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型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35160 阅读:4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纳米二氧化钛混晶置于水中超声分散20~30分钟,然后放入0.3~0.5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部分乙醇然后搅拌30~40min;置于紫外灯下继续搅拌90min,过滤后将滤渣放在400~450℃下煅烧2~3小时,得到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将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与纳米碳管按重量比1∶0.01~0.015的比例混料2~4h,得到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由于经过银离子改性和纳米碳管负载,具备了更加优良的氮氧化物光催化效果,尤其是可见光下的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光催化效果的长效性也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从1972年Fujishima提出了半导体材料的“本多——藤本”效应以来,采用光 催化技术降解常温下稳定的有害液体和气体的研究已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然而由于激 发波长的限制以及光催化量子产生率和催化效率的低下,现有光催化材料的实际户外催化 效果十分有限,必须进行光催化材料的改性处理。目前,在改性处理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 例如采用离子尤其是稀土金属元素掺杂改性、表面沉积Au、Pt、Ag等惰性贵金属,或采用色 素等光敏剂涂覆光催化材料表面、采用多孔载体技术等等,期望达到减少光生电子和空穴 之间的复合、提高可见光的激发率和光催化活性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将纳米光催化材料的掺杂改性和有效载体技术结合起来,一方面对已有的 纳米二氧化钛混晶进行银离子掺杂改性,达到提高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效率的效果;另一方 面,采用多壁纳米碳管作为有效载体,使得光催化材料能与氮氧化物充分接触和反应,同时 大幅度减少光生电子和空穴之间的复合几率,从而达到显著提高光催化效率和长效性的效^ 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 型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二氧化钛混晶置于水中超声分散20 30分钟,然后放入0. 3 0. 5mol/L的AgN03溶液中,加入部分乙醇然后搅拌30 40min ;(2)置于紫外灯下继续搅拌90min,过滤后将滤渣放在400 450°C下煅烧2 3 小时,得到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3)将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与纳米碳管按重量比1 0. 01 0. 015的比例混 料2 4h,得到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中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分别占75%和25% ; 所述的纳米碳管的粒径为30 40nm、长度为Ium左右的多壁碳纳米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由于经过银 离子改性和纳米碳管负载,具备了更加优良的氮氧化物光催化效果,尤其是可见光下的效 果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光催化效果的长效性也显著提高。对于纳米二氧化钛混晶这种最常用的纳米光催化材料,由于其价带宽度的限制使得激发波长位于紫外光区,可见光下的光 催化效果很差,通过银离子掺杂后,激发波长发生红移使得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效果得以提 高;另外,由于碳纳米管的巨大比表面积易吸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混晶和氮氧化物,有效避 免了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混晶的团聚,也增大了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混晶和氮氧化物的接触几 率,使得光催化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碳纳米管的富余电子和良好导电性能也扩大了 电子和空穴的移动速度差,从而降低了电子空穴对的湮灭几率,因此这种碳纳米管负载型 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具备十分优良的光催化功能。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例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实施例1(1)将纳米二氧化钛混晶置于水中超声分散25分钟,然后放入0. 3mol/L的AgN03 溶液中,加入部分乙醇然后搅拌30min ;(2)置于紫外灯下继续搅拌90min,过滤后将滤渣放在400°C下煅烧2小时,得到改 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3)将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与纳米碳管按重量比1 0. 01的比例混料池,得 到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该材料能在模拟日光条件下(其中2Mnm、290nm、365nm和420nm的光强分别为 4. 2,1. 5、19和165 μ W/cm2)光催化氧化连续通过的浓度为30ppm的二氧化氮气体,其光催 化效率达到73. 3%,连续反应7. 5小时后,光催化效率仍达到46. 6%。实施例2(1)将纳米二氧化钛混晶置于水中超声分散30分钟,然后放入0. 5mol/L的AgN03 溶液中,加入部分乙醇然后搅拌40min ;(2)置于紫外灯下继续搅拌90min,过滤后将滤渣放在450°C下煅烧4小时,得到改 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3)将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与纳米碳管按重量比1 0. 01的比例混料池,得 到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该材料能在模拟日光条件下(其中2Mnm、290nm、365nm和420nm的光强分别为 4. 3,1. 5、17和166 μ W/cm2)光催化氧化连续通过的浓度为30ppm的二氧化氮气体,其光催 化效率达到75. 1 %,连续反应7. 5小时后,光催化效率仍达到47. 8%。实施例3(1)将纳米二氧化钛混晶置于水中超声分散30分钟,然后放入0. 5mol/L的AgN03 溶液中,加入部分乙醇然后搅拌40min ;(2)置于紫外灯下继续搅拌90min,过滤后将滤渣放在450°C下煅烧4小时,得到改 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3)将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与纳米碳管按重量比1 0. 015的比例混料4h, 得到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该材料能在模拟日光条件下(其中2Mnm、290nm、365nm和420nm的光强分别为 4. 3,1. 5、18和167 μ W/cm2)光催化氧化连续通过的浓度为30ppm的二氧化氮气体,其光催4化效率达到76. 5%,连续反应7. 5小时后,光催化效率仍达到48. 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一方面通过银离子掺杂减少了纳米二氧化钛混晶的带宽,使 得激发波长向可见光区红移,从而提高了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效率;另一方面,采用纳米碳管 负载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混晶,有效地防止纳米二氧化钛混晶的团聚、促进纳米二氧化钛混 晶的有效分散及其与氮氧化物的有效接触,同时纳米碳管的富余电子和良好导电功能,更 有助于减少电子空穴对的湮灭几率,从而赋予纳米碳管负载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混晶有着良 好和长期稳定的氮氧化物光催化功能。以上列举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子,在本 专利技术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均应认为是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二氧化钛混晶置于水中超声分散20 30分钟,然后放入0.3 0. 5mol/L 的AgNO3溶液中,加入部分乙醇然后搅拌30 40min ;(2)置于紫外灯下继续搅拌90min,过滤后将滤渣放在400 450°C下煅烧2 3小时, 得到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3)将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与纳米碳管按重量比1 0. 01 0. 015的比例混料 2 4h,得到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中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分别占75%和 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的 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碳管的粒径为30 40nm、长度为Ium左右的多壁碳纳米管。全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二氧化钛混晶置于水中超声分散20~30分钟,然后放入0.3~0.5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部分乙醇然后搅拌30~40min;(2)置于紫外灯下继续搅拌90min,过滤后将滤渣放在400~450℃下煅烧2~3小时,得到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3)将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混晶与纳米碳管按重量比1∶0.01~0.015的比例混料2~4h,得到能降解氮氧化物的碳纳米管负载型改性纳米光催化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涛钱晓倩江帆余靖吴侃胡衍镓朱蓬莱张津践徐庆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