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密肋复合墙的钢筋笼和钢筋笼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0363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密肋复合墙的钢筋笼和钢筋笼的安装方法,所述钢筋笼包括纵向钢筋、第一半环箍筋、第二半环箍筋和定位闭合箍筋;第一半环箍筋为下/右端开口的槽形;第二半环箍筋为上/左端开口的槽形;第一半环箍筋、第二半环箍筋的两条侧边分别与底边垂直,两条侧边的端部向槽内弯折;第一半环箍筋、第二半环箍筋和定位闭合箍筋的箍筋面分别与纵向钢筋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定位闭合箍筋横向围束在整个纵向钢筋的外围,第一半环箍筋横向围束在上/左半部分的纵向钢筋的外围,第二半环箍筋横向围束在下/右半部分的纵向钢筋的外围。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钢筋混凝土构件或结构施工现场的钢筋绑扎工作量,加快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密肋复合墙的钢筋笼和钢筋 笼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构件或结构是由钢筋笼与混凝土组成的,其中,钢筋笼由纵向钢筋与 箍筋组成,绑扎钢筋笼之后,浇注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构件或结构。传统钢筋笼是由纵向 钢筋与闭合箍筋在构件或结构施工现场由工人进行现场绑扎而形成的,即,首先将纵向钢 筋在构件或结构中定位,然后对闭合箍筋进行定位,最后依次对闭合箍筋和纵向钢筋进行 绑扎,形成钢筋笼。随着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以密肋复合墙、网格抗震墙、密框剪力墙等为主要抗震 墙的新型结构体系出现并在工程中得到应用。以密肋复合墙为例,它是以截面较小的钢筋 混凝土为框格,内嵌以具有一定强度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作而成。密肋复合墙采用现砌现 浇的传统方法施工时,施工顺序为首先架立肋梁、肋柱的纵向钢筋,对闭合箍筋进行定位, 然后现场人工将闭合箍筋与纵向钢筋依次绑扎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肋梁、肋柱钢筋龙骨,最 后浇注混凝土形成肋梁和肋柱。密肋复合墙及框架-密肋复合墙抗震性能试验表明,在密肋复合墙结构体系中, 由于肋梁、肋柱的截面高度较小,且以承受拉(压)弯作用为主,肋梁、肋柱中箍筋的主要作 用是对纵筋(即纵向钢筋)发挥约束作用,加强纵筋与混凝土的协同工作性能,减少纵筋与 混凝土的粘结滑移程度,而不承担剪力;另一方面,箍筋在肋梁肋柱中发挥支撑纵筋形成钢 筋笼及对纵筋的定位作用。密肋复合墙的构造形式决定其肋梁、肋柱数量多,梁柱节点多,对于密肋复合墙结 构的施工而言,采用传统钢筋笼的最大缺点是(1)绑扎工序非常复杂,由于其肋梁、肋柱数量多,梁柱节点多,且由纵向钢筋和闭 合箍筋构成的钢筋笼必须由工人进行现场绑扎而形成。因此,在施工现场用于绑扎钢筋笼 而花费的人力和工时较多,传统的钢筋笼布置方式及绑扎方法决定了人工绑扎钢筋的施工 速度难以得到本质的提升;(2)由于采用工人在施工现场对钢筋笼进行绑扎的方法,受现场施工条件如高空 绑扎作业、恶劣天气绑扎作业等的影响,绑扎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对于密肋复合墙而言,钢筋笼分布于所有的肋梁和肋柱内,绑扎钢筋笼一直是施 工过程耗费人力和工时的项目之一,因此,若能从改进钢筋笼的形式入手,减少钢筋笼的现 场绑扎工作量,必将大大加快密肋复合墙的施工速度,间接创造经济价值。总之,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能够提出一种用 于密肋复合墙的新型钢筋笼,减少钢筋混凝土构件或结构施工现场的钢筋绑扎工作量,加 快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密肋复合墙的钢筋笼和钢筋笼的安 装方法,能够减少钢筋混凝土构件或结构施工现场的钢筋绑扎工作量,并加快施工速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密肋复合墙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置 于肋梁或肋柱内,包括纵向钢筋(1)、第一半环箍筋O)、第二半环箍筋C3)和定位闭合箍 筋(4);其中,定位闭合箍筋的两条侧边和两条底边围成矩形;第一半环箍筋( 为下/右端开口的槽形,第一半环箍筋O)的两条侧边分别与 底边垂直,两条侧边的端部向槽内弯折;第二半环箍筋C3)为上/左端开口的槽形,第二半环箍筋(3)的两条侧边分别与 底边垂直,两条侧边的端部向槽内弯折;第一半环箍筋( 、第二半环箍筋( 和定位闭合箍筋(4)的箍筋面分别与纵向钢 筋(1)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定位闭合箍筋(4)横向围束在整个纵向钢筋(1)的外围,第一 半环箍筋( 横向围束在上/左半部分的纵向钢筋(1)的外围,第二半环箍筋C3)横向围 束在下/右半部分的纵向钢筋(1)的外围。优选的,纵向钢筋(1)、第一半环箍筋( 、第二半环箍筋C3)和定位闭合箍筋(4) 通过绑扎连接或焊接连接的形式构成钢筋笼。