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及筋骨萎软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974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及筋骨萎软的药物及其制剂,它是以鹿茸、薏米、附子、延胡索、党参、赤芍、茯苓、黄芪、枸杞子、牛膝、桑寄生、威灵仙、白术、当归、独活、羌活、秦艽、桂枝、木香、黄芩、青风藤为原料并根据每味中药不同特性,分别以粉碎成细粉,用水及乙醇提取等预处理后,再按比例混合制成片剂、胶囊剂等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及筋骨萎软价格低廉且服用方便的纯中药制剂,疗效显著,无毒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祛风散寒,除湿活络,滋补肝肾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动植物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用于治疗肝肾不足,风寒湿痹,关节肿痛,四肢麻木,筋骨萎软的中药及其制剂。
技术介绍
目前,已公开的关于治疗风寒湿痹及筋骨萎软的药物及其制剂,有申请日1995年12月18日,公开号1135909“一种治疗骨质增生、风寒湿痹的药物”是由威灵仙、防风、急性子、透骨草、路路通、青果、麝香、血竭、没药、白芷、细辛、白芥子、川芋、白芨、三七、元胡、苍术、地龙、赤小豆、狗脊、牛膝、吴茱萸、蚕砂、甘草、饴糖等多种中草药组合而成;有申请日1997年7月20日,公开号1171263的“风湿痹症膏”,是一种外用膏药;有申请日1997年11月26日,公开号1217930“治疗风湿、类风湿、腰腿疼、关节疼的中药制剂”选择中药川乌、草乌、乌梅、红花、川断、牛膝、木瓜、甘草、川芎、桑寄生组成;有申请日2003年4月29日,公开号1480176“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由麻黄、独活、羌活、防风、荆芥、细辛、川乌、草乌、苍术、四虫、川断及木瓜等20种中药组成。总之现有药物及其制剂外用药占一定比例,内服药能够扶正固本,滋补肝肾可以治疗筋骨萎软的则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是用精心选择的中药材制成安全有效的治疗风寒湿痹及筋骨萎软的药物及其制剂。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风寒湿痹及筋骨萎软发病机理的认识和治疗原则,筛选祛风散寒、除湿活络、滋补肝肾中药材,按照中医理论组方,并提取组方精华,使其发挥显著的治疗作用。本专利技术药物可由下列组分制成(用量为重量份)药剂青风藤80-100份 桂枝20-40份 独活20-40份 羌活20-40份牛膝40-60份桑寄生25-40份 茯苓25-40份 附子15-40份秦艽20-40份鹿茸4-8份 威灵仙40-60份 薏米40-60份党参30-60份黄芪30-60份 枸杞子40-80份 白术20-40份当归20-40份赤芍20-40份 木香20-30份 黄芩60-90份延胡索20-40份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青风藤90份 桂枝30份 独活30份 羌活30份 牛膝45份桑寄生30份 茯苓30份 附子30份 秦艽30份 鹿茸6份威灵仙45份 薏米45份 党参30份 黄芪30份 枸杞子60份白术30份当归30份 赤芍30份 木香24份 黄芩90份延胡索30份本专利技术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本专利技术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片剂、胶囊剂。将上述各组分制备成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生产方法是鹿茸、薏米、附子、延胡索、党参、赤芍粉碎成细粉,茯苓、黄芪、枸杞子、牛膝、桑寄生、威灵仙用水提取两次,每次提取1.5小时,提取水温98-102℃,提取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40-1.45(60±5℃热测)的稠膏;白术、当归、独活、羌活、秦艽、桂枝、木香、黄芩、青风藤以乙醇提取两次,每次提取1.5小时,提取温度78-82℃,提取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60±5℃热测)的稠膏;两种稠膏加入上面所述细粉,混匀,制成大颗粒,真空干燥,干固物粉碎成细粉,混匀,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本专利技术的治疗风寒湿痹及筋骨萎软的药物(亦称“风湿寒痛片”)经药理学实验研究、长期毒性实验资料及临床等研究证明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活络、滋补肝肾作用,对治疗上述疾病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兹将实验研究介绍如下。风湿寒痛片与治疗作用有关的药理研究资料风湿寒痛片为纯中药制剂,其功能为祛风散寒、除湿活络、扶正固本,用于各种类型的风湿寒性关节痛、腰背酸痛及四肢麻木。根据如上药性,特设计以下几方面的药理实验,总结如下。1实验材料本实验动物来源北京医科院动物中心。样品来源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原天津同仁堂制药厂)。人的临床常用量一次6-8片,每日三次。2方法与结果2.1急性毒性实验(LD50)取体重18-20克昆明种健康小鼠40只,雌雄各半,雌者不孕,随机分为三个给药组(30g/Kg,15g/Kg,7.5g/Kg),给药途径灌胃,一天之中分两次给予风湿寒痛片,每次1ml/只,给药后连续观察七天,观察结果表明小鼠服用风湿寒痛片后各剂量动物饮水、饮食及活动、毛色与对照组比较均正常,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并且也无一鼠死亡。