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静涛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87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慢性肝炎的表现特征,把慢性肝炎分为湿热将尽和湿热未尽两种类型,特提出一种治疗慢性肝炎湿热未尽的中药。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由柴胡、大黄、川朴、虎杖、栀仁、赤芍、丹皮、茵陈、金钱草、绞股蓝、玉蕊(玉米须)、蚤休、白花舌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需要将茵陈、金钱草、绞股蓝、玉蕊、蚤休、白花舌草煎成膏状,过滤去渣后烘干成粉,再混合柴胡、大黄、川朴、虎杖、栀仁、赤芍、丹皮的药粉过80目筛后,按照0.4克/粒装成胶囊成药。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慢性肝炎,湿热未尽、口苦口干。服用时一日三次,一次六粒,三个月为一疗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草药剂。
技术介绍
我国是肝炎病症的多发国,其中乙型肝炎患者约有1.2亿人,现在主要采用西药治疗,存在副作用明显和治疗费用大等缺点;传统中医学把肝病划分为五类情况,在遇到具体病例时往往又归纳不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慢性肝炎的表现特征,把慢性肝炎分为湿热将尽和湿热未尽两种类型,特提出一种治疗慢性肝炎湿热未尽的中药。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由柴胡、大黄、川朴、虎杖、栀仁、赤芍、丹皮、茵陈、金钱草、绞股蓝、玉蕊(玉米须)、蚤休、白花舌草组成,其质量配比为3∶2∶2∶3∶3∶6∶3∶12∶6∶6∶12∶12∶12;本专利技术需要将茵陈、金钱草、绞股蓝、玉蕊、蚤休、白花舌草煎成膏状,过滤去渣后烘干成粉,再混合柴胡、大黄、川朴、虎杖、栀仁、赤芍、丹皮的药粉过80目筛后,按照0.4克/粒装成胶囊成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慢性肝炎,湿热未尽、口苦口干。服用时一日三次,一次六粒,三个月为一疗程。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在研制时将茵陈60克、金钱草30克、绞股蓝30克、玉蕊60克、蚤休60克、白花舌草60克煎成膏状,过滤去渣后烘干成粉,将柴胡15克、大黄10克、川朴10克、虎杖15克、栀仁15克、赤芍30克、丹皮15克粉碎为粉状,将两组药材混合后过80目筛后,按照0.4克/粒装成胶囊成药。在实际治疗中如柳晓钢,男,30岁,经商,房县上河镇人,主因乏力、眼黄尿黄、大便粘稠10余天于2004年4月入院。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均为胃内容物,查肝功TBIL90umol/L、DBIL77.4umol/L、ALT158u/L,服用本中药2个月体症消失,4个半月肝功检查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由柴胡、大黄、川朴、虎杖、栀仁、赤芍、丹皮、茵陈、金钱草、绞股蓝、玉蕊、蚤休、白花舌草组成,其质量配比为3∶2∶2∶3∶3∶6∶3∶12∶6∶6∶12∶12∶12;本专利技术需要将茵陈、金钱草、绞股蓝、玉蕊、蚤休、白花舌草煎成膏状,过滤去渣后烘干成粉,再混合柴胡、大黄、川朴、虎杖、栀仁、赤芍、丹皮的药粉过80目筛后,按照0.4克/粒装成胶囊成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由柴胡、大黄、川朴、虎杖、栀仁、赤芍、丹皮、茵陈、金钱草、绞股蓝、玉蕊、蚤休、白花舌草组成,其质量配比为3∶2∶2∶3∶3∶6∶3∶12∶6∶6∶1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静涛潭华儒匡颖文
申请(专利权)人:彭静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