优选的,第一半环箍筋O)、第二半环箍筋(3)的两条侧边的端部向槽内弯折的角 度为135度或者90度。优选的,所述定位闭合箍筋(4)设置在肋梁或肋柱的两端;和/或,所述定位闭合 箍筋(4)设置在肋梁或肋柱长度的三分点或四分点的位置处。优选的,在纵向钢筋(1)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半环箍筋( 的间距与第二半环箍筋 ⑶的间距相同。优选的,每一个第一半环箍筋( 与一个第二半环箍筋C3)重叠设置在垂直于纵 向钢筋(1)的同一平面内。优选的,第一半环箍筋( 与第二半环箍筋C3)相互交叉且间隔设置,每一个第一 半环箍筋( 位于两个第二半环箍筋(3)的中心位置处,每一个第二半环箍筋C3)位于两 个第一半环箍筋O)的中心位置处。优选的,第一半环箍筋( 与第二半环箍筋C3)重叠的侧边长度范围为肋梁或肋 柱截面高度的3/5 2/3 ;或者,第一半环箍筋( 与第二半环箍筋C3)在箍筋面投影所重叠的侧边长度范 围为肋梁或肋柱截面高度的3/5 2/3。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密肋复合墙的钢筋笼的安装方法,所述方法包 括将上/左半部分的纵向钢筋(1)与第一半环箍筋( 进行连接,形成上/左半部 分钢筋笼;将下/右半部分的纵向钢筋(1)与第二半环箍筋C3)进行连接,形成下/右半部 分钢筋笼;将上/左半部分钢筋笼、下/右半部分钢筋笼和定位闭合箍筋(4)安置在肋梁或肋柱模板内;固定连接定位闭合箍筋⑷与纵向钢筋(1),形成钢筋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半环箍筋结构的钢筋笼,其中,第一半环箍筋横向围束 在上/左半部分的纵向钢筋的外围,第二半环箍筋横向围束在下/右半部分的纵向钢筋的 外围。由于该结构,纵向钢筋与第一、第二半环箍筋可以在工厂或工地预先采用绑扎或焊接 的方式进行连接,由于是在厂房或者地面进行操作,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施工现场的绑扎方 式,更容易保证绑扎或焊接的质量,加快绑扎或焊接速度;(2)将绑扎好或者焊接好的部分钢筋笼安装在肋梁或肋柱的模板位置后,仅需要 对肋梁或肋柱端部、中间沿三分点或四分点位置的定位闭合箍筋进行现场绑扎工作,即可 形成肋梁、肋柱内部的钢筋笼,现场绑扎的工作量大大降低,从而加快了钢筋笼的现场施工 速度,进而加快整个结构的施工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密肋复合墙的钢筋笼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密肋复合墙的钢筋笼实施例一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密肋复合墙的钢筋笼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密肋复合墙的钢筋笼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密肋复合墙的钢筋笼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密肋复合墙的钢筋笼的安装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密肋复合墙的钢筋笼的安装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钢筋笼设置于密肋复合墙的肋梁或肋柱内部。钢筋笼的长度与肋梁 或肋柱的长度相等。参照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密肋复合墙的钢筋笼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图,在 本实施例中,钢筋笼设置在肋梁内。所述钢筋笼包括纵向钢筋1、第一半环箍筋2、第二半环箍筋3和定位闭合箍筋 4 ;其中,定位闭合箍筋4的两条侧边和两条底边围成矩形;第一半环箍筋2为下端开口的 槽形,第一半环箍筋2的两条侧边分别与底边垂直,两条侧边的端部向槽内弯折;第二半环 箍筋2为上端开口的槽形,第二半环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密肋复合墙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置于肋梁或肋柱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钢筋(1)、第一半环箍筋(2)、第二半环箍筋(3)和定位闭合箍筋(4);其中,定位闭合箍筋(4)的两条侧边和两条底边围成矩形;第一半环箍筋(2)为下/右端开口的槽形,第一半环箍筋(2)的两条侧边分别与底边垂直,两条侧边的端部向槽内弯折;第二半环箍筋(3)为上/左端开口的槽形,第二半环箍筋(3)的两条侧边分别与底边垂直,两条侧边的端部向槽内弯折;第一半环箍筋(2)、第二半环箍筋(3)和定位闭合箍筋(4)的箍筋面分别与纵向钢筋(1)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定位闭合箍筋(4)横向围束在整个纵向钢筋(1)的外围,第一半环箍筋(2)横向围束在上/左半部分的纵向钢筋(1)的外围,第二半环箍筋(3)横向围束在下/右半部分的纵向钢筋(1)的外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猛袁泉李鹏飞刘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