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6622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灯具。该灯具包括座体、发光装置、支架、第一螺丝及第二螺丝。发光装置包括承载器、发光元件及透光板。承载器配置于座体上。发光元件配置于承载器上,且电性连接至承载器。透光板配置于承载器上且覆盖发光元件。支架适于固定于固定端,且具有锁孔及开槽。第一螺丝及第二螺丝分别穿过锁孔及开槽而将支架锁附于座体。第二螺丝适于沿开槽相对支架移动,使座体以第一螺丝为转轴相对支架转动,以调整支架与座体的相对角度。

Lamps and lantern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amp. The lamp comprises a seat body, a luminous device, a bracket, a first screw and a two screw.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cludes a carrier, a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a light transmitting plate. The carrier is arranged on the seat body. The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carrier a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arrier. The light transmit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carrier and covers the light emitting element. The bracket is suitable for fixing at the fixed end, and has a lock hole and a groove. The first screw and the two screw are respectively locked through the keyhole and slotted to support the support to the seat. The second screw is suitable for moving along the groove relative to the support, so that the seat body rotates with the support by the first screw as a rotating shaft, so as to adjust the relative angle between the bracket and the seat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灯具,且特别是有关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由含有III-V族元素的半导体材料所构成的发光元件,且发光 二极管具有诸如寿命长、体积小、高抗震性、低热产生及低功率消耗等优点,因此已被广泛 应用于家用及各种设备中的指示器或光源。近年来,发光二极管已朝多色彩及高亮度发展, 因此其应用领域已扩展至大型户外看板、交通号志灯及相关领域。在未来,发光二极管甚至 可能成为兼具省电及环保功能的主要照明光源。举例来说,可将发光二极管应用在装设于隧道内的隧道灯以进行隧道内的照明。 一般而言,隧道灯会被固定于隧道的拱形内壁,随着隧道灯位于拱形内壁的不同位置,其发 出的光线照射于路面的角度亦会有所不同。因此,为了得到最佳的照明效果,隧道灯的配置 位置会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其照射角度易于调整。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灯具,包括座体、发光装置、支架、第一螺丝及第二螺丝。发光装置 包括承载器、发光元件及透光板。承载器配置于座体上。发光元件配置于承载器上,且电性 连接至承载器。透光板配置于承载器上且覆盖发光元件。支架适于固定于固定端,且具有 锁孔及开槽。第一螺丝及第二螺丝分别穿过锁孔及开槽而将支架锁附于座体。第二螺丝适 于沿开槽相对支架移动,使座体以第一螺丝为转轴相对支架转动,以调整支架与座体的相 对角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灯具还包括电源供应器,配置于座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座体具有多个散热鳍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灯具还包括灯罩,配置于座体而覆盖发光装置,其 中灯罩具有开口,暴露发光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元件包括表面黏着型发光二极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板的材质包括丙烯酸树脂(压克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板是利用黏着、螺固或卡扣的方式配置于承 载器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板包括平板部及透镜部。平板部具有上表面 以及相对于上表面的下表面,下表面紧贴于承载器上。透镜部覆盖发光元件,具有入光面、 相对于入光面的出光表面以及连接上表面与出光表面的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其中发 光元件适于发出光束,光束中的第一部份光束穿透入光面且由出光表面射出,光束中的第 二部份光束穿透入光面而传递至第一侧表面或第二侧表面,且第一侧表面或第二侧表面反 射至少部份第二部份光束,最后由出光表面射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为平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相对于上表面的倾斜角 度实质上不同或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分别为平面及曲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入光面为向出光表面凹陷的曲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板包括平板部及透镜部。