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骨髓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287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骨髓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聚癸二酸酐与聚乳酸混合后,再与氧氟沙星共混压制而成。其步骤是:首先将聚乳酸剪碎并置于四氢呋喃溶液中加热至溶解;再加入聚癸二酸酐粉末,溶解;其次是在搅拌、研磨过程中加入氧氟沙星粉末,使共混物附于容器壁上并逐渐干燥;第三是将共混物放入烤箱中加热使四氢呋喃挥发,将干燥的共混物从容器壁上刮下,并适当剪碎;第四是称取共混物加入模具中,将模具连同其中的共混物置于烤箱中加热;第五是将模具压模,取出模具放入乳胶手套中置自来水中冷却,脱模,即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共混氧氟沙星药片;第六是塑料袋封装药片,[60]↑Co  25  KGy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骨髓炎的药物,同时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该药物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急性、慢性骨髓炎。
技术介绍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开放性骨折感染所致的骨髓炎都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治疗措施不当或治疗难以奏效时炎症会转变为慢性。一旦演变为慢性骨髓炎,全身应用抗生素往往难以在局部形成有效抗菌浓度,且长时间静脉用药还会增加抗生素的全身毒副作用。因此抗生素局部缓释或缓释技术的发展可提高局部治疗疗效和减少全身不良反应,为骨髓炎的抗生素治疗开辟了新的、有效的方法,并带来全新的思维理念。1980年Klemm首次研制并将庆大霉素骨水泥PMMA珠链成功应用于骨感染。虽然庆大霉素PMMA珠链作为经典的骨髓炎局部治疗方法一直在沿用,但其亦有明显的缺点,药物释放完后需二次手术拔链,否则将被纤维组织包裹,细菌易在其表面或内部滋生。为解决这一矛盾,人们研究和开发了一系列生物可降解材料来作为抗生素局部释放的载体。聚乳酸(poly-D,L-lactide,PLA)就是其中研究和应用的非常成熟的一个突出代表。近年来,另一类新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酸酐(polyanhydride)问世,并日益受到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骨髓炎的药物,其特征是聚癸二酸酐与聚乳酸以5~30∶70~95w/w混合后,再将混合物与氧氟沙星粉末以7~9∶1w/w的比例共混压制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骨髓炎的药物,其特征是聚癸二酸酐与聚乳酸以5~30∶70~95w/w混合后,再将混合物与氧氟沙星粉末以7~9∶1w/w的比例共混压制而成。2.根据专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髓炎的药物,其特征是聚癸二酸酐与聚乳酸以20∶80w/w混合后,再将混合物与氧氟沙星粉末以7∶1w/w的比例共混压制而成。3.根据专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髓炎的药物,其特征是聚癸二酸酐与聚乳酸以15∶85w/w混合后,再将混合物与氧氟沙星粉末以7.5∶1w/w的比例共混压制而成。4.根据专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髓炎的药物,其特征是聚癸二酸酐与聚乳酸以10∶90w/w混合后,再将混合物与氧氟沙星粉末以8∶1w/w的比例共混压制而成。5.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骨髓炎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将聚乳酸材料剪成面积为3×3mm2的碎片后,称取聚乳酸置于4~5倍量w/v的四氢呋喃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廖斌汪晖王钧傅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