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电磁炉机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9809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商用电磁炉机芯,包括机芯本体和机壳,其中机芯本体安装在机壳内,机壳的两端部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机芯本体的上表面固装有发热元件和电路板,下表面设置有散热片,风机组件的出风口正对着进风口和散热片并与机壳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置有导风罩,导风罩罩扣在机芯本体的上表面上形成导风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风机能够同时吹向机芯上表面的发热元件、电路板以及下表面的散热片,构成了双层立体散热风道,有效的降低了机芯内部的环境温度,延长了关键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机运行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导风罩的隔离作用,不但无需对电路板进行灌胶处理,实现了防虫、防潮、防油烟的三重防护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商用电磁炉机芯,尤其是一种可实现立体散热、具备防虫、防 潮、防油烟效果的商用电磁炉机芯,属于商用电磁炉机芯的改进技术。
技术介绍
商用电磁炉大多处在温度高、湿度大、油烟重且存在蟑螂等虫子的较为恶劣的使 用环境中,因此,作为核心部件的机芯必须进行“防虫、防潮、防油烟”三防处理才能保证整 机的使用质量和正常的使用寿命;目前,三防处理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案,第一,将电气元器 件和电路板设置在一个密封的腔体内,风机装设在机芯的外侧直吹散热片,这种结构可以 很好的起到三防作用,但是由于机芯腔体是完全密封的,腔体内部的温度很高,电路板及电 容器件等的温度也会很高,元器件寿命大大下降,为了降温,在设计的时候不得不增加过电 流的余量、增加散热片的面积、增加风机的数量,造成整机成本较高;第二,对电路板进行灌 胶处理,风机同时吹向散热片、机芯内的电路板和电容器件等,这种结构虽然解决了散热问 题,但是三防效果过差,一旦电路板或发热元件损坏,只能整板报废,无法更换,维修成本很 尚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可靠、既可以实 现立体散热、又具备良好三防效果的商用电磁炉机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商用电磁炉机芯,包括机芯本体和机壳,其中机芯 本体安装在机壳内,机壳的两端部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机芯本体的上表面固装有发热 元件和电路板,下表面设置有散热片,风机组件的出风口正对着进风口和散热片并与机壳 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置有导风罩,导风罩罩扣在机芯本体的上 表面上形成导风通道。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分别装配有滤网。所述导风罩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其中第一侧板和第二 侧板对称设置且其上边沿上均设置有两个以上相向直角折弯的安装突耳,第一盖板位于发 热元件的正上方并和第二盖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突耳上,第一盖板 上对应各发热元件顶部或顶部的电气连接端开设有多个窗口以便各发热元件顶部或顶部 的接线端穿过窗口接线。所述电路板包括谐振电路板、驱动电路板和逻辑电路板,其中驱动电路板和逻辑 电路板安装在第二盖板的上表面上,谐振电路板安装在第一盖板的上表面上并套装在发热 元件顶部的电气连接端上。所述机芯本体的上表面上对应驱动电路板和逻辑电路板分散设有三个以上支撑 柱,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较细的螺纹段,螺纹段依次穿过导风罩和驱动电路板、逻辑电路板 上对应设置的通孔,再由螺母紧固。所述导风罩由绝缘材料制成。本技术在机壳内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增设导风罩,使风机能够同时吹向机 芯上表面的发热元件、电路板以及下表面的散热片,构成了双层立体散热风道,有效的降低 了机芯内部的环境温度,延长了关键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机运行的可靠性;同时, 由于导风罩的隔离作用,不但无需对电路板进行灌胶处理,还实现了防虫、防潮、防油烟的 三重防护效果,另外,导风罩为灵活的可拆卸结构,便于更换、维修内部发热元器件,结构简 单、装配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结构立体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风罩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均省略了与技术无关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3、4所示,本技术商用电磁炉机芯,包括机芯本体1和机壳11,其中 机芯本体1安装在机壳11内,机壳11的两端部开设有进风口 111和出风口 112,在进风口 111和出风口 112上分别装配有滤网113,机芯本体1的上表面固装有发热元件12和电路 板13,下表面设置有散热片14,风机组件2的出风口正对着进风口 111和散热片14并与机 壳11密封连接,在进风口 111与出风口 112之间设置有导风罩3,导风罩3罩扣在机芯本体 1的上表面上形成导风通道。