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797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由灯盏花素与大黄按常规中药制剂方法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疗效好、毒副作用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种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糖尿病的标化患病率为3.21%,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超过5000万,并且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糖尿病(DM)患者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将发展为糖尿病肾病(DN)。在美国,DN已上升为终未期肾病(ESRD)的首位病因,约占38%,在欧洲占7.9%,在日本也高达28%,在我国DN约占ESRD总数的6~10%,而且在透析病人中DN患者的比例日渐增高。目前虽然在临床上有许多药物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但是糖尿患者大多死亡于与其有关的合并症,尤其是心血管和肾脏合并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DN尚无特效治疗的药物或方法,其防治遵循糖尿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般原则,防重于治,对于糖耐量异常及DM患者严格控制血糖、饮食治疗结合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防治DN的发生。一旦确诊为DN即采取综合治疗的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压、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控制血脂等。当发展至ESRD时,则需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没有较好的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的缺点,提供一种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这种药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选择灯盏花素与大黄原料药进行组合,这种组合使得两药具有协同作用,更有效地防治糖尿病肾病。两原料药的重量比例为灯盏花素∶大黄=1∶3.8~187.5,其中大黄采用水提取醇沉淀的提取物与灯盏花素混合后制剂,其主要有效成份为蒽醌类化合物;也可以采用灯盏花素的原料药与大黄共同用乙醇提取后,制成制剂后使用。以灯盏花素与大黄提取物的比例计算,两者的重量比为1∶0.3~15。本专利技术可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口服剂型,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提取物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口服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等。本专利技术优选灯盏花素与大黄原料药的重量比为1∶7~50。本专利技术最优选的灯盏花素与大黄原料药的重量为1∶22。其中灯盏花素可采用短亭飞蓬的全草按本
的常规方法提取灯盏花素。灯盏花素的提取率(即提取物与原药材的重量比)约为1.5%。大黄采用本
的常规方法提取有效成份,如采用加5倍体积的水浸没大黄,煮沸提取1小时,过滤;滤渣用水再提取1~2次,每次3倍体积的水,合并提取物,浓缩;加乙醇沉淀,过滤,弃去沉淀,浓缩至密度为1.1(克/毫升);大黄提取率约为8%。其提取物的主要成份为蒽醌类化合物。短亭飞蓬与大黄共同用乙醇提取的方法为取短亭飞蓬与大黄药材加95%乙醇加热回流2次(8倍、1h,6倍、1h),滤过,药渣分别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真空干燥制成颗粒剂,进一步可加工成其它口服剂型。成人口服剂量以灯盏花素为标准为每日5~50mg/kg体重。本专利技术的灯盏花素与大黄的组合物采用灯盏花素与大黄提取物的组合物作为药物的有效成份,用于制备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经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大白鼠慢性毒性试验表明,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经药理、药效学试验表明,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优于灯盏花素或大黄单味药物,也优于阳性对照药物卡托普利。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灯盏花素与大黄的组合物制备成片剂采用菊科飞蓬属植物灯盏花(Eeigeron breviscapus(Vant Hand-Mazz)(又名短亭飞蓬)全植物约7000克,按目前常规的灯盏花素的提取方法,如采用75%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1次5倍体积乙醇,第2次3倍乙醇,每次1小时),提取物回收乙醇,浓缩,用NaOH调节PH至6.5溶解,过滤,滤液用H2SO4调PH至2.0,析出灯盏花素,精制,即得4,5,6-三羟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甙(灯盏花素)100克。大黄2千克加5倍大黄药材体积的水浸没,煮沸1小时,过滤;滤渣用3倍体积的水再提取1次,提取时间1小时,合并两次的提取物,浓缩至相当于原药材体积的2倍;加95%(乙醇/水体积百分比)的乙醇沉淀浓缩液,过滤,弃去沉淀,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1,得提取物约160克。取灯盏花及大黄提取物按灯盏花素∶大黄提取物=1∶2重量比的比例混合,即制备成了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有效成份,以下药理、毒理试验均以此混合物直接试验;并按常规制剂方法制备成片剂。实施例2提取方法同实施例1,灯盏花素∶大黄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0.3,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颗粒剂。实施例3提取方法同实施例1,灯盏花素∶大黄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15,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胶囊剂。实施例4小白鼠的急性毒性实验A、口服给药健康雄性小白鼠10只,体重17-24g,按实施例1、2、3组合物10g/kg灌胃三天未见死亡。B、注射给药健康雄性小白鼠10只,体重17-24g,将实施例1、2、3组合物以最大溶解度和最大灌胃量腹腔注射给药,观察一周未见死亡。实施例5大白鼠的慢性毒性实验Wistar雄性大白鼠30只,体重200-250g,分为3组,每组10只。实施例1组合物按5g/kg、2.5g/kg、0.5g/kg剂量分别灌胃3个月后检测得知,对肝肾功能、周围血象、行为、大小便常规均无明显影响,对心、肝、肺等重要器官的病理学检查也未发现异常。实施例6实施例1、2、3组合物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目前建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有化学药物诱导、自发性糖尿病、外科性糖尿病、病毒性糖尿病、免疫性糖尿病等多种方法,但以链脲佐菌素、四氧嘧啶等化学药物诱导糖尿病使用最为广泛,由于四氧嘧啶在破坏胰腺β细胞的同时往往造成肝、肾中毒性损伤,动物死亡率高,因此,本实验采用链脲佐菌素来诱导糖尿病动物模型。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00-250g,STZ(链脲佐菌素)溶解于0.1mmol/L枸橼酸钠溶液(pH 4.5),按65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一周后尾静脉采血化验血糖,以血糖大于16.7mmol/L者确定为糖尿病。正常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溶剂。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糖尿病对照组(DM)、卡托普利治疗组(Cap,10mg/kg)、大黄治疗组(Rh,100mg/kg)、灯盏花素治疗组(Br,100mg/kg)、实施例2治疗组,(200mg/kg)、实施例3治疗组,(150mg/kg)、实施例1低剂量治疗组(TL)、实施例1中剂量治疗组(TM)及实施例1高剂量治疗组(TH)。各治疗组按以上剂量每日上午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以等量的双蒸水灌胃。给药三个月后处死大鼠,取血、尿和肾脏标本,测定血糖、血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血尿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指数、肾组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并经图像分析测定平均肾小球面积(MPGA)和体积(MPV)。6.1各组大鼠血糖、尿量及体重的变化STZ腹腔注射建模后糖尿病对照组和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灯盏花素∶大黄=1∶3.8~187.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灯盏花素∶大黄=1∶3.8~18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两者的重量比为灯盏花素∶大黄=1∶7~5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两者的重量比为灯盏花素∶大黄=1∶22。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的剂型为口服剂型。5.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糖尿病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邦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科技开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