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癌药物组合物,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包括药用辅料以及包于其中的四嗪类药物。四嗪类药物可抑制细胞内的DNA修复功能,并能降低肿瘤细胞对亚硝脲类抗癌药物的耐受性,而药用辅料主要为生物可容性可降解吸收的高分子多聚物,在其降解吸收的过程中能将抗癌药物缓慢释放于肿瘤局部,因此在明显降低其全身毒性反应的同时还可于肿瘤局部维持有效药物浓度。该抗癌药物组合物还含有亚硝脲类抗癌药物,肿瘤局部放置该组合物不仅能够降低亚硝脲类抗癌药物和或四嗪类药物的全身毒性反应,同时还能选择性地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强化疗药物及放射治疗等非手术疗法的治疗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癌药物组合物,属于药物
技术介绍
实体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方法。在所用的各种化疗药物中,亚硝脲类抗癌药物的作用效果较为明显,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许多肿瘤细胞内的DNA修复功能在治疗之后明显增加。后者常导致肿瘤细胞对亚硝脲类抗癌药物的耐受性的增强,其结果是治疗失败。最近发现,灭活或抑制细胞内的DNA修复蛋白能够增强部分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参见多兰等“06-苄基鸟嘌呤类似物对人肿瘤细胞对烷化剂的细胞毒敏感性的作用”《癌症研究》51期3367-3372页(1991年)(Dolan et al.,Cancer Res.,51,3367-3372,1991))。然而,肿瘤间质中的血管、结缔组织、基质蛋白、纤微蛋白及胶原蛋白等不仅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了支架及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还影响了化疗药物在肿瘤周围及肿瘤组织内的渗透和扩散,参见尼提等“细胞外间质的状况对实体肿瘤内药物运转的影响”《癌症研究》60期2497-503页(2000年)(Netti PA,Cancer Res.2000,60(9)2497-503)。由于实体肿瘤过度膨胀性增生,其间质压力、组织弹性压力、流体压力及间质的粘稠度均较其周围正常组织为高,因此,常规化疗,难于肿瘤局部形成有效药物浓度,参见孔庆忠等“瘤内放置顺铂加系统卡莫司汀治疗大鼠脑肿瘤”《外科肿瘤杂志》69期76-82页(1998年)(Kong Q et al.,J Surg Oncol.1998 Oct;69(2)76-82),单纯提高给药剂量又受到全身反应的限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主题是抗癌药物组合物,所述抗癌药物组合物含四嗪类药物,后者可有效地抑制及破坏肿瘤细胞内的DNA修复功能,进而增加亚硝脲类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由于决定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以及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程度。而肿瘤间质中的血管、结缔组织、基质蛋白、纤微蛋白及胶原蛋白等不仅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了支架及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还影响了化疗药物在肿瘤周围及肿瘤组织内的渗透和扩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癌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抗癌药物组合物,包括抗癌有效成分和药用辅料,抗癌有效成分为A)四嗪类药物 0.01-50%和B)亚硝脲类抗癌药物0.00-40%以上均为重量百分比。四嗪类药物除能抑制肿瘤生长外,还能增加肿瘤细胞对亚硝脲类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四嗪类药物包括咪唑并四嗪(imidazotetrazine)、咪唑并哌嗪(imidazopyrazine)、1H-咪唑并[b]哌嗪(1H-imidazo[b]pyrazine)、咪唑并吡啶(imidazopyridine)、1H-咪唑并[1,2-a]吡啶(1H-imidazo[1,2-a]pyridinum)、甲基苄肼(procarbazine,PCB)、拓扑替康(topotecan,Topo)、伊力替康(irinotecan)、米托唑胺(mitozolomide,MTZ)、氮烯唑胺(dacarbazine,DCB)、替莫唑胺(Temozolomideor 8-Carbamoyl-3-methylimidazo[5,1-d]-1,2,3,5-tetrazin-4(3H)-one or NSC362856))及其类似物或衍生物如4-羧基替莫唑胺[4--carbonyl]temozolomide、3-N-甲基替莫唑胺[3-N-methyl]temozolomide)、吡咯[2,1-d][1,2,3,5]四嗪-4(3H)-替莫唑胺(Pyrrolo[2,1-d][1,2,3,5]tetrazine-4(3H)-ones)、吡咯[2,1-d][1,2,3,5]四嗪10a-o(Pyrrolo[2,1-d][1,2,3,5]tetrazinones 10a-o)、替莫唑胺的去杂氮衍生物如5-(3-N-甲基三氮-1-基)-咪唑并-4-羧酰胺(MTIC,5-(3-N-methyltriazen-1-yl)-imidazole-4-carboxamide)、8-硝基-3-甲基-苯并-1,2,3,5-四氮杂卓-4-替莫唑胺(8-nitro-3-methyl-benzo-1,2,3,5-tetrazepin-4(3H)-one,NIME)、3,5-二甲基-吡啶并-1,2,3,5-四氮杂卓-4-替莫唑胺(3,5-dimethyl-pyrido-1,2,3,5-tetrazepin-4-one,PYRZ)和3-(2-氯乙烷)-N,N二甲基-4-氧-3,4-二氢咪唑[5,1-d]-1,2,3,5-四嗪-8-羧酰胺(3-(2-chloroethyl)-N,N-dimethyl-4-oxo-3,4-dihydroimidazo[5,1-d]-1,2,3,5-tetrazine-8-carboxamide,CDODTC)。