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炉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9992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炉炉体包括:炉壳,所述炉壳具有产品放出口和渣放出口;和耐火材料层,所述耐火材料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炉壳的底壁和内周侧壁上,其中所述底壁上的耐火材料层为铝炭砖层,且在所述内周侧壁上至少设置在其下部的耐火材料层为石墨砖层。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炉炉体能够延长在高温状态下的工作寿命,提高对渣的抗蚀性,减少维修费用,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炉炉体,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冶炼氧化矿、 对渣的抗蚀性高、寿命长的电炉炉体。
技术介绍
电炉,广泛地用于金属熔炼领域,例如用于镍铁、特殊钢及其它多种有色金属的熔炼。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1029794公开了一种电弧炉。 该电炉的炉体内壁通常铺设普通耐火材料,如镁铬质耐火砖层。由于在熔 炼过程中,熔体的温度高达1550。C,熔炼出金属例如铜、镍、钴的温度大 约在130(TC左右,炉体内的渣温在1600。C左右,镁铬质耐火砖层的耐火 度为17(XTC,因此与其渣的温度很接近,特别是在用于冶炼氧化矿的情况 下,炉体内为还原气氛,由此耐火材料的寿命较短,容易损坏,而且镁铬 质耐火砖层抗渣腐蚀能力弱,需要经常停炉更换耐火材料,降低了工作效 率,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 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渣的抗蚀性高、寿命长 的电炉炉体。根据本技术的电炉炉体,包括炉壳,所述炉壳具有产品放出口 和渣放出口;和耐火材料层,所述耐火材料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炉壳的底壁 和内周侧壁上,其中所述底壁上的耐火材料层为铝炭砖层,且在所述内周 侧壁上至少设置在其下部的耐火材料层为石墨砖层。另外,根据本技术电炉炉体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所述底壁上在铝炭砖层的下面进一步设有粘土砖层。 所述内周侧壁上的耐火材料层由设置在其下部的石墨砖层和设置其 上部的铝炭砖层构成。每块石墨砖上形成半孔,其中相邻的石墨砖通过插入它们半孔内的石墨键相连。根据本技术的电炉炉体进一步包括炉盖,所述炉盖设置在炉壳的 顶端上以封盖炉壳的敞开顶端。根据本技术的电炉炉体进一步包括弹性框架,所述弹性框架设置在炉壳外部以箍住炉壳。所述弹性框架包括侧立柱,所述侧立柱分别设置炉壳的横向两側; 横向拉杆,所述横向拉杆分别从炉壳的上方和下方沿横向方向连接位于橫 向两侧的侧立柱;侧夹持梁,所述侧夹持梁设置在侧立柱的横向外侧且沿 炉壳的纵向方向延伸以分别连接在炉壳的上方和下方从侧立柱伸出的横 向拉杆的端部;端立柱,所述端立柱分别设置炉壳的纵向两侧;纵向拉杆,立柱;和端夹持梁,所述端夹持梁设置在端立柱的纵向外侧且沿橫向方向所述横向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位于炉壳横向两侧的°侧夹持梁:从侧 夹持梁的外侧伸出,所述纵向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位于炉壳纵向两侧的端 夹持梁而从端夹持梁的外侧伸出,所述纵向拉杆和橫向拉杆的两端分別形 成有螺紋部,所述螺紋部上连接有螺母,其中在螺母与侧夹持梁和端夹持 梁之间分别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为截锥形蜗巻弹簧。所述电炉炉体为六面体形状,且电炉炉体的侧壁沿自上向下的方向向 内倾斜。根据本技术电炉炉体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之一 根据本技术的电炉炉体,炉壳内周侧壁的耐火材料层为石墨砖层 构成,石墨砖层的耐火点为3000°C,相比耐火点为170(TC的賴j各质耐火 砖层更高,由于炉内温度大约为1600°C,熔体(主要为渣)的温度为 1500。C-155(TC左右,因此炉壳内周侧壁上的耐火材料层的寿命提高,降低 了成本。此外,在底壁上在铝炭砖层的下面设置粘土层,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才艮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炉壳内周侧壁的上部的耐火材料层为铝炭砖层,从而使得仅与熔体接触的耐火材料层为石墨砖层,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炉壳内周侧壁上的石墨砖层6内的每块石墨砖11上形成半孔, 相邻石墨砖11通过插入半孔内的石墨键12相连,从而使得内周侧壁上的 石墨砖层6成为一个整体,由于渣的比重为3.5吨/立方米,而炭块的比重 为1.53p屯/立方米,石墨砖层6在高温对流作用下易漂浮,采用键连接结 构,可以石墨砖层6更加稳固。