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符建专利>正文

基于液态金属散热的螺纹连接结构的大功率LED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2300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室温液态金属微孔导热的大功率LED光源。它包括LED芯片、微孔封装基板、荧光胶层、室温液态金属、密封层、散热器、金线、LED芯片电极和微孔;散热器上顺次设有密封层、微孔封装基板,在微孔封装基板的微孔上设有LED芯片,微孔封装基板的微孔内充满室温液态金属,LED芯片设有LED芯片电极,LED芯片电极上连有金线,LED芯片上覆盖有荧光胶层。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LED芯片底部直接与导热能力非常好的液态金属接触,而液态金属又与微孔基板紧密接触,并且通过液态金属直接与散热器紧密接触,LED芯片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被有效的散发。使得大功率LED的散热效果更好,并且减少了LED封装的固晶过程,增加了LED芯片底部的反射率,使光效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光源,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室温液态金属微孔导热的大功率LED光 源。
技术介绍
LED光源是新一代绿色照明光源,其耗电量只有普通白炽灯的十分之一,而寿命却 长十倍以上。除此之外,LED光源还具有体积小、坚固耐用、色彩丰富等优点。为了满足更高 光强的要求,LED光源通过提高单个芯片的输出功率或者采用LED阵列的方式来实现。在 理想的情况下,匹配的光学材料和适当的封装结构能够充分发挥LED高效的发光性能,将 大部分的电能转化为光。但是由于LED芯片面积非常小,因此大量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去,因 此导致LED工作时温度过高。温度过高对大功率LED光源的输出光强和色温性能有着非常 大的影响,特别是LED芯片的PN结长期工作在高温状态,其光学性能会很快衰减,严重影响 LED的使用寿命。这是LED封装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LED光源发热特性分析可知,LED封装基板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热阻严重影响 LED的散热性能,特别当封装基板与散热器之间的表面不平整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于 利用导热硅胶或其他导热材料来填充在两个表面之间。但是这些材料导热系数非常小而且 容易老化,影响器件的散热和长期稳定性。如何在低成本的前提下,采用更好的冷却方式, 使LED光源工作在更低的温度上工作,获得更高的发光效率,更长的寿命,更高的可靠性, 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液态金属是一种在常温下(如摄氏100度以下)呈现为液态的金属,这种材料具有 导热系数大(最高可达80W/K/m以上),常温下具有流动性,能渗透到非常细微的空间中,能 够用来减小两种不同材料间的接触热阻。20092019252M公开了一种利用液态金属冷却 LED芯片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LED芯片散热,通过在两个热界面间加入液态金属减小 热阻。但是那一专利技术中还有一个热界面的导热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就是芯片与封装基板之 间。这一界面目前是利用银胶固晶进行连接,银胶的导热系数并不大(约为20W/K/m),更为 复杂的是银胶需要长时间高温固化,工艺上复杂而且对芯片会产生热损伤。为了解决这一 难题,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LED封装基板的特性,将封装基板改成带有微孔的封装基板,LED芯 片安装在微孔封装基板的微孔上,微孔中充满室温液态金属,微孔封装基板安装在散热器 上。这样LED芯片发出的热量直接通过液态金属传导给封装基板和散热器。由于室温液态 金属的导热系数远高于银胶,而且液态金属具有渗透性和流动性的特点,更加增强了液态 金属的导热效果,这样液态金属将两个热界面完全融合。在这一 LED芯片封装过程中完全 不需要长时间高温热固化,不仅降低了 LED芯片的热损伤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利用液态 金属的高导热性改善LED芯片、封装基板和散热器之间散热性能,这种方法能够从根本上 解决LED芯片、封装基板和散热器之间接触热阻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温液态金属微孔导热的大功率 LED光源。基于室温液态金属微孔导热的大功率LED光源包括LED芯片、微孔封装基板、荧光胶 层、室温液态金属、密封层、散热器、金线、LED芯片电极和微孔;散热器上顺次设有密封层、微 孔封装基板,在微孔封装基板的微孔上设有LED芯片,微孔封装基板的微孔内充满室温液态 金属,LED芯片设有LED芯片电极,LED芯片电极上连有金线,LED芯片上覆盖有荧光胶层。