上述四嗪类药物可单选或多选,但以咪唑并四嗪、咪唑并哌嗪、1H-咪唑并[b]哌嗪、咪唑并吡啶、1H-咪唑并[1,2-a]吡啶、甲基苄肼、拓扑替康、伊力替康、米托唑胺、氮烯唑胺、替莫唑胺为优选。亚硝脲类药物选自,但不限于,阿雌莫司汀(Alestramustine)、阿莫司汀(Atrimustine)、氨莫司汀(Ambamustine)、尼莫司汀(ACNU,Nimustine)、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二硫莫司汀(Ditiomustine)、波呋莫司汀(Bofumustine)、卡莫司汀(卡氮芥、BCNU、carmustine)、依莫司汀(Elmustine)、依考莫司汀(Ecomustine)、加莫司汀(Galamustine,GCNU)、福莫司汀(Fotemustine)、雌莫司汀(Estramustine)、合莫司汀(hemustine,heCNU)、奈莫司汀(Pentamustine,Neptamustine)、甘露莫司汀(Mannomustine,MCNU)、洛莫司汀(lomustine,CCNU,环己亚硝脲,罗氮芥)、甲基洛莫司汀(methyl-CCNU)、司莫司汀(Semustine、甲环亚硝脲、Me-CCNU)、雷莫司汀(Ranimustine)、泼尼莫司汀(Prednimustine)、乌拉莫司汀(Uramustine,UracilMustard)、萨莫司汀(Sarmustine)、牛磺莫司汀(Tauromustine)、他莫司汀(Tallimustine)、螺莫司汀(Spiromustine)和链佐星(streptozotocin,STZ)等。以上亚硝脲类药物还包括它们的盐,如,但不限于,硫酸盐、磷酸盐、盐酸盐、乳糖酸盐、醋酸盐、天冬酸盐、硝酸盐、枸橼酸盐、嘌呤或嘧啶盐、琥珀酸盐及马来酸盐等。以上亚硝脲类药物及其盐可单选或多选。但以链佐星、尼莫司汀、卡莫司汀、雌莫司汀、洛莫司汀、萨莫司汀和甲基洛莫司汀为优选。亚硝脲类抗癌药物在组合物中的含量可从0.01%-99.99%,以1%-50%为佳,以2%-30%为最佳,四嗪类化合物在组合物中所占的比例因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可从0.01%-99.99%,以1%-50%为佳,以2%-30%为最佳。以上均为重量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癌药物组合物,包括抗癌有效成分和药用辅料,其特征在于,抗癌有效成分为:A)四嗪类药物0.01-50%和B)亚硝脲类抗癌药物0.00-40%,以上均为重量百分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癌药物组合物,包括抗癌有效成分和药用辅料,其特征在于,抗癌有效成分为A)四嗪类药物0.01-50%和B)亚硝脲类抗癌药物 0.00-40%,以上均为重量百分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抗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嗪类药物选自咪唑并四嗪、咪唑并哌嗪、1H-咪唑并[b]哌嗪、咪唑并吡啶、1H-咪唑并[1,2-a]吡啶、4-羧基替莫唑胺、3-N-甲基替莫唑胺、吡咯[2,1-d][1,2,3,5]四嗪-4(3H)-替莫唑胺、吡咯[2,1-d][1,2,3,5]四嗪10a-o、5-(3-N-甲基三氮-1-基)-咪唑并-4-羧酰胺、8-硝基-3-甲基-苯并-1,2,3,5-四氮杂卓-4-替莫唑胺、3,5-二甲基-吡啶并-1,2,3,5-四氮杂卓-4-替莫唑胺或3-(2-氯乙烷)-N,N二甲基-4-氧-3,4-二氢咪唑[5,1-d]-1,2,3,5-四嗪-8-羧酰胺、5-(三氮烯基)咪唑-4-羧酰胺、甲基苄肼、拓扑替康、伊力替康、米托唑胺、氮烯唑胺、替莫唑胺、3-氨基苯酰胺或6-氨基烟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抗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硝脲类抗癌药物选自阿雌莫司汀、链佐星、阿莫司汀、氨莫司汀、尼莫司汀、苯达莫司汀、二硫莫司汀、波呋莫司汀、卡莫司汀、依莫司汀、依考莫司汀、二硫氮芥、加莫司汀、福莫司汀、雌莫司汀、合莫司汀、奈莫司汀、甘露莫司汀、洛莫司汀、甲基洛莫司汀、司莫司汀、雷莫司汀、泼尼莫司汀、乌拉莫司汀、萨莫司汀、牛磺莫司汀、他莫司汀或螺莫司汀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抗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甲基苄肼、拓扑替康、伊力替康或氮烯唑胺与阿雌莫司汀、阿莫司汀、氨莫司汀、尼莫司汀、苯达莫司汀、二硫莫司汀、波呋莫司汀、卡莫司汀、依莫司汀、依考莫司汀、二硫氮芥、加莫司汀、福莫司汀、雌莫司汀、合莫司汀、奈莫司汀、甘露莫司汀、洛莫司汀、甲基洛莫司汀、司莫司汀、雷莫司汀、泼尼莫司汀、乌拉莫司汀、萨莫司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庆忠,
申请(专利权)人:孔庆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