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制冷器具(1)以及用于制冷器具的风扇组件(4)。风扇组件(4)包括具有若干叶片的风扇(5)以及具有风扇孔(7)的风扇罩(19)。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建议,风扇组件(4)包括围绕所述风扇孔(7)的领边(18),所述领边(18)具有这样的长度而使得所述风扇(5)的叶片不超出所述领边(18)的末端缘(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器具以及用于制冷器具的风扇组件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制冷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风扇组件的家用或者商用制冷器 具。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冷器具的风扇组件。为了强迫气流朝着预定的方向流动或者使得气流在储藏室内分布更加均勻,在制 冷器具内设置一个或者多个风扇在现有技术中是公知的。例如,在现有的风冷式家用冰箱 中,通常在蒸发器的附近设置至少一个风扇组件以将由蒸发器冷却的冷空气以预定的流动 路径吹入储藏室内以降低储藏室内的温度。由于冷空气中多少含有水蒸汽,当冷空气与暴露在蒸发器室的气体流动路径中的 风扇组件接触时,冷空气中的水蒸汽难免会在风扇组件的一些部位留下冷凝水。另外,形成 在高于风扇组件的表面的冷凝水也有可能滴落到风扇组件上。积聚在风扇组件上的冷凝水 结冰后有可能对风扇组件造成损坏,或者使风扇组件运行不够平稳,进而增加风扇组件运 行时的噪音。另外,当风扇组件运行出现气体紊流时,制冷器具的噪音也会增大。如何降低风扇 组件的噪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普遍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器具以及用于制冷器具的风扇组件,从而有 可能大大降低风扇组件运行时的噪音。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关于一种用于制冷器具的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具 有若干叶片的风扇以及具有风扇孔的风扇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围绕所述风扇孔的领边,所 述领边具有这样的长度而使得所述风扇的叶片不超出所述领边的末端缘。由于风扇的叶片被收容在领边形成的管道内,气流可以被更好地导引而大大降低 了气体的紊乱现象,从而风扇组件运行时的噪音可以显著降低。其他单独或与其他特征结合而被认为本专利技术的特性的特征将在以下附加的权利 要求中阐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领边为管状。管状的风道特别有利于降低气 体紊流。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领边大致平行于所述风扇的旋转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风扇罩与所述风扇的旋转轴之间形成小于90 度的夹角而形成导引结构以导引冷凝水离开所述风扇罩。这显著降低了风扇罩上积聚冷凝 水而结冰的可能性,风扇可以运行地更加平稳,进而降低了风扇组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因 运行不够平稳而噪音升高的可能性。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风扇罩与所述风扇的旋转轴之间的夹角 介于75 85度之间,例如80度。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沿着所述导引结构的导引方向,所述领边在所述 风扇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逐渐变化。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沿着所述导引结构的导引方向,所述领边在所述 风扇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逐渐增大。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领边的末端缘位于同一平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领边的末端缘所在平面大致垂直于所述风扇 的旋转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领边的末端缘所在平面与所述风扇孔之间的 夹角和所述风扇孔与所述风扇的旋转轴之间的夹角之和大致等于90度。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风扇的旋转轴垂直于水平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关于一种制冷器具,包括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包括热交换器,所述风扇组件与该热交换器关联 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包括位于所述风扇罩的最低部附近或者位于述风 扇罩的最低部内的排水装置。从而,冷凝水可以顺畅地离开风扇罩。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流体连通所述风扇罩 的上方和下方的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通道包括形成在所述风扇罩的最低 部和限定所述气体流动路径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通道包括形成在所述最低部或位于 所述最低部附近的通孔。本专利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专利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 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且用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以下附解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则。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制冷器具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风扇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制冷器具1包括隔热的壳体2。壳体2限定至少一个隔热的间室21 以储藏食物等物品。制冷器具1具有形成闭环的蒸发式制冷系统。制冷系统至少包括压缩机(未图 示)、冷凝器(未图示)、节流装置(未图示)以及蒸发器(未图示)。鉴于这种制冷系统在 现有技术中为公知技术,因此省略对其进一步的描述。间室21内设有风道盖板22而将间室21的后部隔为制冷室23。蒸发器设置在制 冷室23内。4风道盖板22上设有若干进风口 24。被蒸发器冷却的冷空气通过这些进风口进入 间室21的用以储藏物品的区域内。进风口 M位于制冷室23的上部区域,例如位于蒸发器 的上方。风道盖板22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未图示),风道盖板22前方区域的气体 (温度较高)通过出风口进入制冷室23内。出风口通常位于制冷室23的下部区域,例如位 于蒸发器的下方。制冷室23内设有风扇组件4,以强制制冷室23内的气体沿着预定的流动路径流 动。在本实施例中,风扇组件4位于进风口 M和蒸发器之间。从而,在蒸发器附近的冷空 气在风扇组件4的作用下向上流动并通过进风口 M离开制冷室23。请参照图1和图3,风扇组件4包括具有若干叶片的风扇5、用于驱动风扇5的电 机模组14以及用于固定风扇5和电机模组14的支架6。在本实施例中,风扇5为轴流风 扇。风扇组件4被大致水平地安装在制冷室23内。具体地说,风扇5的旋转轴25垂 直于水平面地在纵向上延伸。支架6包括横向延伸的风扇罩19。相对于风扇罩19,制冷室23内的气体流动路 径被分为位于风扇罩19上方的上流动路径以及位于风扇罩19下方的下流动路径。在本实 施例中,风扇罩19由支架6的顶壁构成。支架6包括多个安装肋观,28’。安装肋观,28’与风扇罩19连接并在纵向延伸。 安装肋观上设有固定孔(未标示),通过螺钉等固定元件而固定在后壁26上。安装肋观’具有安装孔四,从风道盖板22突伸过来的钩部30穿过安装孔四而将 支架6固定在风道盖板22上。风扇罩19设有风扇孔7。下流动路径和上流动路径通过风扇孔7流体连通,从而 气体从下流动路径、风扇孔7、上流动路径进入进风口 M。支架6与制冷室23的内壁之间保持极小的距离或者封闭,以避免气体从风扇孔7 之外的通道进入上流动路径。在本实施例中,支架6与制冷室23的后壁沈、两个侧壁(未 标示)直接接触而封闭,而与前壁即风道盖板22之间则保持十分微小的间隙。如图2所示,风扇罩19的第一边缘8与风道盖板22之间具有间隙9。间隙9流 体连通上、下流动路径,然而由于其十分窄小,气体基本从分扇孔7进入上流动路径。间隙 9的宽度最好介于0. 8 2毫米之间,例如1毫米。为了避免在风扇罩19上积聚冷凝水,风扇罩19设有用以将冷凝水导引离开风扇 罩19的第一导引结构1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导引结构10由从靠近后壁沈 的第二边缘13延伸至第一边缘8的第一导引斜面构成。优选地,第一导引斜面相对水平面 的角度㈧介于5-15度之间,例如10度。相应地,风扇罩19与风扇5的旋转轴25之间的 夹角小于90度,介于75-85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冷器具(1)的风扇组件(4),包括:具有若干叶片的风扇(5)以及具有风扇孔(7)的风扇罩(19),其特征在于,包括围绕所述风扇孔(7)的领边(18),所述领边(18)具有这样的长度而使得所述风扇(5)的叶片不超出所述领边(18)的末端缘(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历山大若普,约辰海伦,陶锋,丁玉磊,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