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孕育剂添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30707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孕育剂添加装置,其包括料斗、调节阀、开关装置、脚架和放流槽;料斗包括料斗主体和出料部;调节阀包括调节螺钉和调节板;调节板位于料斗的出料部内;调节螺钉的尾部与调节板相接触;开关装置包括截流板、销轴、转动板和转轴;截流板通过铰链铰接在料斗的出料部的下端开口处;转动板转动连接在转轴上,由其卡接槽卡扣在销轴上;料斗固定在脚架上;放流槽的底板由后上至前下的方向设置,固定在脚架上。该装置给料均匀、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孕育剂添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铸造随流孕育的孕育剂添加装置。
技术介绍
铸造厂在铸造大型球墨铸铁件时,铁水从炉内倒入浇包后,需经过球化、孕育、合 金成分调整、扒渣等步骤,然后才能进行浇注。由于铸件较大,铁水较多,在浇包内第一次添 加的孕育剂会由于时间过长发生严重的衰退现象,必须进行二次孕育,以保证铸件的质量。随流孕育是较为常见的二次孕育方法。随流孕育是指在浇注的同时,按照孕育 工艺设定的给料量和给料时间,向铁水中加入定量的孕育剂。目前,我国铸造行业的生产 线上采用的随流孕育装置主要有螺旋给料、振动给料、气动给料等类型。中国专利文献 CN2013M828Y(申请号200820237740. 7)公开了一种振动给料随流孕育装置,该装置包括主 料斗、阀门、振动给料机、光电开关、送料管、控制柜、料斗,振动给料机安装在上底板上,在 振动给料机上安装有料槽;主料斗位于振动给料机的正上方,下部通过阀门与出料管相连 接,出料管位于料槽的上方;料槽另一端的下方有一出料口,在出料口下方的下底板上安装 有料斗,料斗下方有一送料管;光电开关安装在上底板上,位于料槽下方出料口的侧边,旁 置的控制柜内设置有流量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显示器,光电开关、振动给料机与控制柜 电连接。该装置的给料驱动力由振动给料机来提供。中国专利文献CN201366487Y(申请号 200920012243. 1)公开了一种孕育剂加入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机和料斗,料 斗下端设置有具有进料口的轴套,轴套通过支架与底座相连;轴套内设置有与电机相连的 螺杆;底座上分别设置有单板机和变频器,单板机通过变频器与电机电连接。该装置的给料 驱动力由电机带动螺杆旋转来提供。中国专利文献CN100464897C(申请号200610068503. 8) 公开了一种孕育剂加入装置,料斗中装有孕育剂,孕育剂靠自自重并在震动器的助力下,落 入叶片定量装置中,当叶片旋转时,就带动孕育剂到达导槽的上方,这时孕育剂就落入导槽 中,用压缩空气,推动落入管道中的孕育剂沿着管道进入卸料装置中进行卸料,也就是在铁 水即将浇注到管模时加入孕育剂。该装置的给料驱动力主要由叶片定量装置的叶片旋转来 提供,此外还由震动器、压缩空气来提供。上述的孕育剂的添加装置均包括控制设备运作的 电器单元,其提供给料驱动力的驱动单元均为电气化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但这类随流孕 育装置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通常需被固定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使用。铸造厂在铸造大型铸件时,砂箱体积较大,浇口杯设置在砂箱顶部,通常采用操作 人员站在砂箱顶部,在浇注的同时向浇口杯内倒入孕育剂的方式进行随流孕育。