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0424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包括:一基板;至少二支撑件;所述的至少二支撑件间隔地设置于该基板上;至少二导光板;所述的至少二导光板各具有一设置于各该支撑件上的楔型主板部,以及一由该楔型主板部侧向延伸至另一导光板之楔型主板部与该基板之间的延伸部;以及至少一发光单元;所述的至少一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并位于其中一延伸部与支撑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达成均匀发光的要求,并可有效减少背光模块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该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背光模块是将线状或点状光源产生的光线,通过导光板转换成为均勻的面状发 光,以作为液晶显示器所需的平面光源。相较于早期的背光模块采用的冷阴极荧光灯管 而言,由于发光单元具有明显的节能特性,且在不断的技术改良下,也已具有足够的亮 度。因此,目前采用发光单元作为光源的背光模块也日益增多。如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技术的背光模块100。该背光模块100具有二相互拼接 的导光板11,各导光板11具有一楔型的主板部111,以及一由主板部111延伸至另一导 光板11之主板部111下方的延伸部112。发光单元12设置在该些楔型主板部111的下方 空间14内,并分别经由反射罩13朝该延伸部112发光,由该等延伸部112将光线导入该 主板部111内。然而,上述各导光板11之间的连结仅以其一者的主板部111搭接在另一者的延 伸部112上的方式进行,导致各导光板11仅以其延伸部112靠近发光单元12的一侧支撑 在该金属底板10上,整体结构明显不牢固,容易导致导光板11受重力作用而产生变形。 此外,导光板11与金属底板10之间的空间14也容易聚积光线,导致光线使用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采用上述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包括一基板;至少二支撑件;所述的至少二支撑件间隔地 设置于该基板上;至少二导光板;所述的至少二导光板各具有一设置于各该支撑件上的 楔型主板部,以及一由该楔型主板部侧向延伸至另一导光板之楔型主板部与该基板之间 的延伸部;以及至少一发光单元;所述的至少一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并位于其中一 延伸部与支撑件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块;以及一液晶面板;所述的液晶 面板设置于该背光模块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达成均勻发光的要求,并可有 效减少背光模块的厚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背光模块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之局部剖视3图4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之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之上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之遮光板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装置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不仅可达成 均勻发光的要求,并可有效减少背光模块的厚度。此外,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背光模块之液晶显示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之背光模块包含一基板、至少二支撑件、至少二导光 板,以及至少一发光单元。该些支撑件间隔地设置于该基板上。该些导光板各具有一设 置于各该支撑件上的楔型主板部以及一由该楔型主板部侧向延伸至另一导光板之楔型主 板部与该基板之间的延伸部。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并位于其中一延伸部与支撑件 之间。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之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一上述之背光模块,以及一设置于该 背光模块上的液晶面板。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楔型主板部下方设置支撑件,由支撑件将导光板稳固地支撑于该 基板上,可使导光板不致受重力作用而变形。并且由于支撑件位在导光板与金属底板之 间,可减少光线聚积的现象以提高光线使用率。图2及图3分别为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的一剖视图及一局部剖 视图。该背光模块200包含一金属底板21、一设置于该金属底板21上的基板22、复数 设置于该基板22上的支撑件23、复数反射层24 (见图3)、复数相互拼接的导光板25、复 数发光单元26、设置在导光板25上的支撑柱27,以及经由支撑柱27支撑于该导光板25 上方的复数光学膜片28。光学膜片28可包含扩散片、增亮片等,且不以此限。如图3所示,该基板22为一印刷电路板。发光单元26设置于该基板22上且与 该基板22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发光单元26为一侧射型发光二极管,但不以此限。 具体来说,该些支撑件23为楔型板。并且,楔型板之厚度减少方向为图中向左,亦即其 厚度在右端为最厚且朝左端渐减。各导光板25具有一对应设置于该支撑件23上的楔型主板部251,该楔型主板部 251之厚度减少方向是相反于该支撑件23之厚度减少方向。此外,该导光板25更具有一 由该楔型主板部251之厚度较厚的左端向外延伸的延伸部252。并且,发光单元26是邻 近于该延伸部252之一端。反射层24设置于该支撑件23与该导光板25之间,具体来说,反射层24的上表 面及下表面是分别设于导光板25的下表面以及该支撑件23的上表面,例如以胶带将反射 层黏贴于导光板25的下表面及该支撑件23的上表面。并且,反射层24的大小大致足以 覆盖整个导光板25的底面,以防止导光板25内的光线向下泄漏。此外,如图4所示,该支撑件23具有复数个螺孔部231,且基板22上亦具有对应的螺孔221,由此,如图5及图6所示,可供螺丝29穿过以将该支撑件23以及该基板 22锁固于该金属底板21上。此外,图7为本专利技术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的一剖视图,大致与上述 较佳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之该支撑件23具有一向下贯穿该基板22及该金 属底板21之贯孔的突接部232,该突接部232具有一位于其底端的倒钩,由此将该支撑件 23及基板22固定于金属底板21上。图8为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400的一剖视图。该液晶显示装 置400包含一上述本专利技术之背光模块200,以及一设置于该背光模块200上方的液晶面板 300,由背光模块200提供液晶面板300 —均勻的平面光源。综上所述,通过在该导光板25的楔型主板部251下方设置支撑件23,由支撑件 23将导光板25稳固地支撑于该基板22上,可使导光板25不致受重力作用而变形。此 外,由于支撑件23填设在导光板11与金属底板10之间的空间中,可减少光线聚积的现 象,使光线使用率上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实施范围。凡依本 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之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至少二支撑件;所述的至少二支撑件 间隔地设置于该基板上;至少二导光板;所述的至少二导光板各具有一设置于各该支撑 件上的楔型主板部,以及一由该楔型主板部侧向延伸至另一导光板之楔型主板部与该基 板之间的延伸部;以及至少一发光单元;所述的至少一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并位于 其中一延伸部与支撑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支撑件为楔型板,各该楔型 板之厚度减少方向是相反于各该楔型主板部之厚度减少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支撑件具有一螺孔部;所述 螺孔部供一螺丝穿过以将该支撑件螺锁于该基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一贯孔,且该支撑件 具有一向下贯穿该基板之贯孔的突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形成于该导光板之下表 面的反射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至少二支撑件;所述的至少二支撑件间隔地设置于该基板上;至少二导光板;所述的至少二导光板各具有一设置于各该支撑件上的楔型主板部,以及一由该楔型主板部侧向延伸至另一导光板之楔型主板部与该基板之间的延伸部;以及至少一发光单元;所述的至少一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并位于其中一延伸部与支撑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忠政华维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