~198/100万人口,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的发病率高达800~1000万/100万人口,近十年来呈指数上升的趋势,我国CRF的确切发病率尚缺乏统计资料,约为每年100/100万人口。随着我国经济状况和疾病谱的不断变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相关肾脏病的发病率已显示出惊人的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方面,我国的发病率97为3.2%,WHO预测到2010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将增至14%,其中最后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的为40%,即从97年的1500万增加到2010年的7000万。高血压方面,我国90年代初已达到11.26%,目前正以每10年增加2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加。糖尿病自从胰岛素应用以来,糖尿病的急性合并症如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已显著下降,但随着糖尿病人寿命的延长,40%左右的糖尿病病人可能发生糖尿病肾病,而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则出现持续进展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病情常不可逆转,往往进行性发展直至终末期肾衰竭。据WHO预测至2020年,上述非传染病性疾病将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而终末期CRF是最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不论何种病因,肾组织病变均会从早期病变逐渐进展为肾小球硬化和/或肾间质纤维化的晚期病变。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终将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和不可逆转的终末期肾衰竭(即尿毒症)。慢性肾脏病肾脏纤维化的进展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包括原发致病因素(如免疫炎症、代谢紊乱等)对肾脏多种细胞的作用及其继发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细胞因子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与降解失衡等等。目前治疗慢性肾衰常用的方法有透析和移植两种,但均为终末期CRF的治疗手段。肾移植,脏器来源有限,经济负担高,能进行肾移植手术的人很少,约仅有2-5%的肾病患者有机会实施手术,术后还有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透析治疗虽然可以达到替代肾脏的目的,但依赖透析机器、医疗条件要求高,且存在着心血管并发病高、病人有感染危险,顺应性差,经济负担重,在我国应用极为有限。能有条件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的患者仅为极少数。因此,大量患者迫切需要能够延缓及阻止肾功能不全进展的有效药物,新型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应用的激素、免疫抑制、降血糖治疗等虽然在抗炎症、调节免疫和代谢方面显示了对原发病的治疗作用,但在控制慢性肾脏病变进展方面却难以奏效。药物治疗对延缓CRF患者的肾功能不全恶化至关重要。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的有效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ACEI,包括Captopril、Benazapril、Ramipril等,其主要作用机理在于阻断AII合成,从而减少AII所导致的高血压、肾小球内高滤过压和促硬化因子TGF-β1的产生。另一类为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拮抗剂,即AT1RA,包括Losartan、Irbsartan、Versartan等,其主要作用机理在于通过阻断AII受体而减少AII的上述作用。国外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对各类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早期有效药物治疗的确可带来明显的延缓肾功能不全恶化的效果,而且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的药物主要是Benazepril和Losartan,但主要依赖进口,这类药物价格昂贵,毒副作用较大。如造成部分病人高血钾、不可克服的咳嗽、降血压作用不够强等。因此,临床上如Captopril因易致高血钾而难以长期用于慢性肾衰病人,5-15%患者因Benazapril所致的咳嗽而被迫终止治疗,许多原发性或肾性高血压的患者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为了达到理想血压必须同时加用多种其他降压药物。茵芋甙(Skimmin),如式(I)所示,是一个已知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多种植物和柑桔水果中(见,1.Doi,Kayo;Kojima,Takashi;Makino,Mitsuko;Kimura,Yumiko;Fujimoto,Yasuo Studies on theconstituents of the leaves of Morus alba L.Chem.Pharm. Bull.,49(2),151-153(English)2001;2.Kwaon,Yong-Soo;Cho,He-Young;Kim,Chang-Min,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Heracleummoellendorffii roots.Yakhak Hoechi,44(6),521-527(Korean)2000;3.Moon,Hyung In;Oh,Joa Sub;Kim,Jong Sik;Chen,Pei Chun;Zee,Ok Pyo.Phytochemical compounds from the underground parts ofGardenia jasminoides var.radicans Makino.Saengyak Hakhoechi,33(1),1-4(Korean)2002.;4.Runkel,M.;Bourian,M.;Legrum,W.,Scopolin and skimmin as constituents of citrus fruits.FruitProcess.,7(6),213-216(English)1997)。可以从多种植物(如桑叶)中分离得到纯品茵芋甙,分离方法(见,Doi,Kayo;Kojima,Takashi;Makino,Mitsuko;Kimura,Yumiko;Fujimoto,Yasuo Studies on theconstituents of the leaves of Morus alba L.Chem.Pharm Bull.,49(2),151-153(English)2001;)。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如通式(I)所示茵芋甙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肾功能不全的药物中的应用。 (I)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预防和/或治疗肾功能不全的药物组合物,其含有治疗有效剂量的如式(I)所示的茵芋甙及药用载体。本专利技术通过药理实验表明,用顺铂致小鼠急性肾损伤后3天,模型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显著升高。茵芋甙12.5mg/kg剂量组能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分别降低37.2%和51.8%,其作用强度与阳性药Benazepril10mg/kg剂量组相当。造模型后5天,模型组血清肌酐、尿素氮仍保持较高水平。茵芋甙12.5mg/kg剂量组可降低血肌酐55.6%,明显强于阳性药Benazepril10mg/kg剂量组。茵芋甙6.25mg/kg剂量组降低血尿素氮水平达49.4%,与阳性药Benazepril 5mg/kg剂量组的作用相当。造模型后7天,模型组及各给药组血肌酐水平恢复正常(Benazepril10mg/kg剂量组血肌酐水平低于正常水平)。但模型组血尿素氮水平仍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茵芋甙6.25mg/kg、12.5m/kg剂量组可降低血尿素氮水平,分别为67.1%和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如式(I)所示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肾功能不全的药物中的应用。2.一种预防和/或治疗肾功能不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治疗有效剂量的如式(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明陈晓光杨敬芝李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