这种操作 方式极易造成给料不均勻,浇道堵塞等问题,同时操作人员还存在安全隐患,急需改进。但 与此同时,为保证浇注时的安全,砂箱的顶部不能设置电器设备,故而上述自动化的随流孕 育装置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给料均勻、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孕育剂添加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孕育剂添加装置包括料斗、调节阀、开关 装置、脚架和放流槽;料斗包括料斗主体和出料部;料斗主体的下端设有方形开口 ;出料部呈方柱壳 形,出料部的顶部和底部均敞开,且其顶部和底部开口的大小与料斗主体的下端的方形开 口的大小相同;出料部由其位于上方的连接端口处从下方密闭固定在料斗主体的下端的方 形开口处;调节阀包括调节螺钉和调节板;调节板按照由右上至左下的方向设置,位于料斗 的出料部内;调节板由其右上端的边缘通过铰链铰接在料斗的出料部的与漏斗部的连接处 的附近的板体上,从而使得调节板能相对于出料部进行转动;调节螺钉由其螺纹部从右至 左旋合在料斗的出料部的右侧板上,调节螺钉的尾部伸入出料部内,且其左端头与调节板 相接触,从而使得通过旋转调节螺钉能调整调节板的倾斜角度,即调整调节板与出料部的 左侧板之间的出料通道的大小;开关装置包括截流板、销轴、转动板和转轴;截流板的底板为一矩形板,常态下水 平设置,截流板的底板的左侧设有向上翻起的折弯板;截流板由其底板的右端边缘通过铰 链铰接在料斗的出料部的下端开口处的右侧板的下端上,从而使得截流板能相对于料斗的 出料部进行转动;销轴由其右端从左方固定在截流板的左侧折弯板上;转轴由其右端从左 方固定连接在料斗的出料部上,且位于出料部的左侧板的上部,转动板的下端开有开口向 后的卡接槽,转动板的上端转动连接在转轴上;转动板能由其设有卡接槽的部位可卸式卡 扣固定在销轴上;脚架包括左侧脚、右侧脚、后侧脚和前侧横梁;左侧脚由其上端头固定在料斗的筒 体部上,且位于筒体部的左侧中部;右侧脚由其上端头固定在料斗的筒体部上,且位于筒体 部的右侧中部;后侧脚由其上端头固定在料斗的筒体部上,且位于筒体部的后侧中部;前 侧横梁左右向水平设置,前侧横梁的左端固定在左侧脚上,且位于左侧脚的中部,前侧横梁 的右端固定在右侧脚上,且位于右侧脚的中部;放流槽由钢板围成,包括底板、从上方连接在底板左侧边缘上的左侧板和从上方 连接在底板右侧边缘上的右侧板,且放流槽的底板按照由后上至前下的方向设置,放流槽 的底板上端从斜上方固定在后侧脚的朝向前上方的部位上;放流槽的底板的中部板段从斜 上方固定在前侧横梁的朝向前上方的部位上,且位于前侧横梁的中部;放流槽的底板与侧 平面的夹角α为45至60°。上述放流槽的底板与侧平面的夹角α为50至。上述料斗还包括上盖板和活动板;料斗的料斗主体包括筒体部和漏斗部;筒体部 呈圆柱筒形;漏斗部呈倒圆台壳形,所述料斗主体的下端开口也即漏斗部的下端开口 ;; 漏斗部的位于上方的连接端口处的直径与筒体部的直径相同,漏斗部由其连接端口从下方 密闭固定在筒体部的下端口上;上盖板为半圆柱形,上盖板的半径与筒体部的外周的半径 相同,上盖板由其周向的圆弧面一侧边缘的下端面从上方密闭固定在筒体部的上端口的左 侧;活动板的形状与上盖板相同,且由其周向的平面一侧的端面朝向上盖板的周向的平面 的一侧的端面,且活动板由其左端边缘与铰链的一个叶片固定连接,该叶片作为活动叶片; 铰链的另一个叶片固定连接在上盖板的右端边缘处,该叶片作为固定叶片,从而使得活动 板能以铰链的轴线为转动轴线而相对于料斗的筒体部进行转动。上述脚架还包括连接梁;左侧脚按照由右上至左下的方向设置,左侧脚的上端头 向右弯折,左侧脚由其朝向右方的上端头固定在料斗的筒体部上,;右侧脚按照由左上至右 下的方向设置,右侧脚的上端头向左弯折,右侧脚由其朝向左方的上端头固定在料斗的筒 体部上;后侧脚按照由前上至后下的方向设置,后侧脚的上端头向前弯折,后侧脚由其朝向 前方的上端头固定在料斗的筒体部上;连接梁前后向水平设置,连接梁的前端从后方固定 在前侧横梁上,且位于前侧横梁的中部,连接梁的后端从前方固定在后侧脚上,且位于后侧 脚的中部。