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衡新专利>正文

一种破血逐瘀、活血散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8424 阅读:5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破血逐瘀、活血散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主要组成成分为水蛭的活血通脉滴丸或软胶囊或分散片或微丸或微丸胶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是取水蛭粉碎成粗粉,用无水甲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甲醇,加蒸馏水溶解,分别用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水溶液部分浓缩,粉碎,加入适当辅料,混匀,制成滴丸或软胶囊或分散片或微丸或微丸胶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携带和使用方便,不易吸潮,生物利用度高,可控性和稳定性好,有利于提高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破血逐瘀、活血散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经检索处方为水蛭的活血通脉现有剂型为胶囊,已列入卫生部新药转正标准第十三册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转正标准》第十七册。经专利检索无处方为水蛭的活血通脉的相关专利。中药制剂中的滴丸或软胶囊或分散片或微丸或微丸胶囊作为一种药物剂型,根据我国药品管理的相关法规,改变剂型或工艺作为新药研究管理。滴丸具有表面积大,溶出速度快,胃肠刺激作用小,服用方便等优点;软胶囊具有生物利用度好,密封、安全,药剂稳定,剂量准确,外形美观,携带和使用方便;分散片具有分散状态佳,崩解时间短,药物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可吞服、咀嚼含吮或用水分散后服用,尤其适合老人和儿童;微丸具有在胃肠道分布面积大,生物利用度高,刺激性小,由于粒径小,受消化道输送食物节律影响小(如幽门关闭等),流动性好,大小均匀,易于处理(如包衣、分剂量)。现有的活血通脉胶囊存在易吸湿、显效慢、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破血逐瘀、活血散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破血逐瘀、活血散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主要组成成分为水蛭的活血通脉滴丸或软胶囊或分散片或微丸或微丸胶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血逐瘀、活血散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主要组成成分为水蛭的活血通脉滴丸或软胶囊或分散片或微丸或微丸胶囊。2.一种破血逐瘀、活血散瘀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它是活血通脉滴丸或软胶囊或分散片或微丸或微丸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药物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水蛭;(2)取水蛭粉碎成粗粉,用无水甲醇回流提取2-4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甲醇,加蒸馏水溶解,分别用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水溶液部分浓缩,粉碎,得细粉备用;(3)取(2)所得的细粉加入适当辅料后,混匀,制成滴丸或软胶囊或分散片或微丸或微丸胶囊;其滴丸的制备方法是将硬脂酸或单硬脂酸甘油酯或虫蜡或蜂蜡或聚乙二醇(PEG4000或PEG6000)或硬脂酸钠或甘油明胶或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S-40)或Poloxamer188或其它适宜的辅料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用,加热至全部熔融后加入(2)所得的细粉,搅拌均匀后迅速转移至储液瓶中,密闭并保温在70-100℃,在保温条件下由滴丸机滴入液体冷却剂(液体石蜡或甲基硅油或植物油或水或乙醇)中,冷凝固化成丸,将成型的滴丸沥尽并除去冷却剂,干燥,包衣或不包衣,即得;其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是取(2)所得的细粉,加入适当的辅料,混合均匀,压制或滴制成软胶囊;辅料为下列物料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或其它适宜的辅料,按任意比例混用PEG400、植物油、芳香烃酯类、甘油、异丙醇、吐温;其分散片的制备方法是取(2)所得的细粉,加入适量辅料,混合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衡新
申请(专利权)人:王衡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