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一种β-环糊精/苯丙醇包合物,以及这种作为药物组合物的β-环糊精/苯丙醇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苯丙醇(利胆醇)为胆汁分泌促进剂,1927年由瓦勃(Warrb)和Cortese首先合成,在德国首次上市。我国于1977年开始生产。该品国家药典各版均有收载。苯丙醇为白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微有酯臭,味辛甜,极易溶于甲醇,乙醇和氯仿,微溶于水。目前临床用药剂型为胶丸剂(规格0.1克/粒;用量1~2粒/次、3次/日)。苯丙醇疗效确切,市场稳定。胶丸剂包裹油状苯丙醇给药后刺激性大、常常伴有胃部不适,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胶丸剂型稳定性差,见光易变色,同时易于破裂污染产品,而引起系列质量问题。另外,胶丸剂药物作用时间较短,日服用次数多,患者使用不便。由此可见,改进苯丙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新型分子微囊材料β-环糊精,将苯丙醇制成固体包合物,使油状苯丙醇转变为固体形态,增强苯丙醇稳定性,并减小其对胃肠道副作用,消除不适的辛辣感;制成片剂后增强制剂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延长产品储存期,并且以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β-环糊精/苯丙醇包合物,其组成包括:油状苯丙醇、β-环糊精,两者的质量比为1∶10~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β-环糊精/苯丙醇包合物,其组成包括油状苯丙醇、β-环糊精,两者的质量比为1∶10~1∶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β-环糊精/苯丙醇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苯丙醇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9;所述包合物添加有辅料,辅料从以下物质中选用β-环糊精、微晶纤维素、玉米淀粉、柠檬酸、滑石粉、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交联聚维酮、滑石粉、PEG4000、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微粉硅胶、羧甲淀粉钠、PEG6000。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β-环糊精/苯丙醇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β-环糊精与水混合,使成悬浮体;加入质量比1/10~1/5量油状苯丙醇,充分混合搅拌;冷却、过滤,固体物水洗后干燥即得固体包合物。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β-环糊精/苯丙醇包合物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勇,杨星昊,余书勤,李莉娥,符义刚,周灿,刘子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