所述导风罩3包括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第一盖板33和第二盖板34,其中第 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对称设置且其上边沿上均设置有两个以上相向直角折弯的安装突 耳35,第一盖板33位于发热元件12的正上方并和第二盖板34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侧板 31和第二侧板32的突耳35上,第一盖板33上对应各发热元件12顶部或顶部的电气连接 端开设有多个窗口 331以便各发热元件12顶部或顶部的接线端穿过窗口 331接线。所述电路板13包括谐振电路板131、驱动电路板132和逻辑电路板133,其中驱动 电路板132和逻辑电路板133安装在第二盖板34的上表面上,谐振电路板131安装在第一 盖板33的上表面上并套装在发热元件12顶部的电气连接端上。所述机芯本体1的上表面上对应驱动电路板132和逻辑电路板133分散设有八个 支撑柱15,支撑柱15的顶部设置有较细的螺纹段,螺纹段依次穿过导风罩3和驱动电路板 132、逻辑电路板133上对应设置的通孔,再由螺母紧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3由绝缘材料制成,发热元件12包括IGBT、整流桥和谐振 电容,IGBT的电气连接端穿过第一盖板33的窗口 331与谐振电路板131电连接。本技术由于在机壳内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增设导风罩,使风机能够同时吹 向机芯上表面的发热元件、电路板以及下表面的散热片,构成了双层立体散热风道,有效的 降低了机芯内部的环境温度,延长了关键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机运行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导风罩的隔离作用,不但无需对电路板进行灌胶处理,还实现了防虫、防潮、防油烟 的三重防护效果,另外,导风罩为灵活的可拆卸结构,便于更换、维修内部发热元器件,结构 简单、装配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商用电磁炉机芯,包括机芯本体(1)和机壳(11 ),其中机芯本体(1)安装在机壳 (11)内,机壳(11)的两端部开设有进风口( 111)和出风口( 112 ),机芯本体(1)的上表面固 装有发热元件(12)和电路板(13),下表面设置有散热片(14),风机组件(2)的出风口正对 着进风口( 111)和散热片(14)并与机壳(11)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进风口( 111)与出风 口(112)之间设置有导风罩(3),导风罩(3)罩扣在机芯本体(1)的上表面上形成导风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电磁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进风口(111)和出风口 (112)上分别装配有滤网(1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电磁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3)包括第一侧板 (31)、第二侧板(32)、第一盖板(33)和第二盖板(34),其中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 对称设置且其上边沿上均设置有两个以上相向直角折弯的安装突耳(35),第一盖板(33) 位于发热元件(12)的正上方并和第二盖板(34)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 板(32 )的突耳(35 )上,第一盖板(33 )上对应各发热元件(12 )顶部或顶部的电气连接端开 设有多个窗口(331)以便各发热元件(12)顶部或顶部的接线端穿过窗口(331)接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电磁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3)包括谐振电 路板(131 )、驱动电路板(132)和逻辑电路板(133),其中驱动电路板(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用电磁炉机芯,包括机芯本体(1)和机壳(11),其中机芯本体(1)安装在机壳(11)内,机壳(11)的两端部开设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机芯本体(1)的上表面固装有发热元件(12)和电路板(13),下表面设置有散热片(14),风机组件(2)的出风口正对着进风口(111)和散热片(14)并与机壳(11)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进风口(111)与出风口(112)之间设置有导风罩(3),导风罩(3)罩扣在机芯本体(1)的上表面上形成导风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红旗李彦栋朱云林李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