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汽车总成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6967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性价比高、操作简单、校形全面的制造汽车总成的夹具。该夹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夹持机构和校形机构,夹持机构为多个,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总成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地设置在夹持机构的顶部,校形机构在总成的两侧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能准确地对汽车总成进行校形,解决了汽车总成校形难的问题,克服了校形效率低难以满足生产要求的缺点,特别适合工业上大量生产的零件的校形,从而省去了以前装置中很多繁琐的步骤,极大地提高了校形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件的制造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汽车总成的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量逐年增多。车辆对于人类的关 系真可说是密不可分,而车辆制造商、车辆零组件制造商与驾驶人间,不但追求车辆本身的 性能,安全性以及其省油的效果,而且对于汽车的组件也越来越注重。在汽车成为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时,人们对其的制造工艺的要求变的越来越 高,使得其生产工艺也是越来越先进,各种零件的生产和检测也随之越来越先进,精度越来 越高。总成型面复杂、三维空间尺寸多,其要求的各种安装空位尺寸都要保证在允许的尺寸 公差范围内,它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夹具主要用于零件制造中的校形,校形是指工件在经过各种冲压工序后,因为其 尺寸精度及表面形状还不能达到零件的要求,这时,就需要在其形状和尺寸已经接近零件 要求的基础上,再通过特殊的模具使其产生不大的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合格零件的一种冲 压加工方法。校形的目的是把工件表面的不平度或圆弧修整到能够满足图纸要求。一般来 说,对于表面形状及尺寸要求较高的冲压件,往往都需要进行校形。校形在汽车等机械制造 领域广泛应用。校形工艺有如下特点1、校形的变形量都很小,而且多为局部的变形;2、校形工件的尺寸精度都比较高,因此要求模具成形部分的精度相应地也应该提 尚;3、校形时的应力、应变的性质都不同于前几道工序的应力应变。校形时的应力状 态应有利于减少回弹对工件精度的影响,即有利于使工件在校形模作用下形状和尺寸的稳 定。因此校形时工件所处的应力应变要比一般的成形过程复杂得多;4、校形时,都需要在压力机滑块在下死点位置时进行。因此,校形对所使用设备的 刚度、精度要求高,通常在专用的精压机上进行。如果在普通压力机进行校形,则必须设有 过载保护装置,以防损坏设备。横梁是汽车关键部件,尤其是汽车仪表板横梁,汽车仪表板横梁是确保汽车各种 仪表稳定、可靠使用的一个重要零件,包括横梁、金属片及安装孔。大功率发动机的高速旋 转和车辆行驶路况的恶劣,容易对驾驶室造成强力振动和颠簸,从而造成前控制盘中仪表 电路以及部分功能断路或失灵。传统夹具是由钢板或钢管焊接的基座和金属支架为结构件,由于采用整体钢板或 钢管焊接的结构,使得夹具非常笨重,不易移动。传统的校形方法是应用夹具对横梁检测, 如果销规能够穿过横梁上的安装孔并且与孔径符合,则产品合格,如果规销不能够穿过横 梁上的安装孔,则需要固定在夹具上,使用工具,进行矫正。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夹具和夹具的两道工序,需要使用双倍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制造总成时,校形工序对操作人员要求高、校形时间长、 费精力、校形效率低等问题,而提出了一种性价比高、操作简单、校形快速的汽车总成的夹具。本专利技术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造总成的夹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夹持机构和校形机构,其特 征在于夹持机构为多个,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总成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地设置在夹持机 构的顶部,校形机构在总成的两侧设置。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底座还设有侧板,以增强底座的稳定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将夹具的位置固定的固定孔,以防止在操作时夹具移动造成 检测不准确。所述底座上设有吊环,以便于移动夹具。本专利技术中,为了增强总成的夹持稳定性,底座上还设有的多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 机构,包括压杆、设置在底座上的压杆支座、设置在底座上或者底座外的驱动底座和固定压 头,压杆设置在压杆支座上由压杆支座支撑,压杆的一端与驱动底座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固 定压头设置在压杆的另一端压在总成上。校形机构具有多种结构,其中一种结构的校形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基座, 基座上设有水平导轨,水平导轨上设有可沿水平导轨滑动的校形部件,校形部件的前端轮 廓与总成待校形部分的外轮廓相同。另一种结构的校形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基座,基座上设有倾斜导轨,倾斜 导轨上设有可沿倾斜导轨滑动的校形部件,校形部件的前端轮廓与总成待校形部分的外轮 廓相同。校形机构的基座可上设置驱动校形部件在其导轨上滑动的驱动部件。校形部件上可设置定位销,以将校形部件固定在其导轨上。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能准确地对汽车总成进行校形,解决了汽车总成校形 难的问题,克服了校形效率低难以满足生产要求的缺点,其性价比高;此专利技术大大的降低校 形成本、操作简单、校形精度高,特别适合工业上大量生产的零件的校形;此专利技术移动和搬 运方便,不占空间,实现同时全方位校形,从而省去了以前装置中很多繁琐的步骤,极大地 提高了校形工作的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前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制造汽车总成1的夹具,包括底座2,为了增强底座的稳定 性,底座2还设有侧板21,底座2和侧板21上均可设置用于将夹具的位置固定的固定孔22, 当使用夹具检测总成1时,首先要将夹具固定好,防止在操作时夹具移动造成检测不准确, 同时,为了便于移动夹具,底座2和侧板21上可设置吊环23。底座2上设有夹持机构和校形机构,夹持机构为多个,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例如夹 持总成1端部的端部夹持机构31、端部夹持机构32、中部夹持机构33等,各夹持机构在整 体上支撑总成并将其夹持住,总成1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地设置在各夹持机构的顶部。为了增强总成的夹持稳定性,底座2上还设有的多个固定机构,根据实际需要,固 定机构可在总成的端部设置,也可在总成的一侧设置,以设置在端部夹持机构31 —侧的固 定机构4为例,固定机构4,包括压杆41、设置在底座2上的压杆支座42、设置在底座2上或 者底座2外的驱动底座43和固定压头44,压杆41设置在压杆支座42上由压杆支座42支 撑,压杆41的一端与驱动底座43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固定压头44设置在压杆41的另一端 压在总成的端部。驱动底座43可采用液压装置,驱动底座43向上驱动压杆41的一端,压 杆41以压杆支座42为支点转动,固定压头44即可牢固地压在总成1上。校形机构设置在总成1的两侧,根据实际需要,每一侧可设置多个,其结构分为两 种,例如校形机构5,包括设置在底座2上的基座51,基座51上设有水平导轨52,水平导 轨52上设有可沿水平导轨52滑动的校形部件52,校形部件52的前端轮廓与总成1待校形 部分的外轮廓相同。校形机构6,包括设置在底座2上的基座61,基座61上设有倾斜导轨62,倾斜导轨 62上设有可沿倾斜导轨62滑动的校形部件63,校形部件63的前端轮廓与总成待校形部分 的外轮廓相同。为了便于调整校形部件与总成1的位置,校形机构的基座可上设置驱动校形部件 在其导轨上滑动的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可采用液压装置;为了便于将校形机构固定在其导 轨上,校形部件上可设置定位销。例如,基座61上设有驱动部件64,校形部件52上设有定位销M,驱动部件和定位 销单独设置还是同时设置,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以上两校形机构只是示意性的说明,并非限 制为只能单独选取。采用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能准确地对汽车总成1进行校形,克服了校形效率低难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总成的夹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夹持机构和校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夹持机构为多个,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总成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地设置在夹持机构的顶部,校形机构在总成的两侧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金波董娇郭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