平板部具有上表面 以及相对于上表面的下表面,下表面紧贴于承载器上。透镜部覆盖发光元件,具有入光面以 及连接上表面的侧面与外曲面,其中发光元件适于发出光束,光束中的第一部份光束穿透 入光面且由外曲面射出,光束中的第二部份光束穿透入光面而传递至侧面,且侧面反射至 少部份第二部份光束而由外曲面射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入光面为向外曲面凹陷的曲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入光面的曲率与外曲面的曲率实质上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板的平板部还具有配置于下表面周围的凹 槽,且凹槽环设发光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凹槽内具有用以防水的胶体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灯具的支架适于固定于固定端,且第一螺丝及第二螺 丝分别穿过支架的锁孔及开槽而锁附于座体。使用者可将第二螺丝沿开槽相对支架移动而 使座体以第一螺丝为转轴相对支架转动,以调整座体与支架的相对角度。藉此,配置于座体 上的发光装置相对于固定端的角度可被调整,使灯具在配置上具有更高的自由度。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 施例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灯具的分解立体图。图3A及图;3B为图1的座体相对支架转动的动作示意图。图4为图1的灯具装设于隧道内的示意图。图5为图1的灯具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6B为沿图6A的线I-I的侧视示意图。图6C为图6A的透光板的背面示意图。图6D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的发光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7B为沿图7A的线II-II的侧视示意图。图7C为图7A的透光板的背面示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8B为沿图8A的线III-III的侧视示意图。图8C为图8A的透光板的背面示意图。图8D为图8A的发光装置的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图9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9B为沿图9A的线IV-IV的侧视示意图。图9C为图9A的透光板的背面示意图。图9D为图9A的发光装置的光强度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灯具的分解立体图。请参 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灯具50包括座体52、配置于座体52上的发光装置100、支架54、 第一螺丝56及第二螺丝58。支架M适于固定于固定端60,且具有锁孔5 及开槽Mb。 第一螺丝56及第二螺丝58分别穿过锁孔5 及开槽54b而将支架M锁附于座体52。图3A及图;3B为图1的座体相对支架转动的动作示意图。请参考图3A及图!3B,值 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螺丝58适于沿开槽54b相对支架M移动,使座体52以第一 螺丝56为转轴相对支架M转动于图3A所示状态与图:3B所示状态之间,以调整支架M与 座体52的相对角度。图4为图1的灯具装设于隧道内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灯具50例如 为隧道灯,而固定端60例如为隧道的拱形内壁。由于支架M固定于固定端60且发光装置 100(绘示于图1)配置于座体52,因此可藉助座体52相对支架M的转动来调整发光装置 100朝向路面70的角度。换言之,在将灯具50装设于固定端60之后,可进一步将其照射于 路面70的光线调整至最适当的角度,而可使灯具50在配置上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图5为图1的灯具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请参考图2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灯具 50还包括配置于座体52的电源供应器51,用以供应发光装置100发光所需电力。此外,本 实施例的座体52的材质例如为铝金属且具有多个散热鳍片52a,散热鳍片5 适于进行散 热,以使发光装置100的温度不致过高。另外,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灯具50还包 括灯罩53,配置于座体52而覆盖发光装置100,其中灯罩53具有开口 53a,用以暴露发光装 置100。灯罩53的材质例如为塑料,其作用在于遮蔽电源线(未绘示)以维持灯具50整体 的美观。以下通过图标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图6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 发光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6B为沿图6A的线I-I的侧视示意图,图6C为图6A的透光板的 背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6A、图6B与图6C,在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100包括一承载器 110、一发光元件120以及一透光板130。需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具,适于固定于一固定端,该灯具包括:一座体;一发光装置,包括:一承载器,配置于该座体上;一发光元件,配置于该承载器上,且电性连接至该承载器;一透光板,配置于该承载器上且覆盖该发光元件;至少一支架,适于固定于该固定端,且具有一锁孔及至少一开槽;以及一第一螺丝及一第二螺丝,其中该第一螺丝及该第二螺丝分别穿过该锁孔及该开槽而将该支架锁附于该座体,该第二螺丝适于沿该开槽相对该支架移动,使该座体以该第一螺丝为转轴相对该支架转动,以调整该支架与该座体的相对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建昌陈春伶蒋人达梁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