根据本技术的电炉炉体的侧壁沿自上向下的方向向内倾斜,并且 设置了箍住炉壳的弹性框架,能够使炉体获得良好的膨胀性能,从而提高 炉体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 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 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有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电炉炉体的电炉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有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电炉炉体的电炉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3是沿图1中的线A-A的剖视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炉炉体的主视剖视示意图5是沿图4中的线B-B的剖视图6是图5中的两块相邻石墨砖的放大示意图7是沿图4中的线C-C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 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 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 释本技术,而不能类似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横向"、"纵向"、 "外側"、"侧"、"端,,等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4艮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炉炉体。图1和2示出了具有冲艮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炉炉体的电炉,电炉包 括电炉炉体100和设置在炉体100上方且伸入电炉炉体100内的电极10。如图1, 2, 4和7所示,电炉炉体100包括炉壳1,设置在炉壳l的 底壁上的耐火材料层5,和设置在内周侧壁上的耐火材料层6。其中底壁 上的耐火材料层5为铝炭砖层,内周侧壁上的耐火材料层6为石墨砖层。由此,在冶炼的过程中,温度大约为1550。C的熔体(主要为渣)接触 石墨砖层,而渣下面的温度大约为1000。C-130(TC的熔锍接触铝炭砖层5, 石墨砖层6的耐火温度为3000°C,因此能够适应高温度的熔体,对熔体的 耐腐蚀性高,延长了寿命,节约了成本。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在炉壳l的底 壁上,在铝炭砖层5的下面进一步设有粘土砖层4。同时,在炉壳l的内 周侧壁上,石墨砖层6设置在与熔体接触的下部,而上部为铝炭砖层7, 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如图5和6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石墨砖层6的每块 石墨砖11上形成半孔110,且相邻石墨砖11的半孔IIO构成一个完整孔, 其中在完整孔内插有石墨键12。由于渣的比重为3.5pO立方米,而石墨砖 11的比重为1.53 "屯/立方米,在熔炼过程中,炉内温度4艮高,在对流作用 下,侧壁的石墨砖层6受力大,容易向上漂浮,采用石墨键12连接,石 墨砖层6构成一个整体,可以使石墨砖层6更加稳固。同时石墨砖层6可 以在还原性气氛下稳定工作,有利于对氧化矿的熔炼。如图1、 2、 7和8所示,炉壳1形成有产品放出口 9和渣放出口 8且 其顶端敞开,产品放出口 9用于排放熔炼好的熔锍,例如镍铁熔液等,渣 放出口 8用于排放熔炼渣。为了封闭电炉炉体100的顶端开口 ,在电炉炉体100的顶端i史置了炉 盖2。如图3所示,在炉盖2上设有供电极10插入电炉炉体100内的插孔 21用于向炉体内供给熔炼原料的供料口 22。然而,需要说明的是,用于 向炉体内供给熔炼原料的供料口并不限于形成在炉盖2上,例如也可以形 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炉炉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壳,所述炉壳具有产品放出口和渣放出口;和 耐火材料层,所述耐火材料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炉壳的底壁和内周侧壁上,其中所述底壁上的耐火材料层为铝炭砖层,且在所述内周侧壁上至少设置在其下部的耐火材料层为 石墨砖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