所述的LED芯片为多个,相邻两LED芯片上的LED芯片电极之间通过金线相连。所 述的微孔封装基板的微孔直径小于LED芯片的正方形边长。所述的荧光胶层的材料是硅胶 与荧光粉混合形成的胶体材料。所述的室温液态金属是在摄氏100度以下就呈现为液态的 金属或合金。所述的金属或合金是镓、铟、锌、锡、镁、铜或金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密封层 的材料是硅胶或者环氧树脂。所述的有散热器是翅片形散热器或者热管散热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在这种LED封装中,LED芯片底部直接与 导热能力非常好的液态金属接触,而液态金属又与微孔基板紧密接触,并且通过液态金属 直接与散热器紧密接触,LED芯片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被有效的散发。这种方法使得大功 率LED的散热效果更好,并且减少了 LED封装的固晶过程,增加了 LED芯片底部的反射率, 使光效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室温液体金属是一种在摄氏100度以下就呈现为液态的金属,例如金属镓及其合 金等,这些金属具有非常大的导热系数,是普通硅胶导热系数的几十倍到上百倍,将这种材 料填充在封装基板和散热器之间,LED芯片产生的热量经过封装基板向散热器传导的热阻 降极大减小,除此之外液态金属还会在微孔空隙中产生对流传热,进一步增强了散热效果。 这种方法所起到的效果相当于将LED芯片、封装基板和散热器完全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 不同于将LED芯片、封装基板和散热器之间的焊接或银胶绑定,可以有效避免两者之间因 焊接和绑定带来的应力和变形问题。这种结构相互结合在一起,中间的空隙充满室温液体 金属,能实现更好的传热效果,将LED芯片产生的大量热量传输出来,保障LED芯片的结温 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提高了大功率LED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基于室温液态金属微孔导热的大功率LED光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基于室温液态金属微孔导热的大功率LED光源的微孔基板结构示意图中LED芯片1、微孔封装基板2、荧光胶层3、室温液态金属4、密封层5、散热器6、金 线7、LED芯片电极8、微孔9。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基于室温液态金属微孔导热的大功率LED光源包括LED芯片1、微 孔封装基板2、荧光胶层3、室温液态金属4、密封层5、散热器6、金线7、LED芯片电极8和 微孔9 ;散热器6上顺次设有密封层5、微孔封装基板2,在微孔封装基板2的微孔9上设有 LED芯片1,微孔封装基板2的微孔9内充满室温液态金属4,LED芯片1设有LED芯片电极8,LED芯片电极8上连有金线7,LED芯片1上覆盖有荧光胶层3。所述的LED芯片1为多个,相邻两LED芯片1上的LED芯片电极8之间通过金线 7相连。所述的微孔封装基板2的微孔9直径小于LED芯片1的正方形边长。所述的荧光 胶层3的材料是硅胶与荧光粉混合形成的胶体材料。所述的室温液态金属4是在摄氏100 度以下就呈现为液态的金属或合金。所述的金属或合金是镓、铟、锌、锡、镁、铜或金的一种 或多种。所述的密封层5的材料是硅胶或者环氧树脂。所述的有散热器6是翅片形散热器 或者热管散热器。LED芯片1产生的光通过荧光胶层3发出,LED芯片1产生的绝大部分热量经过微 孔封装基板2向散热器6传导。微孔封装基板2和散热器6 —般采用的金属材质,导热系 数较高。LED芯片1安装在微孔封装基板2的微孔9上,LED芯片1上的电极8通过金线7 相互连接形成电流通道,微孔9中充满室温液态金属4,微孔封装基板2安装在散热器6上。 这样LED芯片1发出的热量直接通过液态金属4传导给封装基板2和散热器6。为了减少 接触热阻,在微孔封装基板2和散热器6之间填充液体金属4。这种液态金属是一种在摄 氏100度以下就呈现为液态的金属或合金,包括以下元素的至少一种镓、铟、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室温液态金属微孔导热的大功率LED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LED芯片(1)、微孔封装基板(2)、荧光胶层(3)、室温液态金属(4)、密封层(5)、散热器(6)、金线(7)、LED芯片电极(8)和微孔(9);散热器(6)上顺次设有密封层(5)、微孔封装基板(2),在微孔封装基板(2)的微孔(9)上设有LED芯片(1),微孔封装基板(2)的微孔(9)内充满室温液态金属(4),LED芯片(1)设有LED芯片电极(8),LED芯片电极(8)上连有金线(7),LED芯片(1)上覆盖有荧光胶层(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建陆哲罗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符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