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爱民专利>正文

多专家动态协调评判方法及智能化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038145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专家动态协调评判方法及智能化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该方法包括的步骤有:1)建立评判体系;2)给因素赋权值,并通过动态协调实现各因素分配权重的一致性;3)由专家分别做出单因素评价,求得综合决策;4)将多个专家的综合决策形成决策信息集,计算各决策方案的一致度;5)在给定的精度下,如果个别专家综合决策与其不一致,进行调整,求得综合评判的结果。智能化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包括在线帮助、内部管理、用户数据管理、模型仿真和决策支持五个子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各个评判因素的分配权重和单个因素评判两个一致性,解决了以往按专家人数对各项评判量值进行平均,使一些专家的评判与集中后的评判相差甚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评判方法,是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于解决多因素决策问题的多专家动态协调评判方法。
技术介绍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模糊数学在综合评价中得到较为成功应用后,随后二十多年是 现代科学评价蓬勃发展的时期,形成了多种应用广泛的评价方法,研究这些评价方法可以 发现,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要依据一定的权数对各单项指标评判结果进行综合,权数比例 的改变会变更综合评价的结果。另外,非数量性评判因素的评判,主要依赖于投票者对评价 对象的主观感受,对同一评判对象,不同评价者的主观感受是不一样的,使得综合评价结果 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然而在现代的管理和现实生活中,对一项决策的评判常常要涉及多个因素或多个 指标,评判是在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综合评判,为了科学决策,往往需要合理集中多个 专家的决策意见。由于不同专家在决策过程中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之诸因素的“权数”处 理存在差异,使得相应决策也不相同。研究会发现以往解决这类问题,会采用按专家人数对 各项决策信息(量值)进行平均,这种方法常常会出现一些专家的决策具有一定主观性与 集中后的决策相距甚远,无法保证这样得到的决策方案是理想决策。近些年围绕综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专家动态协调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决策问题的特性和要求建立包含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和评语集的评判体系;2)由专家分别给因素集中的因素赋权值,并通过动态协调实现各因素分配权重的一致性;3)由专家分别做出单因素评价,结合已分配权重,选择合适的算子求得综合决策;4)将多个专家的综合决策形成决策信息集,在决策信息集上定义的度量来计算各决策方案的一致度;5)在给定的精度下,如果个别专家综合决策与其不一致,进行调整,最终由均值法求得综合评判的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民张瑞红王栋博周宏宇王继鹏
申请(专利权)人:王爱民张瑞红王栋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