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量转移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55937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量转移电路,其在具有电源单元、控制单元、第一驱动单元、第一电子开关单元和储能单元的现有电量转移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二电子开关单元,且控制单元输出至第一驱动单元的各个驱动模块的第一触发信号分别为工作时序相互补的一对脉冲信号,控制单元输出至第二驱动单元的各个驱动模块的第二触发信号为工作时序相互补的另一对脉冲信号,且第一触发信号与第二触发信号的工作时序相互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边驱动的方式,可实现大功率的电量转移;而且储能单元工作在全波的能量传输状态,从而消除了纹波避免了纹波电流对储能单元的损耗,其时间效率及电路效率接近100%。

Energy transfer circu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arge transfer circuit, the transfer circuit in the existing power unit with a power supply unit, a control unit, a first driving unit, the first electronic switch unit and a storage added on the second driving unit and the second electronic switch unit, and control of each unit is output to the first drive unit driving module the first trigger signal were sequence complementary to a pulse signal, a pulse signal to control each unit output to the second drive unit driver module second trigger signal for the timing of work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the first trigger signal and a second trigger timing signal complement each other.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adopts double drive, can realize high power power transfer; and the storage unit in full wave energy transmission state, thereby eliminating the ripple ripple current to avoid the loss of the storage unit, the time efficiency and the circuit efficiency is close to 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量转移电路,特别是一种大功率级的电量转移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量转移电路大多简单地采用电感或电容、利用开关电路进行切换来实现 电量的转移,这些电路普遍存在控制电路功率小、效率低等问题,所以在实际中很少应用。如,美国专利号讨79083公开的电池均衡电路(如图1所示),该电路中,串联电 池组由Bi、B2组成,通过充电电路12对其进行充电,均衡器包括跨接在串联连接电池的一 对串联连接晶体管Q1、Q2 ;电感L接于这对晶体管Q1、Q2与电池B1、B2之间,振荡器14连 接到晶体管Ql、Q2的门驱动信号,使得它们在相同的时间段被同时导通或截止。该电感器 作为非消耗型分流器,其被交替切换来与每个电池并联,使得在一个电池上过渡的电荷被 传递到另一个电池;但是该均衡电路采用单边驱动方式,电路功率较小,而且工作于半波状 态下,电路纹波大、纹波损耗大,时间传输效率低< 50%,无法应用于大电流场合,实用性不 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大功率电量转移且电路纹波损 耗小、时间传输效率高的电量转移电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量转移电路,包括由复数个电源串联而成的电源单元,以及依次电连接的控制单元、第一驱动单元、第一电子开关单元和储能单元,上述第一驱动单元中的各个驱动模块和上述第一电子开关单元中的各对开关管分别相对应电连接后并联于上述各个电源的两极,上述第一电子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上述储能单元的一侧输入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二电子开关单元,上述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上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上述第二驱动单元中的各个驱动模块和上述第二电子开关单元中的各对开关管分别相对应电连接后并联于上述各个电源的两极,上述第二电子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上述储能单元的另一侧输入输出端;上述第一驱动单元与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维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国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