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装置、电机、盘片驱动装置和夹持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9489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夹持装置、电机、盘片驱动装置和夹持装置的制造方法。夹持装置具有:放置盘片的盘片放置部;从下方直接或间接地支承所述盘片放置部的树脂制的转台;具有被贴紧固定在所述转台的下表面上的圆板部的金属部件;以及多个球体,它们位于相比于所述盘片放置部位于下侧且相比于所述圆板部位于上侧的位置处,并且被配置成:可相对于中心轴在周向上自如地滚动,所述转台具有:隔着止滑部件从下方支承所述多个球体的下滚动面;以及位于所述多个球体的径向外侧的圆筒状的侧滚动面。在该夹持装置中,金属部件的圆板部被贴紧固定在树脂制转台的下表面。因此,减小了因球体的滚动而产生的声音的振幅。所以,降低了夹持装置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夹持(chucking)装置、电机、盘片驱动装置和夹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光盘驱动器等盘片驱动装置中,搭载有用于使盘片旋转的无刷电机。无刷电机 具有与旋转部一起旋转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能够保持盘片。盘片驱动装置利用夹持装置 保持盘片的同时使无刷电机驱动而使盘片旋转。近年来,伴随盘片驱动装置的高倍速化,存在无刷电机的旋转速度高速化的倾向。 如果无刷电机的旋转速度高速化,则容易发生振动的问题。作为无刷电机振动的主要原因 之一,可以列举出盘片的重心偏离。盘片的重心位置存在着个体差异,其重心位置因盘片不 同而不同。在作为无刷电机的旋转部和盘片这一整体的重心与旋转部的旋转中心不一致的 情况下,容易发生振动的问题。作为校正盘片重心偏离的技术,在日本登记技术第3045377号公报中,记载 了这样的具有自动重心偏离校正机构的旋转体其包括被形成为与旋转中心同轴的环状的 空间部以及可移动该空间部的一个或多个平衡器。另外,在美国专利第6,198,715号说明 书中,记载了具有多个平衡球被配置在转台的圆环状槽内的不平衡校正机构的盘片装置。专利文献1日本登记技术第3045377号公报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6,198,715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如果在旋转部上配置可在周向上滚动的多个球体,则因球体的滚动而产生 噪音。尤其是,在无刷电机的加速时、减速时和停止后,容易产生由球体的滚动而造成的噪 音。为了抑制这样的噪音,例如考虑在旋转部的球体所接触的面上安装缓冲材料。然而,如 果在球体所接触的所有的面上安装缓冲材料,则对球体的阻力变大,可能妨碍球体顺畅地 滚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具有可沿周向滚动的多个球体的夹持装置中 降低因球体的滚动而产生的噪音的技术。本申请的第一专利技术是一种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具有用于放置盘片的盘片放置 部;从下方直接或间接地支承所述盘片放置部的树脂制的转台;具有被贴紧固定在所述转 台的下表面上的圆板部的金属部件;以及多个球体,它们配置在相比于所述盘片放置部位 于下侧且相比于所述圆板部位于上侧的位置处,且配置为可相对于中心轴在周向上自如地 滚动。所述转台具有隔着止滑部件从下方支承所述多个球体的下滚动面;以及位于所述 多个球体的径向外侧的圆筒状的侧滚动面。本申请的第二专利技术是一种夹持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夹持装置具有可相对于中心轴 在周方向上移动的多个球体以及保持所述多个球体的转台,其中,该制造方法包括a)在 被形成于一对模具之间的型腔内配置具有圆板部的金属部件的工序;b)在所述工序a)之后,使液态的树脂流入到所述型腔内的工序;c)在所述工序b)之后,使所述型腔内的树脂 固化以作为转台,使所述转台和所述金属部件一体化的工序;d)在所述工序C)之后,将已 被一体化的所述转台和所述金属部件从所述模具进行脱模的工序。在所述工序c)中,所述 圆板部的上表面和所述转台的下表面被贴紧固定,并且配置在所述多个球体下方的下滚动 面和配置于所述多个球体的径向外侧的圆筒状的侧滚动面被形成在所述转台上。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专利技术和第二专利技术,金属部件的圆板部贴紧固定在树脂制的转台 的下表面。因此,减小了因球体的滚动而产生的声音的振幅。所以,降低了夹持装置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夹持装置的局部纵剖面图。