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射流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9768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飞行器射流控制器,射流机构位于机翼内封闭的射流舱体内。传动机构和电机位于机翼内、射流舱体外,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射流机构的转板上下转动。机翼的上蒙皮与下蒙皮上均有喷流缝和吸气缝。射流舱体为隔开的上隔仓和下隔仓。转板的运动会使隔仓形成“吸气”和“排气”两个冲程,并通过吸气缝与喷流缝产生低频高速气流,从而改变了机翼上的气动载荷分布,产生了飞行器动态控制所需的气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大的空腔容积和较大的空气压缩量,在较低的驱动频下也能够产生较高的合成射流速度,在小迎角时收到良好的效果,降低了飞行重量和燃油消耗,具有结构简单、启动和运行可靠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飞行情况下的飞行器动态控制的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航天领域,具体是一种飞行器动态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飞行器动态控制是对飞行器的飞行姿态如俯仰角,侧滑角和滚转角等的控制。目前较为成熟的控制方式有:气动舵面控制、燃气舵面控制和推力矢量控制。气动舵面控制是在机翼上设置副翼,依靠副翼面的偏转来达到控制目的。其优点是控制方便、灵活,缺点则在于需要在机翼上设置铰链,且需要有液压传动装置或电传动装置,因而整个机构复杂笨重。燃气舵面技术和推力矢量技术在火箭和导弹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在一些作特殊机动飞行的战斗机中也有使用。燃气舵面控制的原理是,在高速喷流的燃气喷口下游设置舵面,通过舵面的偏转来达到改变飞行器的姿态。推力矢量则是直接通过燃气喷口的偏转来改变飞行器的飞行姿态。它们的共同缺点是燃油消耗量大,因而使用时受到一定限制。Gurney襟翼是一种无铰式控制技术,其特征是在机翼尾缘粘有一块高度为0.5%~3%机翼弦长的Gurney板。Gurney板不仅可以对飞行器的飞行姿态进行控制,而且可以有效地增加机翼的升力,研究表明:当Gurney板高度为2%机翼弦长时,Gurney襟翼的气动效果为最佳。受Gurney襟翼的启发,近些年还发展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行器射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射流舱体(3)、射流机构、传动机构(2)和电机(25);其中,a.射流机构安装在机翼的尾缘处,并且位于射流舱体(3)内,其展向位置距翼根75%~95%处,弦向位置为73%~100%机翼弦长处;b.传动机构(2)和电机(25)位于机翼内、射流舱体(3)外;电机(25)通过传动机构(2)驱动射流机构3的转板(5)上下转动;c.机翼的上蒙皮与下蒙皮距尾缘1.5%机翼弦长处分布有上喷流缝(10)和下喷流缝(9);上喷流缝(10)和下喷流缝(9)的缝宽为1.0mm,长度与隔仓沿展向长度相同;上喷流缝(10)和下喷流缝(9)的开缝方向垂直于翼弦线;d.机翼的上蒙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射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射流舱体(3)、射流机构、传动机构(2)和电机(25);其中,a.射流机构安装在机翼的尾缘处,并且位于射流舱体(3)内,其展向位置距翼根75%~95%处,弦向位置为73%~100%机翼弦长处;b.传动机构(2)和电机(25)位于机翼内、射流舱体(3)外;电机(25)通过传动机构(2)驱动射流机构3的转板(5)上下转动;c.机翼的上蒙皮与下蒙皮距尾缘1.5%机翼弦长处分布有上喷流缝(10)和下喷流缝(9);上喷流缝(10)和下喷流缝(9)的缝宽为1.0mm,长度与隔仓沿展向长度相同;上喷流缝(10)和下喷流缝(9)的开缝方向垂直于翼弦线;d.机翼的上蒙皮距尾缘12%机翼弦长处有上吸气缝(13),机翼的下蒙皮距尾缘8%机翼弦长处有下吸气缝(11);上吸气缝(13)和下吸气缝(11)的宽度为1mm,长度、位置与喷流缝沿展向的长度和位置相同;上吸气缝与翼弦方向成30°夹角,下吸气缝与翼弦方向成60°夹角;上吸气缝(13)和下吸气缝(11)的开缝方向均指向射流舱体(3)内;e.射流机构中的上吸气阀片(14)粘贴在上吸气缝(11)的前缘一侧的上蒙皮内表面,下吸气阀片(12)粘贴在下吸气缝(13)的后缘一侧的下蒙皮内表面,并通过上吸气阀片(14)和下吸气阀片(12)分布覆盖住上吸气缝(11)和下吸气缝(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飞行器射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射流舱体(3)是在机翼尾缘内部隔离出来的一段空腔体,由机翼上蒙皮、机翼下蒙皮、挡板(4)和两侧隔板(24)构成,在两侧隔板(24)的尾缘处均有转板(5)转轴杆的安装孔,该安装孔位于98%展向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飞行器射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射流机构包括支板(6)、转板(5)、两个合叶(7)、上喷流缝(10)、上吸气缝(13)、上吸气阀片(14)、下吸气阀片(12)和密封带(8);其中,转板(5)位于射流舱体(3)厚度方向中心,通过转板(5)与挡板(4)将射流舱体分隔为上隔仓(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伟刘小波叶正寅宋述芳郝礼书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