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跃新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4106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磁炉的散热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避免电磁炉因为水蒸气、油烟、蟑螂等进入到炉体内部,污染集成线路板造成损坏。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散热片把炉体分为二个区域,将集成线路板隔离开,从而提高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电磁炉的一种散热结构,属于家用电器领域。
技术介绍
1972年美国西屋公司首次研制成功民用炊具电磁炉并在九十年代导入我国市场。 电磁炉采用电磁感应涡流加热原理进行工作,它先把220v工频交流电源整流滤波成直流 电,在把直流电送变成高频交变电流,交流电流流过感应线圈产生强大磁场,使铁质锅具固 电磁感应而产生涡流生热烹煮食物。与传统灶台、煤气灶相比,电磁炉因为是锅具自身发热 热量损失少,热效率高,因此是一款节能型产品。在220v工频交流电源整流(主要元器件为整流桥)与直流电送变成高频交变电 流(主要元器件为IGBT)时会产生热量,电磁炉内部必须安装散热片和风扇,不是密闭结 构。而电磁炉一般是在厨房充满水蒸气、油烟等恶劣环境下工作。由于风扇驱动,水汽、油 烟吸入到电磁炉内部,污染集成线路板导致故障,大大降低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再者这种 敞开式结构很容易让小昆虫(尤其蟑螂)进入,工作时一旦触及强电部分造成爆管,甚至可 能烧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电磁炉的散热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避免 电磁炉因为水蒸气、油烟、蟑螂等进入到炉体内部,造成集成线路板的损坏。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磁炉内部设为两个区域,一个集成线路板放置区,是 一个密闭或者相对密闭的区域;另一个散热区,主要放置散热片、感应线圈(俗称线盘)、风 扇,以及导风槽。所述风扇为离心式;所述散热片可分为单体式结构和分体式结构。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磁炉散热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风扇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导风槽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单体式散热片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分体式散热片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加以描述如图1-5所示,101为机壳、102为散热 片、104为集成线路板、106为风扇、107为线盘。在电磁炉工作时,风扇106驱动空气带走被 IGBT 105和整流桥103致热的散热片102中的热量,通过图3中所示的导风槽109,引向线盘 107。本专利技术风扇106采用离心式设计,如图2中所示的风扇外壳108。其结构可以将 散热片102、集成线路板104、线盘107设在同一平面上,减小电磁炉的机身厚度(如图1所 示)°本专利技术电磁炉散热结构之所以能够实现电磁炉内部设为两个区域,一个集成线路 板放置区,一个散热区,是因为本专利技术利用了散热片102充当隔板的作用,如图4、图5中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内部设为两个区域,一个集成线路板放置区,是一个密 闭或者相对密闭的区域;另一个散热区,主要放置散热片、感应线圈(俗称线盘)、风扇,以 及导风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散热片102设为隔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片102分为单体式和分体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是风扇106为离心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磁炉的散热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避免电磁炉因为水蒸气、油烟、蟑螂等进入到炉体内部,污染集成线路板造成损坏。本专利技术运用散热片把炉体分为二个区域,将集成线路板隔离开,从而提高电磁炉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4C7/00GK102072508SQ20111002986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2日专利技术者徐跃新 申请人:徐跃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磁炉的散热结构,内部设为两个区域,一个集成线路板放置区,是一个密闭或者相对密闭的区域;另一个散热区,主要放置散热片、感应线圈(俗称线盘)、风扇,以及导风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跃新
申请(专利权)人:徐跃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