图2是盘片驱动装置的纵剖面图。图3是无刷电机的纵剖面图。图4是转台、多个球体和盘片放置部件的俯视图。图5是旋转部的外周部附近的局部纵剖面图。图6是转台和盖部件的局部纵剖面图。图7是示出插入成型的顺序的流程图。图8是变化例的旋转部的外周部附近的局部纵剖面图。图9是变化例的旋转部的外周部附近的局部纵剖面图。图10是变化例的旋转部的外周部附近的局部纵剖面图。图11是变化例的旋转部的外周部附近的局部纵剖面图。图12是变化例的旋转部的外周部附近的局部纵剖面图。图13是变化例的旋转部的外周部附近的局部纵剖面图。标号说明1盘片驱动装置;2静止部;3旋转部;4、104夹持装置;9中心轴;11装置壳体;13 无刷电机;15存取部;21基底部件;22静止轴承单元;23定子单元;31轴;32转子保持架; 32b、132b圆板部;32c保持部;33转子磁铁;34、134转台;34a平板部;34b球体保持部;34c 突出部;34d卡合部;34e外层部;35、135球体;36盘片放置部件;37锥体部;38磁轭;39弹 性部件;41槽部;42底部;42a、142a下滚动面;43内周壁;43c熔敷部;44外周壁;44aU44a 侧滚动面;45、145止滑部件;46,48,49盖部件;46a.48a.49a上盖部;47圆板部件;48b内 侧圆筒部;49b外侧圆筒部;90、190盘片;132金属部件;136盘片放置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下文中,将沿着夹持 装置的中心轴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将对转台配置有盘片的一侧作为上,来说明各部的形 状和位置关系。但是,这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进行定义的,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电机和盘 片驱动装置在使用时的状态。(1. 一个实施方式的夹持装置)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夹持装置104的局部纵剖面图。如图1所示,夹 持装置104具有盘片放置部136、转台134、金属部件132和多个球体135。盘片放置部136是放置盘片190的部位。转台134是从下方直接或间接地支承盘 片放置部136的树脂制的部件。金属部件132具有贴紧固定在转台134的下表面上的圆板 部132b。多个球体135被配置相比于盘片放置部136位于下侧且相比于圆板部132b位于 上侧的位置处。另外,多个球体135被配置成,可相对于中心轴在周向上自如地滚动。转台134具有下滚动面142a和侧滚动面144a。下滚动面142a是被配置在多个球 体135下方的面。下滚动面142a隔着止滑部件145从下方支承多个球体135。侧滚动面 144a是位于多个球体135的径向外侧的圆筒状的面。在制造夹持装置104的时候,通过插入成型来使转台134和金属部件132 —体化。 即,首先在被形成于一对模具之间的型腔内配置金属部件132。然后,使熔融的树脂流入型 腔内。接着,使流入到型腔内的树脂固化而形成转台134,使转台134和金属部件132—体 化。这时候,金属部件132的圆板部132b的上表面和转台134的下表面贴紧固定。此外, 下滚动面142a和侧滚动面144a被形成在转台134上。随后,使已被一体化的转台134和 金属部件132从模具进行脱模。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夹持装置104中,金属部件132的圆板部132b贴紧固定在 树脂制的转台134的下表面。因此,因球体135的滚动而产生的噪音的振幅变小。所以,在 夹持装置104中所产生的噪音被降低。(2.更具体的实施方式)(2-1.盘片驱动装置的结构)接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是盘片驱动装置1的纵剖面图。盘片驱动装置1是一边使光盘90(在下面, 称为“盘片90”)旋转一边对盘片90进行“读取”和“写入”的装置。盘片驱动装置1具有 装置壳体11、盘片托盘12、无刷电机13、夹紧器14和存取部15。装置壳体11是在内部收纳盘片托盘12、无刷电机13、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具有:盘片放置部,其用于放置盘片;树脂制的转台,其从下方直接或间接地支承所述盘片放置部;金属部件,其具有贴紧固定在所述转台的下表面上的圆板部;以及多个球体,它们配置在相比于所述盘片放置部位于下侧且相比于所述圆板部位于上侧的位置处,并且配置为可相对于中心轴在周向上自如地滚动,所述转台具有:下滚动面,其隔着止滑部件从下方支承所述多个球体;以及圆筒状的侧滚动面,其位于所述多个球体的径向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晴彦山根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