上述调节板的宽度与出料部的前后向的边长相等,调节板的长度大于出料部的左 右向的边长;调节板由其右上端的边缘与铰链的一个叶片固定连接,该叶片作为活动叶片; 铰链的另一个叶片固定在料斗的出料部的与漏斗部的连接处的附近的板体上,该叶片作为 固定叶片,从而使得调节板能以铰链的轴线为转动轴线而相对于出料部进行转动。上述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孕育剂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1)、调节阀(2)、开关装置(3)、脚架(4)和放流槽(5);料斗(1)包括料斗主体和出料部(13);料斗主体的下端设有方形开口;出料部(13)呈方柱壳形,出料部(13)的顶部和底部均敞开,且其顶部和底部开口的大小与料斗主体的下端的方形开口的大小相同;出料部(13)由其位于上方的连接端口处从下方密闭固定在料斗主体的下端的方形开口处;调节阀(2)包括调节螺钉(21)和调节板(22);调节板(22)按照由右上至左下的方向设置,位于料斗(1)的出料部(13)内;调节板(22)由其右上端的边缘通过铰链铰接在料斗(1)的出料部(13)的与漏斗部(12)的连接处的附近的板体上,从而使得调节板(22)能相对于出料部(13)进行转动;调节螺钉(21)由其螺纹部从右至左旋合在料斗(1)的出料部(13)的右侧板上,调节螺钉(21)的尾部伸入出料部(13)内,且其左端头与调节板(22)相接触,从而使得通过旋转调节螺钉(21)能调整调节板(22)的倾斜角度,即调整调节板(22)与出料部(13)的左侧板之间的出料通道(100)的大小;开关装置(3)包括截流板(31)、销轴(32)、转动板(33)和转轴(34);截流板(31)的底板为一矩形板,常态下水平设置,截流板(31)的底板的左侧设有向上翻起的折弯板;截流板(31)由其底板的右端边缘通过铰链铰接在料斗(1)的出料部(13)的下端开口处的右侧板的下端上,从而使得截流板(31)能相对于料斗(1)的出料部(13)进行转动;销轴(32)由其右端从左方固定在截流板(31)的左侧折弯板上;转轴(34)由其右端从左方固定连接在料斗(1)的出料部(13)上,且位于出料部(13)的左侧板的上部,转动板(33)的下端开有开口向后的卡接槽(33-1),转动板(33)的上端转动连接在转轴(34)上;转动板(33)能由其设有卡接槽(33-1)的部位可卸式卡扣固定在销轴(32)上;脚架(4)包括左侧脚(41)、右侧脚(42)、后侧脚(43)和前侧横梁(44);左侧脚(41)由其上端头固定在料斗(1)的筒体部(11)上,且位于筒体部(11)的左侧中部;右侧脚(42)由其上端头固定在料斗(1)的筒体部(11)上,且位于筒体部(11)的右侧中部;后侧脚(43)由其上端头固定在料斗(1)的筒体部(11)上,且位于筒体部(11)的后侧中部;前侧横梁(44)左右向水平设置,前侧横梁(44)的左端固定在左侧脚(41)上,且位于左侧脚(41)的中部,前侧横梁(44)的右端固定在右侧脚(42)上,且位于右侧脚(42)的中部; 放流槽(5)由钢板围成,包括底板、从上方连接在底板左侧边缘上的左侧板和从上方连接在底板右侧边缘上的右侧板,且放流槽(5)的底板按照由后上至前下的方向设置,放流槽(5)的底板上端从斜上方固定在后侧脚(43)的朝向前上方的部位上;放流槽(5)的底板的中部板段从斜上方固定在前侧横梁(44)的朝向前上方的部位上,且位于前侧横梁(44)的中部;放流槽(5)的底板与侧平面(200)的夹角α为45至6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义雄沈火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盛风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