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寒湿型痹证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2892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5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风寒湿型痹证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制川乌10~70份,制草乌10~50份,鹰不泊10~40份,了哥王根皮10~50份,祼花紫珠10~40份,肉桂10~50份,细辛10~30份,羌活10~30份,延胡索5~40份,鸡血藤5~40份,川芎10~40份,当归10~40份,独活30~50份,海桐皮10~30份,麻黄5~20份,白芍5~20份,蜀椒5~50份,冰片1~7份,没药5~50份。该药物清热解毒,祛湿化浊清瘟,对风寒湿型痹证有较好的阻断和治疗作用,且外用治法解决了药物通过内服伤及脏腑的弊端,使用方便,疗效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痹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其病因不外乎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肌表经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出现疼痛、酸楚、重着、麻木等症;如《素问.痹论篇》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又如《黄帝内经》曰邪之所凑奏,其气必虚”。由此可见,痹证的发病机理可以归纳为内因素体虚弱、腠理疏松;外因风寒湿邪侵袭。《黄帝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痹证多与西医学的风湿病(结缔组织病、胶原性疾病等)相关,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它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肌键、韧带等疾病。主要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AS)、痛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也可见于全身性红斑狼疮(SLE)、硬皮病、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等。迄今为止,对于本类疾病的治疗,尚无可靠的治疗方法。西药对此无特效药,且副作用很大,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还有可能引发机会感染和其他副作用,而且止痛药对胃肠道也有很大的副作用,不能长期服用,且有些止痛药易成瘾。中医内服药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各医家多用川乌、草乌、附子、雷公藤等有毒中药,有很大的风险,不能长期服用。外用的膏药,效果也不是很好,并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易引起过敏现象。因此上述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风寒湿型痹证的临床问题。基于上述原因,研发一种低毒高效、安全、通过皮肤吸收,阻止本类疾病病情进展至重症,避免轻症向重症、危重症转化的治疗风寒湿型痹证的有效外用中药显得尤为重要,使风寒湿型痹证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无副作用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寒湿型痹证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治疗风寒湿型痹证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治疗风寒湿型痹证的外用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制川乌10?70份,制草乌10?50份,鹰不泊10?40份,了哥王根皮10?50份,裸花紫珠10?40份,肉桂10?50份,细辛10?30份,羌活10?30份,延胡索5?40份,鸡血藤5?40份,川;10?40份,当归10?40份,独活30?50份,海桐皮10?30份,麻黄5?20份,白芍5?20份,蜀椒5?50份,冰片I?7份,没药5?50份。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治疗风寒湿型痹证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制川乌50份,制草乌40份,鹰不泊30份,了哥王根皮40份,裸花紫珠20份,肉桂40份,细辛20份,羌活30份,延胡索30份,鸡血藤30份,川;30份,当归40份,独活40份,海桐皮30份,麻黄15份,白芍15份,蜀椒30份,冰片5份,没药20份。一种上述治疗风寒湿型痹证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方粉碎成粉末,混合均匀得到。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称取制川乌10?70份,制草乌10?50份,鹰不泊10?40份,了哥王根皮10?50份,裸花紫珠10?40份,肉桂10?50份,细辛10?30份,羌活10?30份,延胡索5?40份,鸡血藤5?40份,川;10?40份,当归10?40份,独活30?50份,海桐皮10?30份,麻黄5?20份,白芍5?20份,蜀椒5?50份,冰片I?7份,没药5?50份,将其粉碎成粉末,混合均匀,即得到治疗风寒湿型痹证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所述粉碎得到的粉末优选为80?120目。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与远红外加热理疗垫合用,效果更佳。患者每天使用I次,每次2小时,7天为I个疗程,服用I?3个疗程,痹证病情有明显好转。各种原料的药理疗效如下:制川乌:性热,味辛、苦,有毒。归心、肝、肾、脾经。有祛风湿,散寒止痛功效。制草乌:性热,味辛、苦,有毒。归心、肝、肾、脾经。有祛风湿,温经止痛功效。鹰不泊:性温,味辛。归肝、肾经。有祛风,化湿,消肿,通络功效。了哥王根皮:性寒,味苦,有毒。归肺、肾经。有清热,利尿,解毒,杀虫,破积功效。裸花紫珠:性凉,味甘、苦;归肺、肝经;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功效。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功效。细辛: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肺、肾、心经。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止咳功效。羌活:性温,味辛、苦。归肺、膀胱经。有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功效。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归肝、脾、心经。有活血,行气,止痛功效。鸡血藤:性温,味苦、微甘。归肝、肾经。有行血补血,舒筋活络功效。川芎:性温,味辛。归肝、心包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当归:性温,味辛、甘。归心、肝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功效。独活:性微温,味辛、苦。归肝、肾、膀胱经。有祛风湿,止痛,解表功效。海桐皮:性平,味苦、辛。归肝经。有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功效。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归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止咳,利尿消肿功效。白芍:性微寒,味苦、酸、甘。归肝、脾经。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功效。蜀椒: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有温中止痛,驱虫;外用燥湿,杀虫止痒功效。冰片:性微寒,味辛、苦。归心、肝经。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功效。没药:性平,味辛、苦,归心、肝、脾经。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功效。本专利技术的机理为:本专利技术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对风寒湿型痹证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开宗明义地点出了引发痹证的要领,是指风寒湿三气与荣卫逆乱之体相合。《灵枢.邪客》云:“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懔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灵枢?本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概言之,荣气清轻,职司濡经润络;卫气悍疾,卫乎肌腠关节。荣卫调和,血气充盈,则筋舒脉畅,风寒湿邪难以伤人。《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风雨寒暑,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灵枢?□问》的“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可见风寒湿型痹证的发生与邪正相争有密切关系。本专利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兼具以上两方面作用,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恰到好处地解决了痹证的发病机制,从而起到阻断和治疗作用。方中主要分为三组:第一组为祛除风寒湿邪药物,包括制川乌、制草乌、鹰不泊、了哥王根皮、肉桂、羌活、独活、海桐皮、蜀椒等重在祛除风寒湿邪为主;第二组为养血活血药物,包括延胡索、鸡血藤、川芎、当归、白芍、没药等重在补血活血,达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效果;第三组为通经活络药物,包括细辛、麻黄、冰片等重在通经络,使药达病所,同时,起到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寒湿型痹证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制川乌10~70份,制草乌10~50份,鹰不泊10~40份,了哥王根皮10~50份,祼花紫珠10~40份,肉桂10~50份,细辛10~30份,羌活10~30份,延胡索5~40份,鸡血藤5~40份,川芎10~40份,当归10~40份,独活30~50份,海桐皮10~30份,麻黄5~20份,白芍5~20份,蜀椒5~50份,冰片1~7份,没药5~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先勇付宏炜岳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开丽冷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