2.2对小鼠耳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取雄性昆明种小鼠80只,体重为20-22g,随机分为4组,包括风湿寒痛片组、氢化可的松组、对照组,每组20只小鼠,给药体积为0.2ml/10g体重,口服给药一周,于最后一天给药2小时后,按文献报道方法,用巴豆油混合致炎液(内含巴豆油2%,无水乙醇20%,无水乙醚78%。)涂于左耳前后两面,每只鼠耳涂O.05ml,使其发炎肿胀。间隔四小时后将动物断颈椎处死,用巩膜穿孔器分别在鼠耳的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迅速用天平称左右耳重量,并求出两耳重量差。经统计学处理,并计算肿胀抑制率。表1 风湿寒痛片对小鼠耳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风湿寒痛片可使涂抹巴豆油的鼠耳肿胀程度有明显的减轻(p<0.01),氢化可的松也可使涂抹巴豆油的鼠耳肿胀减轻,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显著(p<0.01)。由表可见,风湿寒痛片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2.3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取健康雄性小鼠30只,体重25-28g分为三组,先给每只小鼠两侧蹼部皮下各埋植7.5mg无菌棉球一只,然后每日分别给予风湿寒痛片8g/Kg,氢化可的松10mg/Kg及生理盐水灌胃给药一周。第七天后处死小鼠,仔细分离出棉球肉芽肿块,精密称取湿重,烤干后再称取干重;比较给药组、氢化可的松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见表。表2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结果表明风湿寒痛片与氢化可的松组的小鼠皮下棉球肉芽肿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均<0.001。提示风湿寒痛片具有抑制棉球肉芽组织增生的作用。2.4风湿寒痛片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的影响取体重150g左右的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包括风湿寒痛片8g/Kg,4g/Kg两个剂量组。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8天;氢化可的松组于第五天开始给药,给药途径均为灌胃。各组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后用蛋清造型,将0.1ml新鲜蛋清皮下注射于大鼠的右踝关节处,造型前后用软尺测定右踝关节的周长,以左踝关节为正常值,以左右踝关节之差为关节肿胀程度之指标,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有无显著差异(见表3)。表3风湿寒痛片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的影响 *P<0.01**P<0.05结果表明风湿寒痛片对蛋清性关节炎的红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剂量给药组的作用较低剂量组明显。2.5风湿寒痛片的镇痛作用小鼠30只,体重18-20g,雌性随机分成三组,刺激温度保持在55±0.5℃,将正常小鼠放在热金属盘上,从小鼠后脚接触热板到舔后足为止的时间作为痛阈指标,挑选反应敏感稳定的小鼠用于试验。比较给药前后痛阈的变化,结果见表4。表4风湿寒痛片对小鼠痛阈热板法的影响 结果表明各组与给药前相比,风湿寒痛片两个剂量组可明显提高小鼠痛阈。风湿寒痛片两个剂量组给药后1-3小时的痛阈较给药前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及筋骨萎软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青风藤80-100份桂枝20-40份独活20-40份羌活20-40份牛膝40-60份桑寄生25-40份茯苓25-40份附子1 5-40份秦艽20-40份鹿茸4-8份威灵仙40-60份薏米40-60份党参30-60份黄芪30-60份枸杞子40-80份白术20-40份当归20-40份赤芍20-40份木香20-30 份黄芩60-90份延胡索2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及筋骨萎软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青风藤80-100份 桂枝20-40份 独活20-40份羌活20-40份牛膝40-60份 桑寄生25-40份 茯苓25-40份附子15-40份秦艽20-40份 鹿茸4-8份 威灵仙40-60份 薏米40-60份党参30-60份 黄芪30-60份 枸杞子40-80份 白术20-40份当归20-40份 赤芍20-40份 木香20-30份黄芩60-90份延胡索20-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风寒湿痹及筋骨萎软的药物,其中各原料最佳重量配比是青风藤90份 桂枝30份 独活30份 羌活30份 牛膝45份桑寄生30份 茯苓30份 附子30份 秦艽30份 鹿茸6份威灵仙45份 薏米45份 党参30份 黄芪30份 枸杞子60份白术30份当归30份 赤芍30份 木香24份 黄芩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